小学体育田径教学中跳跃类项目分层教学策略与学生兴趣培养研究
覃灿彬
罗定市双东街中心小学
一、跳跃类项目分层教学与兴趣培养的价值
小学体育田径跳跃类项目中,分层教学与学生兴趣培养的协同推进具有多重价值,既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又能破解传统跳跃教学中的同质化问题。从学生技能发展来看,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基础设置不同难度的学习目标与内容,如对跳跃能力较弱的学生降低高度或远度要求,对能力较强的学生增加技术复杂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 “最近发展区” 获得成功体验,避免因 “一刀切” 教学导致的畏难情绪或学习倦怠。
二、跳跃类项目分层教学与兴趣培养的实施原则
小学体育田径跳跃类项目分层教学与兴趣培养的实施需遵循差异性、趣味性、安全性与发展性原则,确保教学策略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差异性原则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分层时综合考虑学生的身高、力量、协调性及已有跳跃基础,为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如基础层掌握正确起跳姿势,提高层尝试更远跳跃距离)、练习内容与评价标准,避免分层的形式化与随意性。趣味性原则要求将跳跃练习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如创设 “森林探险” 情境,将立定跳远设计为 “跳过沼泽”、跳高设计为 “越过障碍”,通过游戏化的语言、情境与规则,降低跳跃练习的枯燥感,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
三、跳跃类项目分层教学的具体策略
小学体育田径跳跃类项目分层教学的具体策略需从分层标准、内容设计、教学组织三个维度展开,确保分层的精准性与实效性。在分层标准上,采用 “多维评估 + 动态调整” 的方式,入学初通过身体素质测试(如立定跳远成绩、下肢力量)、课堂观察(如参与度、协调性)对学生进行初步分层,分为基础层、提高层、发展层,随后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定期调整层级,如每学期重新评估,避免分层的固化。在内容设计上,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适配的学习任务,基础层侧重基本动作的规范性,如学习立定跳远的 “预摆 — 蹬地 — 腾空 — 落地” 连贯动作,采用分解练习与辅助器材(如地面标记线)帮助掌握;提高层注重动作的协调性与力量运用,如在助跑跳远中练习助跑与起跳的衔接,增加助跑距离;发展层则挑战更高难度的技术或组合动作,如尝试跨越式跳高的过杆技巧,或结合跑跳组合练习。在教学组织上,采用 “分组练习 + 巡回指导” 模式,将同层次学生分为小组,每组设置“小教练” 协助练习,教师重点指导基础层的动作纠正与发展层的技术优化,同时设计跨层次互动环节,如发展层学生展示技巧,基础层学生模仿学习,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相互启发。
四、跳跃类项目学生兴趣培养的路径
小学体育田径跳跃类项目中学生兴趣的培养,需结合项目特点与小学生的兴趣偏好,构建 “情境激发 — 成功体验 — 多元互动 — 成果展示” 的路径。情境激发环节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趣味情境,将跳跃练习转化为富有故事性的活动,如 “小青蛙跳荷叶”(用体操垫模拟荷叶进行立定跳远)、“小袋鼠摘果子”(悬挂彩色小球作为跳高目标),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自然参与跳跃练习,降低对 “训练” 的抵触感。成功体验环节注重为不同层次学生设置可达成的小目标,如基础层学生完成 “连续跳过 3 个低障碍”,提高层学生实现 “比上次多跳 5 厘米”,教师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如贴纸奖励、口头表扬),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进步的喜悦,强化 “我能行” 的信心。多元互动环节通过小组合作、竞赛游戏等形式增加练习的趣味性,如开展 “跳跃接力赛”“小组障碍挑战赛”,让学生在团队配合中体验竞争与协作的乐趣,同时通过同伴间的相互鼓励、技巧分享,营造积极的练习氛围。成果展示环节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如每学期举办 “跳跃小能手” 展示会,让不同层次学生展示自己的进步与特长,如基础层学生展示规范的起跳动作,发展层学生表演组合跳跃技巧,通过认可与掌声激发持续参与的动力。
五、分层教学与兴趣培养的保障机制
小学体育田径跳跃类项目中,分层教学与兴趣培养的有效实施需构建 “教师能力 — 资源支持 — 评价激励” 的保障机制,为教学实践提供支撑。教师能力保障是核心,要求教师具备准确评估学生层次、设计分层内容与趣味活动的能力,如掌握儿童心理学知识判断学生兴趣点,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组织分层练习。学校可通过专题培训、教研活动提升教师能力,如开展 “跳跃类项目分层教学设计工作坊”“趣味体育游戏创编培训”,分享实践经验与技巧。资源支持机制需提供适配的教学器材与场地条件,如为基础层准备低难度辅助器材(如矮跳箱、彩色标记带),为发展层提供标准跳跃设施,同时确保场地安全、宽敞,满足分组练习与游戏活动的需求,如铺设塑胶场地减少跳跃冲击,划分多个练习区域避免干扰。评价激励机制需兼顾分层进步与兴趣保持,采用 “分层评价 + 过程性评价” 方式,对基础层侧重动作规范性与参与度,对发展层侧重技术难度与创新表现,同时通过 “成长档案袋”记录学生的跳跃成绩、课堂表现与兴趣变化,定期反馈给学生与家长,如用图表展示进步轨迹,用评语肯定努力与热情,使评价成为激发动力的工具。
六、结论
小学体育田径跳跃类项目的分层教学与学生兴趣培养是相辅相成的教学手段,其核心目标是通过适配的教学内容与愉悦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跳跃学习中获得成功与乐趣。在实践中,需遵循差异性、趣味性、安全性与发展性原则,通过精准分层、适配内容、趣味活动、多元评价等策略,实现技能提升与兴趣培养的协同推进。尽管当前存在分层模糊、兴趣活动形式化等问题,但通过细化标准、深化融合、优化组织、完善评价等策略,可逐步提升教学实效。未来,应进一步探索分层教学与兴趣培养的具体结合点,如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分层活动,使小学体育田径跳跃类项目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运动兴趣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毛振明。小学体育教学论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3] 王占春。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用书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