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与德育内容有机融合研究
吴敏
梅县区新城中心小学
引言
新课程标准要求将提升小学生的道德修养作为小学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各科教师应该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合德育内容,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小学数学作为重要学科之一蕴含的逻辑性和严谨性本身就富含丰富的德育价值。为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相应加强德育教育的教育政策,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提升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通过深挖教材德育内容以及丰富教学方法等方式促进学科教学和德育内容的深度融合,通过融合教育的方式提升小学生的道德修养,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学科教育与德育内容有机融合的重要意义
学科教育与德育内容的有机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但是践行国家教育政策的具体体现,同时对于学科教育和德育教育都能够发挥重要作用。首先,《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要求“将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教学目标中”。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有效融合德育内容是践行国家“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重要举措。其次,学科教育和德育内容的深度融合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道德修养。德育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贯彻到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学数学和德育内容的深度融合就是加强德育教育的具体方式,这对提升小学生的道德修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再次,学科教育与德育内容的深度融合也是提升小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德育内容都是通过小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的,这些内容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小学生对具体学科的学习效率。最后,将学科教育和德育内容进行深度融合能够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学科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但能够提升小学生的学科学习能力和道德修养,同时还能够提升小学生的跨学学习能力以及逻辑思维,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将数学教育和德育内容进行深度融合的有效策略
(一)深挖数学教材,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内容
小学数学是一门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很多数学知识和人们的事迹生活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德育内容。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充分挖掘这些德育内容,在教学课堂上给与重点强调,从而加强对德育内容渗透,提升小学生的道德水平。比如,在《时、分、秒》的教学中,看似只是要求小学生学习和掌握时间的概念以及各种时间单位的换算方法。其实,这其中蕴含着教育小学生珍惜时间的德育内容。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对小学生进行引导,“你们是不是觉得一分钟的时间很短啊?浪费了也没有关系?”“可是你们想一想,洗漱、吃饭、收拾书包等等每件事情都浪费一分钟,那是多少时间啊,能做多少事情啊?”这样,通过对数学教材的深入挖掘就能够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
(二)加强实践教学,联系生活中的德育内容
实践教学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实践教学不但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能够更多的融合德育内容,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比如,在小学数学《位置与方向》的教学中,数学教师就可以给小学生布置一个实践任务,让小学生到教室门口南方 200 米的国旗旗杆下面去收拾刚刚打扫的垃圾。这是一项十分简单的任务,但是却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教育内容,它不但能够检验小学生对方位的识别能力,从而考核小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效果,同时还能够向小学生灌输“健康卫生、爱护环境”的思想理念,从而提升小学生的道德水平。
(三)完善教学评价,将德育水平作为数学教学的评价标准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评价过程中渗透德育内容也是加强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所以数学教师应该将德育内容融合到教学评价之中,提升小学生对德育学习的重视程度。一方面,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后作业布置或者教学考核的时候应该融合一些和德育内容相关的题目,使小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另一方面,数学教师也可以将小学生日常的得到表现作为对小学生进行评价的标准之一。对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能够乐于助人、拾金不昧等道德表现良好的小学生给与适当的表扬和奖励。这样就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德育内容学习兴趣,使小学生能够不断严格要求自己,最终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
结束语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加强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师应该提升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通过深入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道德修养以及将德育水平作为数学教学的评价标准等方法,促进数学学科教育和德育内容的深度融合,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 吴秀芳 . 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的方法与路径研究 [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 2023,31(04): 36-40.
[2] 陈芝. 立德树人背景下德育新理念与新路径 [J]. 基础教育研究,2021,(14):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