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高中历史教学中图像史料的应用研究

作者

吕明敏

中卫中学分校 755000

图像史料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教学资源,能直观呈现历史事件,使学生对历史事件背后的含义有更加直观的理解。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需充分发挥好图像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价值,使学生逐渐培养历史综合图像,提升利用史料分析史实能力。笔者结合多年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从利用图片导入等方面提出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策略。

一、利用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图像史料可以把已经过去的历史在教学中更好的展示给学生,从而让学生们更真切的置身于过去的时空之下,感同身受的感知历史的记忆。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之前,为了点燃学生对高中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积极主动投入到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巧用图片导入。教师在课程导入环节,借助多媒体视频为学生展示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对图片内容感到好奇,产生求知欲望。教师在选择导入环节的图片时,要注意图片的趣味性和故事性,使学生在看到图片后能自觉产生对图片背后历史知识的探索欲望,激发学生对正式教学内容的好奇心。

具体而言,教师在讲解《鸦片战争》时,为了点燃学生对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的探究欲望,可在课程导入环节选择一些与鸦片战争有关的图片资料。例如教师借助多媒体视频,为学生分别展示了鸦片战争时期,普通民众因为吸食鸦片导致精神萎靡的图像、英国在 1799-1839 年向中国倾销鸦片数量的柱状图和鸦片顺利通过海关进入中国市场的照片,使学生对鸦片战争时期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有直观的了解。在展示完图片后,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看完老师展示的这些关于鸦片战争图片资料后,内心有何感受,你们知道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吗 ?”,引导学生思考图片背后所蕴藏的历史意义,使学生初步思考鸦片战争对中国晚清社会的影响。通过在课程导入环节向学生展示一些与鸦片战争有关的历史资料,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产所对鸦片战争的研究欲望,为后续深入学习鸦片战争奠定基础。

二、提炼图像信息,突破课堂教学重点

王翠老师在《新课程历史教学论》中这样写道 :“中学生学习知识是从感性知识开始的,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需要,运用形象的语言和演示直观的材料,让学生获得视听感知,作为形成科学概念和掌握理论的基础”,因此形象直观的图像史料的运用便是促进学生真实感受历史的一种好的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充分利用图像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图像资料中的细节信息,突破教学重难点。图像资料中蕴藏着丰富的教学资料,是学生理解历史史实的重要学习资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向学生讲授如何观察图像资料,发掘图像资料中蕴藏的细节信息,如人物的表情、服饰和建筑物的风格等。引导学生观察图像资料,使学生在对已有图像资料的分析对比中,理解抽象的历史概念,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具体而言,教师在《五四运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深入理解五四运动意义,可在课堂教学中展示与五四运动有关的图像资料。教师向学生展示《五四运动形势图》和《北京学界全体宣言》等有关五四运动期间的历史资料。例如,在学生观察《五四运动形势图》时,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所显示的五四运动爆发地点、方向和参与城市等信息,使学生对五四运动爆发的过程有直观的理解。接着,指着大屏幕上展示图像,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五四运动爆发于北京,这是为什么呢?又是通过哪些方式迅速扩展到其他地区的呢?”,使学生思考五四运动爆发的全国过程,使学生理解五四运动为何最初起源于北京,又迅速扩展至全国。通过组织学生观察五四运动图像资料中的细节,能使学生深入理解五四运动爆发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一重难点内容。

三、图像串联专题,整合内容进行复习

教师在高中历史复习教学中,要善于应用图像资料,串联历史专题,引导学生对整合的内容进行系统复习,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在脑海里逐渐形成完整的历史框架知识体系。在历史教学中,可梳理教材内和教材外的图像资料,将专题内容进行整合,使学生在图像资料学习过程中,深入理解专题核心知识内容,提升对历史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能力。

具体而言,教师在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中,为了使学生在脑海里形成中国近代史的相对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需选择一些不同时期的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的图像资料,并以这些展示历史事件的图像资料作为线索,整合整个中国近代史的专题复习内容。例如,首先,教师向学生展示《南京条约》签订场景画面资料,使学生回忆鸦片战争,使学生理解“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概念;其次,向学生展示《江南制造总局》,引导学生对洋务运动进行回忆,使学生思考洋务运动对推动中国近代化的意义;在此,引导学生观看《公车上书》,使学生对戊戌变法这一历史事件进行回忆和梳理;最后,向学生展示《开国大典》的油画,使学生感受新中国成立历史的来之不易,总结新民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通过向学生展示中国近代史中关键历史事件的图像资料,能使学生在查看这些图像资料过程中,脑海里逐渐回忆课堂教学内容,总结专题重难点,逐渐搭建中国近代史的完整知识体系,实现对中国近代史内容的深入理解和记忆。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图像史料是重要的教学资料,对于学生理解历史事件内涵具有重要意义。从具体的教学策略来看,首先,教师在课程导入环节可巧用图片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隐藏在图像资料中的细节内容,使学生思考这些细节背后的历史意义;最后,利用图像资料串联专题,使学生搭建完整的专题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 杨星 . 高中历史教学中图像史料的应用价值及策略研究 [J]. 中华活页文选 ( 教师版 ),2024,(07):160-162.

[2] 吕娟 . 高中历史教学中图像史料的应用价值及策略研究 [J]. 教师 ,2023,(05):69-71.

[3] 刘玉群 . 素养导向、评价撬动、案例示范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索刘玉群历史教研工作坊课题研究成果荟萃 [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25,(18):2+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