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探索

作者

张乃元

湖南省怀化市新晃县米贝苗族乡学校

引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教师需要在教学评一致性方面有效加强,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充分协调。教师需要在教学目标方面充分明确,同时在教学活动和教育评价等方面也有机结合,实现三者的协调互动,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提升学习效能,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和核心素养。

1 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和重要性

1.1 主要内涵

教学评一致性的教育主要是教师结合学生课程标准和学生学情现状,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进各类教学活动。学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从而强化其知识和应用技能的掌握。评主要是在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判断方面不断优化,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表现和方法等内容。

1.2 重要作用

一是提升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在教学评的推进环节可以在教育目标得以明确的前提下进一步促进教育活动和教育评价有效融合,在三者充分互动前提下使教育过程更加高效、有序,防范教学随意性或盲目性等问题,从而使教育教学质量得以显著提升。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评推进环节,以学生为中心,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体差异,从而为学生提供更精准高效的指导和反馈,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在核心素养方面得到有效发展。三是优化整体教育评价。教学评一致性推进环节可以使教学评价融入教学全过程,通过多元化评价模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也重视学习过程,更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为教学改进提供必要依据。

2 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策略

2.1 充分明确教学目标,强化目标导向

在教学评一致性的推进中,要想使教学实践呈现出良好成效,教师需要在教学目标方面充分明确,结合课程标准和学情现状,把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然后在各单元和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有效确立相对应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以此通过目标导向使学生的知识基础得到巩固,强化学习能力,激发兴趣和探究欲望,在各类分目标的落实之中,使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得到不断优化。例如,在“万以内数的认识”等相关内容的教学环节,教师可以结合课程标准和具体要求,在把握学生学情现状和认知水平前提下,充分明确相对应的教学目标。教师让学生对万以内数进行正确认读、书写,并理解数的组成及应用意义。并在具体情境中使其感受万以内数的大小,对于数的大小可以进行有效比较,培养其抽象思维能力和数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内在联系。同时也要将总体目标进行分解,形成可操作性和可量化的具体细化目标。例如,在“认识图形”的教学环节,教师在目标设定方面要求学生精准指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特征,并且可以在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图形,利用简易剪辑、折叠等操作活动,制作相对应的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在小组合作中让学生表达自身对图形特征的理解和认知,以此呈现出目标的落实效能。

2.2 精准设计相关教学活动,强化实践应用

在教学评一致性的推进中,要以目标为基础优化教学活动,在活动设计方面要以具体的目标为基准,明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相对应的教学活动,从而在打造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让学生高效学习和实践应用,以此才能体现出教学评一致性的推进效能。教师可以在课堂创设小组合作以及探究式学习等方面有效优化,确保所有的教育活动都以教学目标为切入点来有序展开,以此为教学目标的细化分解和充分落实奠定基础。例如,在余数的除法教学环节,可以创设分糖果的教育情境,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将一些糖果平均分给其他小朋友,然后观察分配的结果,由此引出有余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应用原则。在十几颗糖果的分配行动导向下,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的含义及其运算方法。同时,教师在活动设计方面应体现层次性,落实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同时,各个活动之间也要具备连贯性,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例如,在数学广角搭配的教学环节,可以利用简单的数字搭配活动,确保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排列组合的相关思想,同时引导学生解决路线选择和服装搭配等实际问题。进一步强化对排列组合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2.3 优化多元教学评价,促进学生查漏补缺

在教学评一致性的推进环节,教师需要在评价模式方面不断优化,体现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的相关内容。同时,在定性和定量评价方面也有机结合,在关注学生学习态度、小组合作能力和课堂参与度等各项指标的前提下实现查漏补缺。同时,要确保评价与教育目标保持一致。例如,在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之后,要评价学生是否能正确读写小数,理解小数的意义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判断教育目标的具体达成情况。同时,要把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身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同时为教师调整教育策略提供必要依据。结合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个性化建议和指导,在改进学生学习方法的前提下,使其呈现更加良好的学习成效,促进其全面发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环节,要想体现良好教学效果,教师需要落实教学评一致性原则,在确保教学目标得到有效明确且落实的前提下,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同时,也要进行多元化教学评价,促进学生的不断改进和优化,从而提升其学习效果,为其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郭妍 , 陈培英 .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研究[J]. 学苑教育 ,2024(2):43-45.

[2] 吴晓云 .“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在小学数学中的实践研究 [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23(1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