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新教材教学模式
何赛琼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祯祥初级中学 655400
伴随英语教育革新的逐步推行,新编教材更为着重主题意义的引导,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聚焦于语言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对主题的深入挖掘以及语言的综合运用。以主题意义探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可以把语言学习和主题理解紧密地关联起来,促使学生在探究主题的过程中掌握语言知识与技能,培养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针对这一教学模式展开研究,对于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质量、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具备重要的意义。
一、深挖主题内涵,构建情境化教学框架
对新教材主题的内涵开展深度剖析是一切工作的根基所在,教师应当全方位地对教材进行解读,精准掌握主题所蕴含的核心价值以及文化方面的内涵。然后依照主题搭建情境化的教学架构,营造出与主题高度契合的真实情境,如模拟日常的生活场景、组织文化交流性质的活动等。在这样的情境当中引领学生感知主题,积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探究的欲望[1]。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新教材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2 We'reFamily!》时,教师可以先深入探究“家庭”这一主题的内在含义,随后把教室精心布置成一个充满温暖感觉的“家庭客厅”,在其中放置家庭照片以及传递着温馨氛围的摆件,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展现家庭生活的视频,以此营造出适宜的氛围。接着,策划具有层次区分的情境任务:较为基础的任务是让学生运用英语对照片中的家庭成员进行介绍;难度稍高一些的任务是模拟家庭聚会的场景,开展角色扮演并进行对话交流;高阶水平的任务则是让学生分享发生在自己家庭当中令人难以忘怀的故事。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如“家庭对你意味着什么”。通过这些情境化活动,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领会“家庭”这一主题,实现知识的吸纳以及情感的共鸣。
二、聚焦语言实践,创新任务型课堂设计
进行语言实践是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因素,开展具有创新性的任务型课堂设计,依照主题规划出多种不同类型的任务,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项目制作等,所设计的任务着重体现出层次性以及挑战性,以此契合不同学生的需求。在任务执行的过程当中,激励学生踊跃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教师要在恰当的时候予以引导和指导,从而推动学生进行语言交流并且实现思维的相互碰撞。借助任务型课堂这一途径,促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当中稳固地掌握语言知识,显著地提升语言运用方面的能力,更为深入地实现对主题意义的理解以及感悟[2]。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新教材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4 MyFavourite Subject》时,教师可以策划“学科小达人”这样的项目任务,首先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探讨各个学科所具备的特点,并且运用英语对这些学科的优势进行总结。接下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学生要扮演成教师介绍相关课程,另一部分学生则要扮演成学生,分享自己对学科的喜好以及背后的原因。最后各个小组需要制作关于学科的宣传海报,在这个海报上要用英文撰写宣传文案,同时绘制相关的图案。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主动地运用刚学到的学科方面的词汇以及表达所用的句式,教师则在学生中间来回走动,在恰当的时候对学生的发音予以纠正,引导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思索。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当中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还可以更为深切地体会到不同学科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三、融合多元评价,优化主题意义达成路径
多元评价作为确保教学效果的关键部分,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整合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以及学生互评这几种方式,全方位、公正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予以评估。教师评价着重于引导和激励学生,密切留意学生在主题探究活动中的具体表现以及取得的进步,通过这种评价方式,教师可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提升学习效果[3]。学生自评和互评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在自评过程中,学生可以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在互评过程中,学生可以从同伴的角度看待问题拓宽自己的视野,评价内容涉及多个维度,如语言知识的掌握、语言技能的运用以及学习态度的端正等方面。通过全面的评价,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提供有针对性地指导。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新教材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8 Once upona Time》时,教师可以先引领学生对故事加以复述,而后开展教师层面的评价工作。在评价中,对学生流畅自如的表达以及极富创造力的想象力予以肯定,与此同时,精准地指出学生在语法方面存在的细微差错,并积极鼓励他们进行改进。紧接着组织学生开展自我评价活动,促使学生认真回顾自己在故事讲述过程中的出色表现与存在的不足之处,随后开展小组相互评价的活动,让小组成员彼此之间对故事的创意构思、对发音的准确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所进行的评价内容涵盖词汇的运用情况、口语的表达表现、参与活动的积极程度等方面,基于评价所获得的反馈信息,教师察觉学生对于复杂句型的掌握情况并不理想,于是迅速对教学安排作出调整,增添专门针对复杂句型的练习内容,对在主题意义情境下实现语言能力提升的路径加以优化,以此为助力推动学生朝着更优的方向成长。
结语
以主题意义探究为依据的初中英语新教材教学模式,借助深入挖掘主题的内在含义、着重关注语言的实际运用、整合多种形式的评价给学生带来了更为多样且有效果的学习感受,这种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思考的品质以及文化方面的认知。在未来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持续地开展探索和实践工作,对这一教学模式加以完善,从而让它可以更为妥善地契合教学的实际需求以及学生的成长发展。与此同时,加强与其他教学方法的融合,构建起更富生机与实际效果的英语教学架构,促使初中英语教学朝着新的高度前进。
参考文献
[1] 李佳 .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J]. 中小学班主任,2023(24):89-90,96.
[2] 杨文红 . 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初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单元整体教学 [J]. 校园英语,2023(45):115-117.
[3] 赵东亮 . 教材文本主题意义解读的常见问题,原则和路径 [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1(5):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