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视角下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实践研究
赵雅芳
十堰市郧阳区鲍峡镇花园村幼儿园
前言
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起点,也是人格、行为形成的重要时期。随着国家对劳动教育重视程度的增加,怎样在幼儿园教育阶段开展劳动教育已经成了大部分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在德育教育背景下,劳动不是动手,更是心理方面的动情,从小在孩子心中播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种子。因此,本文尝试从德育角度出发,探究幼儿园劳动教育策略,希望可以让幼儿在“做中悟”,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一、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重要性
第一,幼儿园阶段开展的劳动教育,可以有效培养幼儿形成独立意识与良好习惯。大部分时候,幼儿都是由于缺少实践机会而过度依赖成人,而幼儿园劳动教育正好为他们提供了这一机会,让幼儿学习怎样通过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从而增强幼儿面对新事物的勇气。第二,培养幼儿责任意识。幼儿园劳动教育并不是孩子独立的任务,而是和小伙伴共同完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不仅可以学习负责自己分内的事,还会意识到协作的重要性,对幼儿未来的成长与社交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从德育角度出发,劳动教育可以让幼儿明确“付出”和“成果”之间的关系,意识到每样物品都来之不易,从而懂得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二、德育视角下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实践策略
(一)优化劳动环境,开展多样化劳动活动
在德育教育背景下,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就需要创造安全、真实的劳动环境,为德育目标的落实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开展多样化劳动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幼儿劳动热情,还可以让幼儿在动手过程中感受到劳动价值。以“照顾班级植物角”为例,这一劳动活动不仅贴近幼儿生活,还有利于劳动活动的持续开展,适合德育教育理念的融入。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先引入“植物是有生命的”话题,让幼儿意识到植物的生长需要我们细心地照顾,以此激发幼儿责任意识。接下来,教师就可以让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植物,并让他们以植物照顾员的角色负责植物养护工作,如松土、浇水等。在每天照顾植物过程中,幼儿不仅可以掌握种植基本技巧,还可以感受到坚持与付出的价值。这样不仅可以让活动变得充满趣味性与实践性,还可以让德育教育目标得以实现。
(二)加强课程建设,提高劳动教育有效性
从德育教育视角出发,劳动教育并不是为了让幼儿干活,而是通过目标明确的课程设计,将德育教育与品德教育相结合,逐渐培养幼儿责任感、坚持意识等。这样的劳动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逐渐内化幼儿的行为习惯与价值观。以“每月主题劳动课程”为例,教师就可以通过设计持续单元课程,将劳动活动融入幼儿日常教育中。教师可以设计“我是生活小主人”劳动主题活动,将劳动内容细化到每周安排中。第一周:整理自己物品;第二周:打扫活动区域;第三周:照顾他人;第四周:总结与分享。通过这种方式展开教学,可以增强劳动教育的可操作性,还可以让幼儿在劳动过程中不断成长与进步。
(三)联系现实生活,让幼儿感受劳动意义
只有建立劳动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才能让幼儿真正了解劳动意义,而不是将其视为教师安排的任务。孩子如果只是机械式地重复教师所布置的动作,那么很难感受到劳动的意义和趣味性,只有当幼儿意识到劳动和自己的生活产生联系,才会激发内在责任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以“为家人做早餐”为主题,设计劳动任务。在活动前,教师就可以在幼儿园内进行情境表演,让幼儿思考“每天早餐是谁准备的?”“他们是怎么准备的?”等。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布置任务:和家长共同完成早餐,幼儿可以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洗水果、摆餐具等,并邀请家长拍照记录。在回到幼儿园后,幼儿就需要分享这一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进一步加强对劳动价值的感受。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幼儿劳动技能,还能加强劳动活动与德育教育之间的联系。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幼儿园劳动教育并不是简单的动手任务,而是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教育过程。幼儿模仿能力比较强且可塑性较大,是培养幼儿劳动能力与劳动习惯的关键阶段。本文从德育视角出发,分析德育教育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发现不仅可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还可以进一步增强幼儿对劳动教育的理解,从而培养幼儿成为有温度、有责任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黄秋菊 . 德育视角下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原则及实施 [J]. 教育 ,2024,(04):125-127.
[2] 桑玉霞. 基于德育视角下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意义及实践研究[J].家教世界 ,2022,(06):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