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路径探析
蔡连芳 王晓欢 庞雪鹏 解春霞
牙克石市第二中学 牙克石市博克图中小学 牙克石市库都尔中小学 牙克石市教育研修中心
前言
教师为了推动一体化教学顺利开展,在课堂上十分重视结合不同的思政内容讲解良好的道德品质,并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进行一体化教学,使学生在不同活动中将各个学科的内容联系起来思考,这不仅推动学生将不同课程衔接起来,还调动学生积极学习不同思政课程,学生在不断学习中积累很多思政知识,以此取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文化活动中进行一体化教学
当前,在新时代下推进一体化教学,对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应重视在文化活动中进行一体化教学,由此组织学生结合所学的思政课进行文化宣传活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文化宣讲活动中弘扬思政主义的立场观点,并积极表述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认知,这样一来,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将所学的思政知识运用到对文化的宣讲中,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思政内容加深理解,并推动学生在一体化教学活动中扎实地掌握思政知识,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所提高,以及提高一体化教学效果。
例如,讲解中小学思政课程的“做情绪的主人”和“集体生活”时,教师将这些不同的课程内容贯穿起来讲解,然后组织学生根据一体化课程内容进行文化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根据这些课程写出管控情绪的标语,以及写出在集体生活中应如何管理自我和自己的情绪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形成连贯、系统、科学的知识体系,又提高思政素养和道德品质,由此体现出教师通过开展文化活动进行一体化,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推动学生更好地接受思政教育。
二、社会实践中进行一体化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且缺乏创新,所以很难推动一体化教学顺利开展,因此,在新时期下,应积极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如:在一体化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以此调动学生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将中小学的思政内容联系起来运用到生活当中,这不仅提高学生对学习思政的兴趣,还在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素质和道德品质。
例如,讲解“劳动成果”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时,教师先完成授课任务,然后组织学生进行采摘的实践活动,此外,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义务劳动,通过在不同形式的社会实践中开展一体化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在实践中展现自己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这不仅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还激发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主动融合中小学的思政内容,如此一来,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思政知识。
三、结合课程内容进行一体化教学
一体化教学内容包括人生目标、道德品质、正确的三观、规范的言行等等,这些内容比较繁多,为了帮助学生高效吸收这些思政知识,教师非常注重按照新课改提出的要求,落实一体化教学策略,在落实过程中结合将中小学思政内容融合起来讲解,并鼓励学生表述对一体化课程的理解,既点燃学生的热情,又激发学生主动表述思政知识,以此活跃学生的思维,学生思维越活跃,越能够更好地吸收、理解一体化课程内容,进一步推动学生高效学习思政课。
例如,讲解“学会拒绝”和“文明生活”时,教师将课程内容衔接起来,由此根据一体化课程讲解在生活中我们既要懂得拒绝不良诱惑,又要做到文明礼貌,使学生学会拒绝的同时,又能够做到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这说明教师衔接不同的教材内容,有利于构建高效的一体化课堂。
四、结合德育目标进行一体化教学
思政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并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引导,以免学生形成错误的认知和思想,因此,教师应结合思政的德育目标进行一体化教学,这样一来,在课堂上就可以结合不同的思政内容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品德方面的教导,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起到重要作用,这表明教师开展一体化教学非常重要。
例如,讲解“帮助他人”和“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时,教师将这些内容结合起来,由此告诉学生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应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此外,教师还指出在生活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去帮助别人,如果自己做不到帮助他人,不能逞强,使学生意识到在自己能力范围帮助他人,进而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同时通过结合一体化课程渗透不同的道理和不同的德育思想,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和良好的品格。
总结
总之,要想实现一体化教学目标,应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从而注重落实一体化教学策略,如此一来,既创新了教学模式,又使学生在一体化教学中主动学习思政课程蕴含的高尚品质和正确的三观,进一步推动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以此推动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出教师积极开展一体化教学,对于促进学生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范巧念 . 中小学思政课中民族团结教育一体化研究 [D]. 云南师范大学 , 2023.
[2] 杨婷婷 . 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价值意蕴及现实路径[C]//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 教育教学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四). 宁海县前童镇初级中学;2022:152-155.
本成果系内蒙古自治区2024 年度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课题《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文号:2024NGHXX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