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思想在初中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策略探讨
陈荣珍
湖口县第三中学 332500
一、知识体系的动态重构:从孤立到关联的转化路径
初中数学复习阶段面临的核心挑战是帮助学生突破章节壁垒,建立跨模块的知识网络。转化思想在此过程中扮演着" 知识粘合剂" 的角色,通过揭示不同数学对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实现知识体系的有机整合。在代数领域,方程与不等式的复习可借助 " 降次转化 " 策略,将高次方程转化为低次方程组,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这种转化不仅简化了计算过程,更揭示了代数运算的内在规律。例如,在处理含参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时,引导学生将参数视为已知数,通过配方或判别式分析,将参数问题转化为系数关系问题,这种思维转化帮助学生建立" 动态视角" 下的方程观。
几何复习中,转化思想表现为图形关系的灵活转换。在证明三角形全等或相似时,通过添加辅助线构造基本图形,将复杂图形分解为标准几何模型。这种转化过程蕴含着深刻的数学本质:任何几何图形都可视为基本图形的组合或变形。教师可设计 " 图形变形 " 专题复习,让学生通过平移、旋转、对称等操作,体验图形转化的动态过程,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例如,在复习圆的性质时,引导学生将切线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问题,将弦长计算转化为勾股定理应用,这种转化使抽象的圆的知识与直角三角形知识形成有机联结。
函数复习阶段,转化思想体现为数形结合的深度应用。通过建立坐标系,将函数解析式转化为图像特征,将函数性质转化为几何变换,这种双向转化帮助学生突破代数与几何的界限。在复习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时,可设计 " 函数图像拼图 " 活动,让学生通过移动、缩放基本函数图像,理解参数变化对函数性质的影响。这种可视化转化不仅加深了对函数本质的理解,更培养了动态数学思维。
二、解题思维的层级跃迁:从固化到灵活的转化机制
复习课的重要目标是实现解题思维的质的飞跃,转化思想为此提供了关键路径。在代数运算复习中,通过 " 问题变形 " 训练,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的能力。例如,面对复杂分式化简时,引导学生尝试分子分母同乘共轭式、部分分式分解、换元法等多种转化策略,在比较不同解法的优劣中,体会转化的艺术性。这种训练使学生逐渐形成 "问题—转化—解决" 的思维链条,而非机械套用公式。
几何证明复习中,转化思想表现为证明方法的灵活选择。当直接证明困难时,引导学生尝试反证法、同一法、面积法等间接证明策略,这种思维转化往往能突破证明瓶颈。例如,在证明线段相等时,可转化为证明三角形全等;在证明角相等时,可转化为证明弧相等或圆周角相等。教师可通过设计 " 证明方法大比拼 " 活动,让学生在对比不同证明路径中,领悟转化的精髓在于寻找问题与已知条件之间的 " 最短路径"。
应用题复习阶段,转化思想体现为数学建模能力的提升。通过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将文字描述转化为数学语言,这种双重转化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复习行程问题时,可引导学生将追及问题转化为相遇问题,将环形跑道问题转化为直线问题,这种情境转化帮助学生抓住问题本质。教师可设计" 生活数学实验室 ",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数据收集、模型构建等实践活动,体验数学转化的完整过程。
三、认知障碍的突破策略: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化实践
复习过程中,学生常因知识遗忘或思维定式产生认知障碍,转化思想为此提供了有效的突破工具。在代数复习中,针对学生对方程解法的混淆,可通过 " 方程变形 " 专题训练,让学生体验不同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这种转化过程不仅复习了相关知识,更帮助学生建立方程解法的系统认知。
几何复习中,空间想象能力的不足是常见障碍,转化思想可通过多视角观察加以突破。在复习立体几何时,引导学生将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展开图,将三视图转化为空间模型,这种视角转化帮助学生建立 " 降维思考 " 的能力。教师可利用动态几何软件,展示图形转化的动态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转化带来的认知突破。
函数复习阶段,抽象函数的理解是难点,转化思想可通过具体化策略加以化解。引导学生将抽象函数转化为具体函数模型,如将一般二次函数转化为顶点式,将指数函数转化为对数形式,这种转化使抽象概念具象化。教师可设计 " 函数家族 " 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比较不同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理解转化在函数学习中的关键作用。
四、转化思想的深层价值:从技能到素养的升华
转化思想的应用不仅提升了解题效率,更促进了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在知识重构过程中,学生逐渐形成 " 整体观 " 与 " 联系观 ",这种结构化思维对后续学习具有深远影响。在解题思维训练中,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审视问题,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在认知障碍突破中,学生体验到"化难为易"的思维乐趣,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师作为转化思想的引导者,需在复习课中创设" 转化情境",提供 " 转化工具 ",培养 " 转化意识 "。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和变式训练,为学生提供转化的实践机会;通过总结转化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转化的思维框架;通过鼓励多样化的转化路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使复习课从 " 知识重复 " 走向 " 思维提升 ",从" 技能训练" 走向" 素养培育"。
参考文献
[1] 苏玉梅 . 转化思想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J]. 数理天地 ( 初中版 ),2024,(13):36-37.
[2] 蓝银娣 . 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策略研究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35):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