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基于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韦星星

马关县第二中学 663700

摘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在提高学生阅读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对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剖析。探讨在语文阅读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素质,具体包括:对课本中的经典作品进行深入发掘、开展专题阅读、拓展课外阅读、引进小说名著等。本文通过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分析,得出了良好的结论,即对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阅读;素养;高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改革也在不断地进行,传统的教学方式已很难适应目前的教学需要。它强调了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并在以后的几年里,对其进行了能力的开发。新的高考对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它是以能力为基础,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文化素养提升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的核心素质是什么?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价值的浓缩,是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出来的正确的价值观、必备的品格和重要的能力。语文课程的核心素质包括:语文技能,文化意识,思维素质,学习能力,这四个层面是互相关联的,共同推动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在语文教学中,文化素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又可以提高他们的语文应用能力,同时对学生语文文化素质的形成与提高也有积极的作用。

二、对学生文化素养的认识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就必须明确“文化”是什么。百度上的“文化素养”是这样解释的:一个人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固有的基本素质,是指一个人在这种知识以及相应的能力、行为、情绪等全面发展的素质、水平和个性特征。从这一定义中,可以很容易地看到,“文化素质”不仅仅是在学校里教授的那些科目,它还包括了被人们所接受的阅读社会科学的知识。这种认识主要表现在言语或书写上,是一种整体的气质或素质,是从一举一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教养是培养出来的,而非天生的。在此基础上,笔者得出结论:语文中所含的文化知识与语文课程中所提及的“文化意识”是相近的。

三、目前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很多老师都意识到了阅读的重要作用,并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语文阅读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实践。在日常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其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之处。

语文阅读在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尝试。然而,语文教师在探讨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出现了不少的困惑。许多阅读课老师都是草草“过一遍”,再“踏踏实实”地把语文要点说出来,离实际读得还差得很远。目前,在阅读教学中,只注重解答问题,理清文章的结构,而忽略了对文本内容的深刻认识,这就造成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维品质很难形成和提高。

总之,目前语文阅读教学还有待于老师们对其自身的理解有更深的理解。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要进行深度的发掘,而不是一味地进行肤浅的解读,更不要搞“作秀”,而只有以对阅读文本的真实理解为前提,才能将阅读材料的每一个层面的作用都挖掘出来,指导并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最大程度的促进,特别是对他们自身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四、通过语文阅读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措施

(一)进一步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经典文章

新的语文教科书正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应用,每一版都是高品质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设计得合理而有序,对老师们的操作也很好。新一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均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三大主题为主线展开。在学习新教材的过程中,学生在语文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并引导了他们的思维素质与阅读素质。

对于教科书中的名著,教师应从多个方面去发掘、运用,充分发挥名著的“知”、“能”、“育人”的功能。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润物细无声”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素质,使语文阅读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引入主题阅读,延伸课外阅读

新的教科书给了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是教科书中的文章却很少。所以,老师要想尽一切办法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老师们可以在两个星期内安排一次专题阅读课或者一次拓展阅读课。在阅读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的主题上下文进行分析,并与他们共同发掘出提高思想素质、提高文化意识的材料,从而促进他们的语文学科核心素质的发展。在前期的精心挑选与设计中,激发了学生的话题性阅读与拓展性阅读,既能满足他们的阅读欲望,又能提高他们的语文文化素质。

(三)引入小说名著阅读

在课外,周末和节假日,是学生阅读名著的最好时机。挑选古典著作只是这一工作的开端。学生的产出既包括知识层面的产出,也包括能力层面的产出,并且在文化意识、文化素养上都有良好的发展与提高。在学生的阅读输出阶段,老师们经常采用的方法就是把读写相结合,用一些经典片段来指导他们做续写训练,或者是在学生读完之后再做一些总结,让其与周围的社会问题联系起来写文章。

在引导学生阅读名著的过程中,教师们还学会了多种教学方法与策略。山东省教科院先后举办了多次英文经典诵读活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阅读经典作品时,老师们通常会让他们用自己的作品来演绎或配上一些经典片段。为了更好地再现名著的真实场景,学生们在作品中深入挖掘人物语文、人物心理、人物思维方式等,使各项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结语

语文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积极探索阅读教学方式,进行自觉的改革。教师要通过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合理地创设现实情景,注重挖掘和运用各种文化资源,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渗透文化意识,让学生在动静结合、深入浅出和内外兼修的阅读课堂中,吸收中外优秀文化的精髓,持续培育中国情感,从而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文化性格,对自己的文化行为进行持续的反省,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基本目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多学习,多思考,多调查研究,多做总结,主动求教,善用周围的资源,发挥网络的作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从多个层面、多角度进行,才能更好地发挥阅读教学在培养语文文化素质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佳龄.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02):29.

[2]刘晓明.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0):91.

[3]嵇云霞.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语文知识,2017(21):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