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王嘉瑶

温岭市松门镇第二小学

引言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学生能够积累语言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审美情趣以及增强文化自信。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目标单一、教学方法陈旧、评价方式不合理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深入研究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一)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是语言输入的重要方式,通过大量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学生能够接触到丰富的词汇、多样的句式和优美的语言表达,从而为语言输出奠定基础。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模仿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和口语表达中,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二)发展思维能力

阅读需要学生进行思考、分析、推理和判断,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在理解文本内容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信息进行加工和整合,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从而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三)培养审美情趣

优秀的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价值,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培养审美感知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阅读还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情趣。

(四)增强文化自信

语文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够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学生能够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二、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单一

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如字词的理解、文章内容的分析等,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底蕴的培养,导致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的要求脱节。

(二)教学方法陈旧

一些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法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阅读资源匮乏

部分学校的图书馆藏书数量有限,且更新速度较慢,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阅读需求。一些教师对阅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足,没有充分挖掘教材以外的阅读材料,限制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四)评价方式不合理

当前的阅读教学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评价方式单一,缺乏对学生阅读过程和阅读能力的全面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无法准确反映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优化教学目标

教师应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制定全面、具体、可操作的阅读教学目标。在注重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要更加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例如,在教学一篇描写自然风景的文章时,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文中的生字词和描写方法,还要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丰富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教师可以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角色扮演、多媒体展示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本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情感共鸣。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扮演诸葛亮、周瑜、鲁肃等角色,通过对话和表演,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问题导向教学法:教师可以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落花生》时,教师可以提出“花生的可贵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应该学习花生的什么品质?”等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本,寻找答案。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阅读任务。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将相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蔺相如和廉颇的人物形象,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三)拓展阅读资源

整合教材资源: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阅读资源,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课文进行深入阅读和拓展阅读。例如,在教学完《少年闰土》后,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鲁迅的其他作品,如《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鲁迅的文学风格和思想内涵。开发课外资源:学校和教师要积极开发课外阅读资源,如推荐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建立班级图书角、开展读书活动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素材。例如,学校可以定期举办读书节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分享会、征文比赛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四)开展多元评价

过程性评价: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阅读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的养成。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读书笔记、阅读记录卡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综合性评价: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除了考试成绩外,还可以结合学生的阅读表现、阅读成果、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等进行全面评价。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成果展示,如手抄报、读后感等,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收获,同时邀请其他学生和家长进行评价。

结论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阅读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性,针对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优化教学目标、丰富教学方法、拓展阅读资源、开展多元评价,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肖月红.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J].教师博览 ,2025,(21):8-10.

[2] 聂菲 . 整本阅读多新意清风过境“悦”读书——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途径探究 [J]. 小学生 ( 中旬刊 ),2025,(07):115-117.

[3] 陈玉梅 . 诗意绵绵古韵盈心——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J]. 作家天地 ,2025,(1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