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暖通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提升策略研究

作者

陈凡

南京王者之风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围绕暖通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展开。指出其施工安全对人员、工程及行业发展的重要性,分析存在安全意识淡薄、制度不完善、监管不到位、环境复杂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强化安全教育、健全制度、加强监管、优化环境等提升策略,旨在提高暖通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保障施工安全,促进建筑行业安全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暖通工程;施工安全;安全管理;提升策略

引言:暖通工程是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舒适度。然而,暖通工程施工环境复杂,涉及高空作业、电气设备使用等,安全隐患较多,如高空坠物、触电、机械伤害等事故时有发生。加强暖通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不仅能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还能提升工程质量,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暖通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性

暖通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关键构成部分,其施工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人员层面看,施工安全是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的基础。暖通施工涉及高空、电气等危险作业,若安全管理不善,极易引发安全事故,给施工人员带来严重伤害。从工程质量角度而言,安全有序的施工环境能确保施工人员专注作业,严格遵循施工规范,从而提高工程质量,减少因安全事故导致的工程返工和质量隐患。从行业发展来看,加强暖通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有助于提升整个建筑行业的安全形象,增强社会对建筑行业的信任,推动建筑行业朝着安全、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二、暖通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意识淡薄

在暖通工程施工中,安全意识淡薄现象极为突出。部分施工人员安全素养严重匮乏,对安全规定置若罔闻,违规操作屡见不鲜。他们不佩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带就进入施工现场,对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也毫无反应。这种行为无疑是将自身置于危险境地,大大增加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同时,一些施工管理人员安全理念缺失,过度关注施工进度与成本控制,将安全管理抛诸脑后。他们没有认识到安全管理对工程进度和质量的保障作用,导致施工现场安全隐患丛生。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排查与消除机制,这些隐患随时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不仅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还会影响工程的顺利推进,给整个项目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1]。

(二)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部分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存在明显缺陷。一些企业缺乏系统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即便有制度,执行也流于形式。安全责任划分模糊不清,各部门在安全管理中相互推诿扯皮,使得安全管理工作难以高效开展。此外,安全培训制度不健全,施工人员无法接受全面、专业的安全培训,安全知识和技能极度匮乏。在面对突发情况时,他们往往手足无措,无法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这不仅给施工安全埋下巨大隐患,也严重影响了暖通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安全监管不到位

安全监管是暖通工程施工安全的关键防线,但实际工作中漏洞百出。监管人员数量严重不足,难以覆盖整个施工现场,且部分监管人员专业素质低下,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无法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细致的监管。同时,监管手段陈旧落后,过度依赖传统的人工巡查方式,缺乏现代化的监管设备和技术支持。这使得监管人员难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即便发现问题,也不能快速有效地进行处理,导致安全隐患不断积累,严重威胁施工安全。

(四)施工环境复杂

暖通工程施工现场环境错综复杂,安全隐患众多。施工现场常常涉及高空作业、电气作业、动火作业等危险作业,若防护措施不到位,极易引发坠落、触电、火灾等安全事故。例如,高空作业平台不稳固、电气线路铺设不规范、动火作业未配备灭火器材等。此外,施工现场物料堆放杂乱无章,通道被堵塞,不仅影响施工效率,还增加了施工人员碰撞、摔倒的风险。这种复杂恶劣的施工环境给安全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三、暖通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提升策略

(一)强化安全教育

强化安全教育是提升暖通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关键举措。施工人员作为工程建设的直接执行者,其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直接影响施工安全。应构建全面且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培训内容需涵盖安全法规,让施工人员明确法律底线;详细解读安全操作规程,使其清楚每个施工环节的安全要求;深入分析安全事故案例,从中汲取教训,避免类似问题发生。定期开展安全培训,采用集中授课、线上学习等多种形式,确保培训效果。同时,组织应急演练,模拟火灾、触电等突发情况,让施工人员在实践中掌握应对方法,提高应急反应能力。此外,施工管理人员在安全管理中起着关键作用。要加强对他们的安全培训,提升其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通过举办管理专题培训、经验交流分享会等,使他们能够科学制定安全管理计划,有效监督施工过程,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形成全员参与、共同重视安全的良好局面。

(二)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暖通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基石。施工企业应建立涵盖各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明确从项目经理到一线施工人员的安全职责,避免出现职责不清、相互推诿的现象。制定详细、可操作的安全操作规程,针对不同施工环节和作业内容,规定具体的操作方法和安全要求。加强安全培训制度建设,制定年度、季度和月度培训计划,确保施工人员定期接受培训,不断更新安全知识和技能。建立安全奖惩制度,对安全工作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物质奖励和荣誉表彰,激发员工的安全积极性;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如罚款、停工整改等,形成强大的威慑力,促使全员严格遵守安全制度,确保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效执行[2]。

(三)加强安全监管

加强安全监管是确保暖通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保障。首先要充实安全监管人员队伍,根据工程规模和复杂程度,配备足够数量的监管人员,保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细致的监管。注重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通过组织专业培训课程、邀请专家授课等方式,使他们熟悉安全法规和标准,掌握先进的监管技术和方法。引入现代化的监管设备和技术,如安装高清视频监控摄像头,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全方位实时监控;利用传感器监测施工现场的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参数,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日常巡查,制定详细的巡查计划和标准,对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检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建立监管信息反馈机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形成监管闭环,不断提高安全监管的效率和效果。

(四)优化施工环境

优化施工环境是提升暖通工程施工安全水平的重要环节。合理规划施工现场,根据施工流程和物料特点,科学划分施工区域和物料堆放区域,确保物料堆放整齐有序,避免物料乱堆乱放影响施工和造成安全隐患。保持施工现场通道畅通,设置明显的指示标识,为人员和车辆通行提供便利。对危险作业区域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如高空作业区设置“高空危险,禁止靠近”标识,电气作业区设置“有电危险,请勿触摸”标识等,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安装防护栏、配备安全带等。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采取洒水降尘、隔音降噪等措施,控制粉尘、噪声等污染,为施工人员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3]。

结论:暖通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是保障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严重威胁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工程质量。通过实施强化安全教育、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监管以及优化施工环境等提升策略,能够有效改善安全管理现状。只有各方高度重视,切实落实各项措施,才能营造安全的施工环境,确保暖通工程高质量完成,推动建筑行业安全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丹.建筑暖通工程中管道安装施工安全管理[J].商情,2020(3):4-47.

[2]袁宏军.暖通工程中管道安装施工安全管理[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2022(1):4-5.

[3]周晓川.加强暖通及消防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路径探索[J].2020(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