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校新生军训中暑的分析与防治对策研究

作者

韩冬梅 伍梅

广东医科大学东莞校区门诊部,广东东莞 523808

【摘要】目的:选择高校新生军训中暑情况研究,记录中暑实际情况及防治措施。方法:纳入新生训练方队200人作为样本研究,时间2023年9月-2024年9月,包括女方队110人,男方队90人,记录两周军训期间的中暑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结果:男方队的中暑发生率明显低于女方队,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新生军训期间男生中暑情况明显少于女性,在中暑防治对策中需按照实际情况分析,做好相应的保健工作,及时救治预防,避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状态,提升军训安全性。

【关键词】高校新生;军训中暑;防治对策

高校新生需在入学进行为期2周的军训锻炼,通过军训锻炼可以对学生的个人意志以及集体观念进行培养,保证新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能力[1]。新生军训在9-10月左右,虽属秋季,但南方气温依然很高,在军训期间学生会受到生活环境、水土不服、炎热天气、起居习惯、高强度锻炼、个人身体素质等影响出现中暑情况,对新生的身体健康素质影响较大,甚至降低学生的生活质量。有研究报告指出,新生在军训期间中暑会出现乏力、头晕、恶心等症状,严重者会出极端猝死情况[2]。为了保证学生军训期间的生命健康安全需给予相应的中暑预防措施,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减少中暑的发生率,保证学生军训期间的安全性。在军训期间的防治对策包括对学生的生活习惯及饮食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其注意个人休息以及饮食,并要求教官选择恰当的位置训练,给予适当的休息时间;同时,高校校区门诊部需配备相应的急救药物及器械在训练方队旁监测,观察是否有学生出现异常情况,一旦出现异常需及时救治,并告知存在基础性疾病的学生提前用药,做好相应的防护,不可过度训练。本文选择2023年9月-2024年9月入组的新生训练方队研究,共有200人,记录实际中暑情况并分析,给予相应的防治对策,具体内容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数据

选取2023年9月-2024年9月入组的新生训练方队研究,共有200人,包括男性90人,女性110人,在年龄上女性年龄在19-21岁,均值(20.23±0.55)岁,男性年龄在18-21岁,均值(19.98±0.67)岁;年龄以及性别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新生签署研究协议书;(2)新生训练期间未请假或外出;(3)新生资料完整可积极配合研究。

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疾病的新生;(2)军训期间请假的新生;(3)存在沟通障碍的新生。

1.2方法

对新生军训期间出现的中暑人数记录,一名学生出现多次中暑反应计算为1人,具体中暑的诊断标准如下:在无风环境或是湿度较大、暑热天气出现水电解质丧失过多、汗腺功能衰减、中枢调节功能障碍等。

1.3观察指标

中暑人数统计:记录男方队和女性方队中出现中暑的人数。

1.4统计学意义

分析数据以软件SPSS 23.0统计,用率(%)描述计数资料,组间比较行2检验;用(±s)描述计量资料,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或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中暑情况

男方队的中暑发生率明显低于女方队,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统计学有意义,P<0.05。

3、讨论

中暑是新生军训期间常见的疾病之一,特别是在9-10月期间气温依旧炎热,温度常达35℃以上,对军训的学生影响较大。在新生开学后,为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集体意识等开展为期2周的军训,军训时间一般是6小时,分为上午和下午。在研究报告中显示[3],高校新生多度过初高中严格紧张的学习时期,户外体育运动较少,身体素质较差,长时间在酷热环境下军训极易出现中暑情况。同时,在高温环境下训练也会出现血液循环量的变化,部分学生身体散热较差极易损伤身体器官,诱发肝肾衰竭、低血压、心衰等严重疾病。由此,高校门诊部需重视军训期间的中暑防治,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保证军训安全性。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男方队的中暑发生率明显低于女方队,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统计学有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军训期间女队的中暑情况较多,校医门诊部需提出相应的对策分析。在军训保健工作中需注意以下几点,(1)校医门诊部需指导学生定期入睡,不可熬夜,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在22点前就寝,保证9小时的睡眠时间。(2)学生在军训期间需注意个人的营养素质,在训练期间强化营养,进食中餐和晚餐,不能空腹训练,餐食注意盐分的补充,包括水饺、榨菜、面条等食物。(3)军训教官需注意选择阴凉位置锻炼,不可长时间在强阳光下训练。(4)对训练时间进行调整,不可在正午高热时间内训练,可调整为下午3-6点、上午7-10点训练[4]。(5)需为学生选择良好的训练地点,便于学生休息期间购买冷饮补充能量解暑。(6)训练期间需适当的添加休息次数。(7)高校校医需派遣相应的医护人员配备相应的防暑药物跟随军训队伍,对于出现不适症状的学生及时救治,针对出现乏力、头晕、恶心的学生指导其平卧,在通风位置休息,舌下汉服十滴水或人丹,并及时给予含糖冷饮500-1000ml。在此期间给予学生相应的宣传教育,采取手册宣发或是视频讲解的方式告知学生中暑防治对策的优势,了解中暑前期的处理措施,保证军训的安全性,预防出现严重的中暑并发症。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军训期间女生出现中暑情况较多,在军训期间需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保健工作,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保证军训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齐静,苏静.某高校新生军训期间运动性晕厥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09):183-186.

[2]王雅娇,廖嘉鑫,巫九官,等.武警某部魔鬼周集训防治中暑的做法[J].武警医学,2021,32(05):458-460.

[3]罗桃姣,曾尟枚,戴晓婧.某高温高湿地区国际军事比赛中暑患者的现场防治[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8,32(12):876-878.

[4]邱晨,王毅欣,师文文,等.基层部队卫生士官对中暑防治认知的质性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08):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