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外语教学视角下的英语专业职前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行动研究
孙国强 朱丹丹 宋毓萍 石楚瑀
贵州师范学院 贵州贵阳 550018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整体外语教学视角下英语专业职前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路径。通过文献综述、问卷调查、课堂观测及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当前我国英语专业职前教师的教学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其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固在整体外语教学的视角下培养提升英语职前教师的教学能力十分必要。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设计并实施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教学能力提升行动,包括构建整体外语教学框架、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及引入多元化评价体系等。经过实践验证,这些行动有效提升了职前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了其专业发展。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英语专业职前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整体外语教学;英语专业;职前教师;教学能力;行动研究
一、引言
1.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我国对外开放的持续扩大,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其教育地位日益凸显。英语专业职前教师作为未来英语教育的主力军,其教学能力的提升对于提高我国英语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英语专业职前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亟需通过有效的行动研究进行改进。研究旨在通过强互动性活动,增强英语职前教师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自身文化自信,立足于自身全面发展,通过开展英语教育使职前教师在语言能力、心智水平和人文素养等方面得到整合性发展与提升[1]。以及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英语专业人才传播中国文化的号召,促使职前教师保持既学又问的态度,实现思辨与表达并举,提升自身英语教学水平。
2.研究目的与问题
本研究旨在从整体外语教学的视角出发,深入探究英语专业职前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路径,旨在为我国英语专业职前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贡献有价值的参考。围绕这一目标,本研究聚焦于以下几个具体的研究问题:
当前英语专业职前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剖析:本研究首先致力于识别并分析当前英语专业职前教师在教学能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包括但不限于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学生评估及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不足。
构建整体外语教学框架以提升教学能力的策略:基于整体外语教学理论,本研究探讨如何构建一个综合性的外语教学框架,该框架旨在通过强调语言学习的整体性、关联性和情境性,来全面促进职前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及引入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实施路径:为了实现职前教师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本研究进一步探讨如何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来拓宽教师的知识视野,如何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来增强教师的实践技能,以及如何引入多元化评价体系来更全面地评估教师的教学效果,从而形成一个系统性的能力提升方案。
通过上述研究问题的深入探索,本研究旨在为英语专业职前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实证依据和策略建议,助力培养更多具备高素质、高能力的外语教师。
3.研究方法与过程
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文献综述、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及深度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对英语专业职前教师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设计并实施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能力提升行动,以期达到改善教学效果、提升教师能力的目标。整个研究过程可以划分为以下六个核心阶段:
问题提出:首先,我们明确了研究的核心问题,即如何有效提升英语专业职前教师的教学能力,以满足当前及未来外语教育的需求。
文献综述:通过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我们梳理了整体外语教学理论的发展历程、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现状分析:利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及访谈等方法,我们深入分析了英语专业职前教师的教学现状,包括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能以及面临的挑战等,为制定提升策略提供了实证依据。
行动设计:基于现状分析的结果,我们设计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教学能力提升行动,包括构建整体外语教学框架、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及引入多元化评价体系等。
实施与评估:我们按照行动设计的方案,逐步实施了各项提升行动,并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及访谈等方法对实施效果进行了全面评估,以确保行动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结论展望:最后,我们总结了研究的主要发现,分析了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为后续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同时,我们也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进一步深化对英语专业职前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认识和理解。
二、文献综述
1.整体外语教学理论概述
整体外语教学理论着重强调语言学习的三大核心要素:整体性、关联性及情境性。此理论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高度重视语言技能的综合运用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的是,该理论为英语专业职前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2.英语专业职前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现状
在当前的学术语境下,针对英语专业职前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工作,其主要焦点集中于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学方法的优化以及教学评价的完善等多个维度。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现有的研究文献大多倾向于理论层面的探讨与实践经验的总结归纳,而在具体实施层面,尤其是针对性的行动研究及实证数据支持方面,尚存在显著的不足与空白。
3.行动研究在教师教育中的应用
行动研究作为一种旨在解决实际问题并推动专业成长的研究范式,在教师教育领域内展现出了广泛的应用价值。具体而言,它已被深入应用于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课程内容的创新开发以及教师综合评价体系的完善等多个方面。本研究旨在借鉴行动研究的核心理念与科学方法,对英语专业职前教师在教学能力上的提升路径进行细致而深入的探索与分析。
三、我国英语专业职前教师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理念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英语专业职前教育领域,教师教学理念上存在着若干显著挑战。具体而言,部分教师倾向于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环节,却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语言技能综合运用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更为关键的是,某些教师未能充分认识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未能有效地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教学方法的局限性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英语专业职前教师普遍倾向于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与翻译法,却往往忽视了诸如任务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以及情境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方法的融入。此种倾向性使得课堂教学过程缺乏必要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进而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3.教学评价体系的不足
当前的教学评价体系存在一个显著问题,即过分依赖于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而忽视了对学生语言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评估。这种单一化的评价方式不仅无法精确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而且很可能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全面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四、整体外语教学视角下的教学能力提升行动设计
1.构建整体外语教学框架
根据整体外语教学理论的核心原则,本研究精心设计并构建了一个综合性的外语教学框架,该框架全面覆盖了语言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此框架特别强调了语言学习的三大特性:整体性、关联性和情境性,力图通过这些特性的融合,采用综合性的教学策略,来显著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最终实现学生语言学习的全面发展目标。
2.优化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
依据整体外语教学框架的指导原则,本研究对英语专业职前教师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实施了全面优化。具体措施包括增设跨文化交际、语言教学理论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等核心课程,旨在拓宽教师的专业知识视野并强化其教学技能。此外,本研究还着重强调将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有机结合,通过综合性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以期达到更高效的教学效果。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为了进一步增强英语专业职前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本研究着重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执行力度。具体措施包括组织丰富多样的教学实习活动、教学观摩研讨会以及教学技能竞赛等,旨在为教师们提供亲身参与教学实践的机会,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教学设计与课堂管理能力。同时,本研究还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与批判性思维,鼓励他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审视与反思,以促进其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
4.引入多元化评价体系
为了全面评价英语专业职前教师的教学能力,本研究引入了多元化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学生评价、同行评价、自我评价及教学档案评价等多个方面,旨在全面、客观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通过多元化评价,教师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教学优势和不足,为教学改进提供有力支持。
五、行动实施与效果评估
1.行动实施过程
本研究遵循行动设计的系统性方案,逐步展开了构建整体外语教学框架、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以及引入多元化评价体系等一系列关键行动。在实施这一系列行动的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与教师群体的沟通与协作,通过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确保各项行动能够顺利推进并有效落地,从而最大化地实现研究目标与实践效果的双重提升。
2.效果评估方法与结果
为科学评估所采取行动的实际效果,本研究综合运用了问卷调查、课堂观察以及深度访谈等多种评估手段。通过对学生、教师以及教学管理人员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一系列行动的有效实施,英语专业职前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了显著更新,教学方法实现了明显改进,同时教学评价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的整体教学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满意度也随之提高,充分验证了本研究所采取行动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3.行动改进与建议
尽管本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果,但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局限性与不足之处。例如,在行动实施的具体过程中,部分教师对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接受程度并未达到预期,这显示出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的培训与指导工作,以提升教师的接纳度与应用能力。此外,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全面实施也面临着时间与资源投入方面的挑战,需要后续研究与实践中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支持。针对这些现存问题,本研究已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旨在为未来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六、结论与展望
1.研究结论
本研究基于整体外语教学的视角,对英语专业职前教师教学能力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得出以下核心结论:
职前教师教学能力的多维提升:本研究揭示,经过系统的培训与实践,职前教师在教学设计、课堂管理、教学反思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等多个维度上均实现了显著的能力提升。他们学会了如何创新教学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了有效管理课堂的技巧以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培养了深入反思教学实践的习惯以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并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了教学效果与效率。
持续专业发展的必要性:本研究强调,职前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过程,它要求教师们不断地进行学习与实践。因此,建议为职前教师构建一个持续的专业发展支持体系,提供丰富多样的培训与学习资源,助力他们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掌握新兴的教学方法与技术,以灵活应对外语教育领域的不断变化与挑战。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单纯的理论学习并不足以全面提升职前教师的教学能力。只有将深厚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职前教师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教学规律,更熟练地掌握教学技巧,并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这一发现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提升职前教师教学能力中的关键作用。
2.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尽管本研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积极成果,但仍存在若干不可忽视的局限性。首要的是,受时间与资源条件的制约,本研究仅选取了有限数量的英语专业职前教师作为研究样本,这可能导致研究结果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受到一定限制,难以全面反映整体状况。其次,在研究实施过程中,部分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工作可能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和局限性,因此,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完善数据收集方法,增强分析的客观性与准确性,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针对上述研究的不足之处,未来研究可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进行改进与深化:首先,应致力于扩大样本数量,确保涵盖更广泛且具有代表性的英语专业职前教师群体,从而增强研究的普遍适用性和可靠性。其次,建议采用更为客观与科学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手段,例如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工具进行精细化的课堂观察与数据统计,以期提高研究的精确度和有效性。此外,未来研究还可进一步探索并验证其他创新性的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方法,如整合在线学习资源、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等,以不断丰富和拓展研究的内涵与外延。
七、致谢
在本研究的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和支持。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她在我的研究过程中给予了悉心的指导和宝贵的建议。其次,我要感谢参与本研究的英语专业职前教师们,他们的积极配合和真诚反馈为我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支持。
八、结语
语专业职前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同时,我们也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研究者关注这一领域,共同推动英语专业职前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学习能力的提升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文献综述、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及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揭示了当前英语专业职前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并设计并实施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教学能力提升行动。经过实践验证,这些行动有效提升了职前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了其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宝成.整体外语教学的理念[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8,50(04):584-595+641
贵州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202414223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