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工程建设中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工艺

作者

周庆永

身份证号码:370303197911115134

引言

伴随建筑行业持续进步,住宅建设在质量、效率以及环保方面的要求愈发严格。混凝土装配式住宅作为新兴建筑模式,凭借自身独特优势,正逐步成为工程建设的重要发展趋势。它通过在工厂预先制作混凝土构件,再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装配,改变了传统现场浇筑的施工模式。深入探究混凝土装配式住宅的施工工艺,对提高施工效率、保障建筑质量、达成节能环保目标以及推进建筑工业化进程意义重大。

1.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工艺的关键意义

1.1 加快施工进度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工艺极大地加快了施工进度。传统住宅施工,各环节需在现场依次开展,易受天气、场地等因素制约。而装配式住宅的构件在工厂预制,与现场施工准备可同步推进。比如,当施工现场进行基础作业时,工厂能同时生产主体结构构件。预制构件运到现场后,借助机械吊运可快速安装到位,大幅减少现场湿作业时间。多个构件可同步安装,各施工工序衔接更为紧密,有效缩短整体施工周期,满足现代社会对快速建房的需求。

1.2 确保建筑品质

从建筑质量层面来看,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工艺优势明显。工厂预制构件在标准化生产环境中,运用先进生产设备与严格质量管控体系,可精准把控构件的尺寸、配筋、混凝土强度等质量指标。相较于现场浇筑,构件质量更稳定可靠。例如,预制构件表面平整度、光洁度能达较高水准,减少后期装修找平、修补等工作。在施工现场,通过精确测量放线与科学安装工艺,确保构件安装位置精准,节点连接稳固,进而提升住宅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1.3 助力节能环保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工艺在节能环保方面成效显著。工厂预制构件过程中,材料利用率更高,减少现场施工因切割、浪费造成的材料损耗。而且,预制构件生产相对集中,便于对生产废料回收处理与再利用。施工现场因湿作业减少,粉尘、噪声等污染显著降低。此外,装配式住宅采用的保温隔热一体化预制外墙板等构件,能有效提升住宅保温隔热性能,降低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契合国家节能环保发展要求。

2.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工艺重点环节

2.1 施工前期准备

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对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十分关键。首先是构件生产与运输。构件生产厂家要严格依照设计要求,选用优质原材料,采用先进生产工艺生产预制构件。生产过程需进行多道质量检验,保证构件质量合格。运输时要依据构件尺寸、重量挑选合适运输车辆,并做好构件固定与防护,防止运输中构件受损。同时,施工现场要合理规划场地,安排好构件堆放区域,确保构件堆放安全有序,便于吊运。

2.2 构件吊运与定位

构件吊运与定位是施工关键步骤。吊运前,要根据构件重量、形状及安装位置选择合适吊运设备,并对吊运设备全面检查,确保性能良好。吊运过程要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由专业吊运人员指挥,保证构件平稳起吊、运输与下落。构件就位时,要借助测量仪器精确调整定位,确保构件平面位置、垂直度、标高等符合设计要求。对于大型或复杂构件,可能需多次微调才能精准到位。例如,预制墙板安装时,需通过斜支撑与调节螺栓精确调整墙板垂直度与水平位置,确保墙板安装牢固且符合设计要求。

2.3 节点衔接与密封处置

节点衔接是保证装配式住宅结构整体性的关键环节。不同类型构件节点衔接方式有别,如预制梁与柱连接、预制墙板间连接等,常采用焊接、螺栓连接或灌浆套筒连接等。连接时,要保证连接部位清洁干燥,连接材料符合设计要求,连接操作符合规范。例如,灌浆套筒连接时,要严格控制灌浆料配合比、灌浆压力与灌浆量,保证套筒内灌浆饱满,使钢筋与套筒可靠锚固。密封处置也是重要环节,对外墙板等部位节点,要采用密封胶等材料密封,防止雨水渗漏与空气渗透,保障住宅防水、保温性能。

2.4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

部分构件连接完成后,需进行混凝土浇筑,以增强结构整体性。浇筑前,要清理浇筑部位,检查模板支设情况,确保模板牢固严密,防止漏浆。混凝土浇筑时,要根据构件特点选择合适浇筑方法与振捣方式,保证混凝土密实。对于节点部位或钢筋密集区,要特别注意振捣,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浇筑完成后,及时养护,根据气温与混凝土性能要求,采取覆盖保湿养护、浇水养护等适当养护措施,保证混凝土强度正常增长,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等质量缺陷。

3.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质量把控要点

3.1 构件质量查验

构件质量是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质量基础。构件生产阶段,厂家要建立完善质量检验制度,对原材料、生产过程及成品全方位检验。原材料检验确保水泥、砂石、钢材等材料符合国家标准与设计要求。生产中,对模具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关键工序进行质量检查。成品检验检测构件尺寸偏差、外观质量、混凝土强度等,不合格构件不得出厂。构件运到施工现场后,施工单位再次检查,重点查看运输中是否受损,对轻微缺陷构件及时修补,严重缺陷构件作退场处理。

3.2 施工全程监测

施工全程监测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构件吊运时,实时监测构件变形,通过测量仪器监测构件垂直度、水平度等,发现偏差及时调整。对于节点连接部位,监测连接操作是否规范,连接质量是否可靠。如采用超声波检测等方法对焊接节点探伤检测,查看焊缝内部有无缺陷。混凝土浇筑时,监测混凝土坍落度、浇筑高度、振捣情况等,保证浇筑质量。

3.3 成品防护

成品防护对保证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最终质量至关重要。构件安装完成后,要进行防护,防止后续施工损伤。比如,对预制楼梯踏步覆盖保护,防止踩踏损坏;对外墙板防止碰撞,避免表面破损影响美观与防水性能。室内装修等后续工作时,注意防护已安装构件,避免打孔、剔凿等操作破坏构件结构或影响性能。

3.4 人员技术培训

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质量。因装配式住宅施工工艺与传统工艺差异较大,施工单位要对施工人员针对性技术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预制构件安装工艺、节点连接技术、混凝土浇筑与养护要求等。通过理论培训与实际操作演练,让施工人员熟悉掌握施工工艺与质量标准。

结束语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工艺作为建筑行业发展重要方向,具备众多显著优势,对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建筑品质、助力节能环保以及推动建筑工业化进程起着关键作用。未来,随着技术进步与经验积累,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工艺将更成熟,在工程建设中获更广泛应用,为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参考文献

[1]曹树胜,郑晓芳.建筑工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分析[J].建筑与装饰,2024(9):160-162.

[2]张俊,张可鑫.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优势分析[J].城镇建设,2024(5):85-87.

[3]杜金顿,周立刚,侯明阳.房屋建筑施工中装配式预制剪力墙构件施工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4(11):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