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天气预报的影响
张海琦 孙泽伟 刘帅
宁安市气象局 巴彦县气象局
一、引言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其主要表现为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极端天气事件增多、降水模式改变等。这些变化不仅对生态系统、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给天气预报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准确的天气预报对于社会生产生活至关重要,例如农业生产安排、交通出行规划、能源供应调配以及灾害预警防御等都依赖于精准的天气预报。然而,随着气候的变化,传统的天气预报方法和技术面临着新的问题,研究气候变化对天气预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气候变化对大气环流模式的影响及对天气预报的挑战
2.1 大气环流模式改变
气候变化导致大气环流模式发生显著改变。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极地地区升温速度明显快于中低纬度地区,这种温度梯度的变化影响了大气环流的动力机制。例如,北极海冰的持续融化,使得北极地区的反照率降低,吸收更多太阳辐射,进一步加剧了极地升温。这导致极地与中纬度地区之间的气压梯度减小,使得西风急流的强度和位置发生变化。西风急流的波动变得更加频繁和剧烈,其路径的异常偏移会导致天气系统的移动和发展出现异常。原本按照常规大气环流模式移动的气旋和反气旋,可能会因为西风急流的变化而偏离正常路径,从而影响特定地区的天气状况。
2.2 对天气预报准确性的挑战
大气环流模式的改变给天气预报带来了巨大挑战。天气预报主要基于对大气环流形势的分析和预测,当大气环流模式变得不稳定和难以预测时,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例如,在预测冷空气活动时,由于大气环流的异常,冷空气的南下路径和强度可能与以往不同,这使得对寒潮、大风等天气的预报难度增加。传统的天气预报方法在应对这种变化时可能存在局限性,因为它们往往基于历史数据和经验建立的模型,难以准确捕捉到大气环流模式的突然改变。
三、气候变化对降水和温度预测的影响
3.1 降水模式变化与预测难度增加
气候变化使得降水模式发生明显变化。一些地区降水总量增加,且暴雨等极端降水事件的频率和强度都在上升;而另一些地区则面临降水减少和干旱加剧的问题。这种降水模式的改变增加了降水预测的难度。全球变暖导致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为强降水提供了更充足的水汽条件。然而,水汽的输送和辐合过程受到大气环流、地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更加复杂。大气环流的异常可能导致水汽输送路径发生改变,使得原本降水较多的地区降水减少,而一些意想不到的地区却出现强降水。地形对降水的影响也变得更加难以预测,因为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山区积雪融化速度改变,进而影响山区的局地气候和降水分布。
3.2 温度预测面临的新问题
在温度预测方面,气候变化同样带来了新的问题。全球平均气温的上升趋势是明确的,但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升温幅度存在差异,且温度变化的极端性增强。在一些城市,由于城市化和气候变化的共同作用,出现了城市热岛效应加剧的现象,使得城市区域的气温比周边地区更高,且在高温天气下更容易出现极端高温事件。这给城市的温度预测带来了额外的困难,需要考虑城市下垫面特性、人为热排放等因素对温度的影响。气候变化还可能导致季节转换时期的温度波动增大,使得对季节交替时期的温度预测更加复杂。传统的温度预测模型往往难以准确反映这些复杂的变化,导致温度预测的误差增大。
四、气候变化对数值天气预报模型的影响
4.1 数值模型的原理与作用
数值天气预报模型是现代天气预报的核心工具,它基于大气动力学、热力学等基本物理定律,通过对大气状态的数值模拟来预测未来天气变化。数值模型将大气划分为无数个网格点,在每个网格点上对大气运动方程进行离散化求解,结合初始时刻的大气状态(如温度、湿度、气压、风场等),逐步计算出未来各个时刻的气象要素分布。数值模型能够综合考虑多种物理过程,如云微物理过程、辐射过程、边界层过程等,为天气预报提供了较为全面和定量的预测结果。
4.2 气候变化对模型参数化方案的挑战
然而,气候变化对数值天气预报模型的参数化方案提出了严峻挑战。参数化方案是数值模型中对一些难以直接求解的物理过程进行近似处理的方法,如云的形成和演变、降水的产生、地表与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等过程都需要通过参数化方案来描述。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这些物理过程发生了改变,使得现有的参数化方案可能不再适用。例如,随着气候变暖,云的类型和高度分布发生变化,传统的云参数化方案可能无法准确描述这些变化,从而影响对辐射传输和降水过程的模拟。大气中气溶胶的含量和性质也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气溶胶对云的微物理过程和辐射过程都有重要作用,而目前数值模型中对气溶胶的处理还不够完善,这也会影响模型的预测能力。
4.3 模型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的不确定性增加
气候变化还导致数值模型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的不确定性增加。初始条件是数值模型运行的起点,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预报结果的可靠性。由于气候变化使得大气状态的变化更加复杂和难以监测,获取准确的初始条件变得更加困难。卫星观测、地面气象站观测等手段虽然能够提供大量的气象数据,但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这些观测数据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或遗漏。一些偏远地区的气象观测站点可能无法及时捕捉到大气状态的快速变化,导致初始条件的不准确。边界条件是数值模型中描述模型区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条件,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气候系统的变化使得边界条件的不确定性增大。海洋温度、海冰范围等边界条件的变化都会对数值模型的预报结果产生影响,而这些边界条件在气候变化下的变化趋势和规律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五、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关注气候变化对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尺度天气预报的影响差异。针对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和气象灾害特征,开展针对性的研究,制定更加有效的应对策略。加强对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事件之间关系的研究,提高对极端天气事件的预报能力和预警水平。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天气预报领域,探索新的预报方法和技术,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六、结论
气候变化对天气预报产生了多方面的显著影响,从大气环流模式的改变到降水和温度预测的难度增加,再到数值天气预报模型面临的挑战,都给天气预报带来了新的问题和困难。然而,通过加强气候变化监测与研究、改进数值天气预报模型、发展集合预报和概率预报技术等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应对这些挑战,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高丹妮,穆森.气候变暖对天气预报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建筑技术科学,2025-04.
[2]王湘玉王雨琪.人工影响天气对天气预报及气象要素的影响.科学技术哲学,2019-04.
[3]盛也.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气象事件评估方法探讨.建筑技术科学,202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