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情景教学法在中职药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王辉

广元市利州中等专业学校

引言:

药理学作为医学与药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掌握药物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核心知识的重要任务。在中职教育体系中,药理课程不仅是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关键支撑,也是其进入临床或药剂岗位前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然而,由于中职学生普遍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加之传统教学模式以讲授为主,缺乏互动与实践,导致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提升教学质量,成为中职药理教学亟需解决的问题。情景教学法通过构建真实或模拟的工作情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与任务驱动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正契合中职教育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本文旨在探讨该方法在中职药理教学中的应用路径及其成效,为相关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1 中职药理教学的现状

1.1 学生普遍基础薄弱

中职学生在入学前的学业基础参差不齐,尤其在化学、生物学等与药理学密切相关的学科上掌握程度较低。这一现状直接导致学生在学习药理知识时面临理解困难,难以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例如,在讲解药物作用机制时,若学生对细胞受体、信号传导等基础知识缺乏了解,将直接影响其对药物作用路径的理解与记忆。此外,部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难以适应药理学内容繁杂、逻辑性强的特点,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1.2 对实验课不够重视

药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实验教学在帮助学生理解药物作用、掌握实验技能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中职教学实践中,实验课往往被边缘化。一方面,由于教学资源有限,实验设备和药品配备不足,限制了实验课程的开设频率与质量;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和学生对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理论知识才是考试重点,忽视了实验对知识掌握的辅助作用。这种现象导致学生缺乏动手实践的机会,难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影响其综合素养的提升。

1.3 教师须多种教学方法结合

面对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的现实,传统单一的讲授式教学已难以满足教学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以提升课堂的互动性与趣味性。然而,目前部分教师仍以讲授为主,缺乏教学创新意识,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参与度低。此外,不同教学方法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难以形成有效的教学合力。因此,探索一种能够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成为中职药理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2 情景教学法在中职药理学中的应用

2.1 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与实际工作场景相似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模拟环境中扮演特定角色,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例如,在讲解“抗生素合理使用”这一内容时,可以设置医院药房的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药师、医生和患者,围绕药物选择、剂量调整、用药禁忌等问题展开讨论。这种角色代入的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代入感,也促使他们主动查阅资料、思考问题,从而实现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建构知识的转变。此外,情境中的任务驱动机制能够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反思与调整,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2 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2.2.1 强化学生对药物作用机制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情景教学法通过构建与真实职业环境相一致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具体任务中接触并运用药理学核心知识,从而加深对药物作用机制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依据设定情境中的病理状态与药物特性,分析药物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掌握药物作用的动态变化规律。该过程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其具备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判断的能力。通过反复的情境训练,学生能够逐步建立系统的药物作用认知框架,并在不同情境中灵活迁移所学知识,提升其在复杂问题中的分析与决策能力。

2.2.2 提升学生临床用药分析与决策能力

在情景教学模式下,学生被置于模拟的临床或药学服务环境中,需根据情境信息进行药物选择、剂量调整及用药方案制定。此类任务要求学生综合运用药理学、药剂学及临床医学等多学科知识,形成科学、合理的用药判断。教学过程中,学生需结合病理特征、药物动力学与药效学特性,评估药物治疗的合理性与安全性,从而培养其严谨的临床思维。同时,情境中往往包含多种干扰因素,如药物相互作用、个体差异等,学生需在复杂信息中提取关键内容,做出准确判断。

2.2.3 促进学生规范操作与应急处理能力的协调发展

情景教学法强调任务导向与操作实践,使学生在模拟环境中完成标准化流程与突发情况应对任务,从而提升其规范操作与应急反应的综合能力。教学过程中,学生需按照药学服务规范,执行药物配伍、剂量换算、给药途径选择等常规操作,强化操作流程的规范性与准确性。同时,在面对设定的紧急状况时,如药物不良反应或用药失误,学生需迅速识别问题、评估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锻炼其在高压环境下的快速反应与处置能力。

2.3 可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药理学是一门与生命健康密切相关的学科,学生未来的职业行为将直接影响患者的用药安全。因此,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职业道德至关重要。情景教学法在这一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通过设置真实的职业情境,如医院药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学生在模拟工作中需面对患者、医生、家属等多方角色,处理复杂的用药问题。这种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与协作意识,也使其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药师职业的社会责任与伦理要求。例如,在模拟“药物相互作用”情境时,学生需仔细分析患者用药史,评估药物配伍风险,并向患者解释可能的不良反应。这种真实感极强的训练过程,有助于学生树立严谨的工作态度与高度的责任意识。

3 结论:

情景教学法在中职药理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专业技能水平,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其职业责任感。通过构建真实或模拟的职业情境,学生能够在任务驱动与角色扮演中深入理解药理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具体问题的解决中。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为中职药理教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创新路径。同时,该方法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与课堂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情境设计与引导能力。总体来看,情景教学法在中职药理教学中的推广具有良好的实践基础与应用前景,值得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病案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 杨宇清;刘玮;严继贵.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02)

[2] 案例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J]. 曾碧映;陈畅乾;唐元兢;李新才;陈晓明;邓凤君;李学军;孙淑纯;肖凌;曾嵘.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