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问题分析与路径探讨
张莹莹
中共鞍山市千山区委党校 114000
1 农村传统经济模式动能缺乏的表现
1.1 农村发展金融资源不足
金融资源不足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目前,大部分农村都缺少足够的社会资源,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缺少与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财政扶持力量。在国内,许多想要创新创业的新农人难以从正式的金融机构所提供的融资途径中获得充足的启动资金,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只有 12.3% 的新农人的贷款需求能够被充分满足,且需要创业人员自己筹集的资金比重还是很大,而缺乏了金融资源扶持的农村经济发展是不可能做到全面持续健康发展的。由于社会金融等资源的支持力量比较少,导致农村经济在短期之内难以快速地得到提高,难以构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1.2 农村生产经营方式落后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产业仍以农户为主,存在产业规模小、质量低、效率低等问题,我国农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主要是传统的小规模、分散经营方式。农村经济传统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已不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特别是在进入了新常态之后,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从传统的高速度增值转变为高质量发展,因此,以家庭为单元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现阶段无法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相匹配。
1.3 农村经济发展人才匮乏
人才匮乏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一个十分显著的现实状况。农村经济发展人才匮乏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动能不足,人才成为农村长期发展的短板。农村由于经济水平落后,教育资源严重缺乏,在这样条件下培育出来的农村人才质量不高,缺乏管理型、技术型及创新型等多类人才。高质量人才匮乏与乡村振兴要求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由于人才质量不高,使得当下一些新兴技术难以得到充分运用和实施,很难实现农村经济大规模生产、标准化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农村经济发展很难迈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
2 乡村振兴战略下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方法路径
2.1 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开发乡村旅游
发展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乡村旅游是指将乡村地区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农业生产、乡土文化等作为旅游资源,开展旅游业务,为游客提供农家乐、民俗表演、农业观光、度假休闲等服务。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休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业态,可以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带动农村经济从传统农业向农业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多元化方向转型升级。
2.2 运用互联网的技术,推动电商发展
① 支持农村电商平台建设。政府可以出台相应政策,支持和鼓励农村电商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相关的支持和资金。 ② 引导农民使用电商平台。政府可以组织培训,指导农民如何使用电商平台,提高农民对电商平台的认知和使用率。 ③ 加强农产品品质监管。政府可以加强农产品品质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合格,以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和购买欲望。 ④ 推广农产品品牌。多渠道多平台推广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⑤ 完善快递物流网络。加强农村快递物流网络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快递服务质量和覆盖面,为农产品线上销售提供便利。总之,推动农村电商发展、互联网创业创新,有利于实现农村经济的产业化,打通城乡市场,建设数字乡村,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2.3 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改进生产经营
1.生产方式方面,着重应用现代农业技术。一方面,推广智能农机装备。智能农机装备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农民体力劳动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智能农机装备可以自动化完成耕种、喷灌、收割等农业生产环节,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减轻了农民的体力劳动负担,为农民带来更多收益。另一方面,推广现代化种植技术。现代化种植技术包括科学施肥、精准控制病虫害、优化种植结构等方面。现代化种植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可以使农作物更加健康、优质、高产,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产品的品牌化和市场化,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动能。2.经营方式方面,打造农业产业园区。首先,建设农业产业园区可以促进农业产业集聚和发展,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通过集聚农业企业或生产基地,可以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促进农产品的加工、流通和销售,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价值,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其次,建设农业产业园区可以实现农业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在园区内,不同企业或生产基地可以通过分工协作、资源共享等方式,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和经营风险,增强企业竞争力。最后,建设农业产业园区可以促进农村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通过引导和扶持农业产业集聚和发展,可以推动农村经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农业服务业、农业生态旅游等多元化方向转型升级,实现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2.4 实施人才战略机制,发展质量人才
第一,政府出台农村人才引进政策,增加对支持农业农村发展人才的资源倾斜,切实提高农村人才的薪酬待遇,吸引人才进入农村。第二,地方政府要大力推进农村建设,加大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工程建设力度,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与乡村地区相关的农业生产企业引入乡村地区,从而提高乡村地区的就业机会,使外来务工人员人才回流,将他们在城镇学到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回农村,为农村产业发展助力,回报农村经济社会。第三,鼓励农业相关单位、研究机构、社会企业等对农村地区展开人才定点帮扶,持续引进技术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发挥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第四,引进一批出生在农村但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某一方面突出贡献的人才,挖掘他们的乡土情怀,利用其专业技能或者社会影响力,发挥其为农村家乡发展建言献策、招商引资等的积极作用。
2.5 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破除资金瓶颈
农村金融发展是农村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以及盘活农村经济活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村金融服务包括设立农村金融机构,提供农村专项信用贷款、金融保险、投资理财等服务,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促进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设立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机构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加便捷和专业的金融服务。传统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农村信用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村居民的金融需求,但是其服务范围和服务能力相对较弱,难以满足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设立专门的农村金融机构,可以提供更加专业的金融服务,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资金支持。
三、结语
乡村振兴工作一直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惠及全国所有农民,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主义公平的实现,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促进国家整体的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阳阳.新旧动能转换下山东省农产品物流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J].物流技术,2023,37(11):13-16.
[2]唐子立.全面感知技术为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发展注入新动能[J].中国安防,2023(5):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