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臧彩霞

江苏省常州经开区实验小学

引言

在新一轮教育背景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22 年版)》提出需通过教学促进学生发展,培养数感、运算能力等十大核心素养。但当前部分课堂仍存在教法单一、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且十大核心素养的运用尚不普遍,亟需探索新教学方法以适配核心素养培养需求。

一、理论基础

(一)核心素养相关理论

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积累的、对未来发展有价值的必备技能与素养,且各能力间存在关联,如计算能力建立在数感、符号意识之上,推理能力可推动几何直观与空间观念发展。

(二)情景创设相关理论

基于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基础创设真实有趣的情境,能助力学生体验、理解和运用数学。建构主义认为,情境是知识建构的重要工具,可激发学习兴趣,实现抽象知识与生活场景的结合,降低学习难度。

(三)问题驱动相关理论

以问题引导探索的学习模式,能促使学生深入思考。认知心理学指出,思考源于问题,可激活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动力;分层设计问题还能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助力其发展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推动核心素养培养。

(四)二者协同关系

问题设置可明确情境的背景与目的,增强情境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引领学生通过探究理解数学原理、构建知识网络,对核心素养培养起到良好辅助作用。例如 “百分数的应用” 教学中,以商店打折为背景,设置 “哪一折扣最优” 的问题,能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知识、提升综合素质。

二、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为了解现状,研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调查问卷表》,涵盖引导方式、情境创设、提问方法、核心素养培养等内容。对江苏省常州市 5 所小学的 20 名数学教师、200 名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并对其中 10 名师生进行访谈。

(二)调查结果分析

小学数教学存在诸多问题:约六成教师采用枯燥单一的讲解式授课,过于突出自身课堂地位,忽视学生主动探索;多数教师能营造教学氛围,但部分场景存在虚假、抽象、复杂等问题,且未传授场景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导致场景无法有效服务教学;约 40% 教师提问简单无挑战性,仅三成教师问题有挑战性,且多数教师提问后直接给答案,不留给学生独立思考时间;大部分教师对数学核心素养理解浅显,偏重知识点与技巧教学,忽视核心能力培养,如计算只重正确性,几何教学忽略空间意识培养。

三、基于情景创设与问题驱动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构建(一)创设生活型情景,驱动基础问题探究

1 策略内涵

生活式的环境是在学生日常生活领域建立的学习的环境,而基本问题是与教学主题相关联,并且能用常规的方式(只需个人思考或者一些简单合作解决的小型问题)。创设生活式的环境并引导基础问题的研究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间的深层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发展学生的应用知识能力。

2 课例展示:《认识人民币》(一年级下册)

情景设计,老师要提前准备好购物所用的物品(商品、商品标签和各类硬币、纸币等),并准备一套小商品模型(学习用具、食物、电子类玩具等等),将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市场”,由孩子们扮演“顾客”与“收款员”。

问题驱动

问题1,同学们,有没有到商店采购的经历呢?请问到商店里采购,需要使用什么或者有什么东西?教师鼓励学生谈一谈对货币的看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2,同学们,谁能看出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这几张人民币有什么不同呢?”教师指导,让学生单独查阅纸币的价值,纸币的面额,纸币的颜色等等,先对纸币初步有个认识。

问题 3,假设你是消费者,欲购买一元钱的橡皮,你该如何交付?(让学生自己想想可以用一张1 元的纸币或10 个1 角的硬币等来兑换,从而感知人民币的最基本单位及相互之间的进率)。

教育效果,学生在实际生活的情境下积极地参与购买活动,自己动手尝试基本问题。学生在看一做一问一想的过程中不仅认识了不同的面值货币,理解了货币的基本单位及简单的币值计算方法,而且感知了货币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增加了实际的体验能力和数感。

(二)创设操作型情景,驱动进阶问题探究

1 策略内涵

操作型案例是供给学生动手实践的工具与平台,使学生实践数学、把握数学,探究数学,发展型问题是在基础问题基础上提升难度的问题,必须通过组内探究并深思才可解答的问题。通过设计操作型案例,支持发展型问题,可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理性思维能力,以此促进其计算、推理核心素养的发展。

2 课例展示:《三角形的内角和》(四年级下册)

情境设置,在教师将各种类型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量角器、剪刀、白纸等学具发至每个学生处之后。

问题 1,大家都知道什么是三角形了,大家还记得三角形有几个角吗?分别叫什么名称?(退回去到最初的三角形本身,来研究三角形内部角总和)。

问题2,你可知道三角形的内部所有角的和?(引导学生做出猜测,激发探知欲望)。

问题3,你把你们自己的工具拿来度吧,量吧,裁吧,切吧,盖吧,缝吧„„以看看你的推测是对的呢,还是错的呢”。(组织学生分组实践,探寻三角形内角度和的大小)。问题4,观察刚才的实践活动,你们发现各种各样的三角形的内角总和有着怎样的相同和不同,又是为什么呢?(让学生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法则,提升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教学效果,在真实场景中实践,学生积极动手进行实践,并且围绕不断递进的问题,通过测量、切割、拼接等亲自验证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不仅仅是对三角形内角和的学习,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组

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

(三)创设开放型情景,驱动创新问题探究

1 策略内涵

开放式情境指含有不确定因素、多元解、困难的教学情境,创新难题则是寻找不了确定的答案或解决方法的问题,需要学生发挥自己已经具备的学识和经验,用多元化的视角、方法来深入探究并解决的问题。创设开放式的情境,推进对创新难题的探究,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散思维、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提升数学学科素养。

2 课例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三年级下册)

教师拿出学校操场照片,让学生知道学校准备改造操场并要求测量操场的面积。同时拿出测量工具(卷尺)以及几个不同的设计方案(比如在操场周围修建跑道,在操场中间修建花坛等等)。

问题驱动

问题1,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你们还能回忆起是用怎样的办法算出来的吗?”二度空间还原为一维。面积的求法与实际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相契合,对面积进行第二次修正。

问题2,想要计算运动场地的规模,应当取得哪些数据? 应当如何以最精准的方式取得数据?”(引导学生寻找测量方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问题3,如果在操场中间规划一块矩形花坛,请问它的长与宽分别可以是多少呢?建成之后操场的剩余面积会是多少呢?(让学生自己设计花园的面积并计算剩余空间来锻炼学生求异思维能力)。

问题4,对于操场的改造,大家还能做些什么事?如果这样做,那相关的场所应该怎么测量、评价面积呢?(鼓励学生提出更多改进方法,根据空位解决难易,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效果,这样的环境里,学生乐意主动去想、大胆地说出自己改进建议。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开展了一系列探究活动,比如量操场的大小、设计花园的面积、估计剩下的面积,等等,这样的活动不仅仅是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练习,更重要的是发散学生创新思维、扩展学生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和举一反三的意识。

四、实践验证(一)实验设计

实验对象是常州市局前街学校三年级的某两班学生,根据教学的不同要求将其分为实验班和控制班,实验班采用基于情境构建、问题情境化教学方式,控制班采用常规教学手段。实验持续一学年,在各个班级分别有两次数学核心素养测量实验,即实验前、后,在统计上做了处理。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

1 实验前测试结果分析

实验前,对两个班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实验前两个班学生在各核心素养维度上的平均分差异不显著 ,说明两个班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水平基本相当,具有可比性。

2 实验后测试结果分析

实验后,再次对两个班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 头□ 核心素养维度上的平均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班 ,说明采用基于情景创设与问题驱动的教学策略, 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学生反馈与教师反思

学生反馈,教学实验后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情境化数学学习更有趣、易理解,能深化概念认知,5% 学生喜欢问题式学习,认为其提升了思维与应变能力,约 78% 学生希望继续采用该教学法。

教师反思,基于情境和问题的导学法,可改变传统讲授模式,激发学生主动性。情境设计需兼顾真实性与教学适配性,问题设计要贴合学生能力、分阶梯,且需给学生充足思考探究空间,教师也需持续提升教学能力。结论

研究揭示场景构建与问题驱动的交互价值,二者结合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同时发现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手段单一、缺场景搭建等问题,提出三类对应对策。《认识人民币》课例证明该模式能提升学生参与度、培养核心素养,实验组表现优于控制组。研究存在覆盖范围窄、仅针对低年级的局限,未来需拓宽研究对象、探索高年级方法、关注不同人群需求、融合多样研究方式与信息技术、形成研究共同体,推动核心素养落地。

参考文献:

[1]常磊,杨豫晖.情境视角下的数学核心素养 [J]. 数学教育学报,2019, 28 (3): 19-24.

[2]周金格,韩君培,万千明,等.从问题情境的创设到问题引领的数学教学 —— 以 “圆锥曲线定义应用”专题设计为例 [J]. 创新教育研究,2025, 13 (2): 400-409.

[3]马云鹏,吴正宪.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教学实践路径 [J]. 课程·教材·教法,2020, 40 (9):74-80.

[4]李晓东.问题驱动与情境创设融合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J]. 小学教学研究,2023 (21): 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