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新媒体经济新闻做法探究

作者

杨悦

吉林日报社

一、引言

在当今信息时代,互联网、移动终端、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媒体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和力量改变着新闻传播的整体生态。经济新闻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肩负着反映经济运行状况、解读经济政策以及引导市场预期的使命,其传播模式因新媒体技术的融入而产生了彻底的改变。

二、新媒体经济新闻发展现状

(一)平台矩阵多元拓展

目前,新媒体经济新闻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平台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的传播矩阵,不同的平台由于自身独特的功能和定位,在经济新闻传播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专业的新闻客户端,如财新网、36 氪等,以深度、专业的报道为主要特色。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平台凭借其强大的社交属性,成为经济新闻实现裂变式传播的重要阵地。在微博上,财经大 V、官方媒体账号发布的经济新闻能够在短时间内引发大量的转发和讨论,形成舆论热点。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则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关注,成为经济新闻传播的新势力。这些平台上的经济新闻内容通常以简短、直观、生动的形式呈现。此外,B 站、小红书等垂直社区也逐渐成为经济新闻传播的重要平台。

(二)受众结构分层细化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打破了经济新闻以往的“专业壁垒”,使得经济新闻的受众群体从传统的财经从业者向普通大众扩展。相关数据显示,2024 年短视频平台上经济内容的受众中,非金融行业从业者的占比达到了 68% ,这表明经济新闻已不再是专业人士的专属。

同时,受众的需求也呈现出精准分层的特点。投资者更加关注宏观政策解读、市场行情分析等内容,以便做出更加明智的投资决策;创业者则聚焦于行业动态分析、创业机会挖掘等方面的信息,为自己的创业之路提供参考;年轻人则更偏好消费理财知识、职场经济等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这种差异化的需求图谱,使得经济新闻新媒体需要提供更加个性化、针对性的内容。

(三)传播效能显著提升

依托即时发布技术,经济新闻实现了“事件-传播-反馈” 的实时闭环。当有重大经济事件发生或重要经济政策出台时,经济新闻新媒体能够在第一时间发布相关信息,让受众及时了解事件的最新进展。例如,2024 年央行降准政策发布后,主流财经新媒体的平均响应时间不到 3 分钟,相关话题在 1 小时内就登上了微博热搜,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互动功能的完善也使得受众从信息的接收者转变为传播的参与者。许多经济新闻新媒体平台都设置了评论、点赞、分享等功能,受众可以通过这些功能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与其他用户进行交流和互动。

此外,经济新闻新媒体还能够通过数据分析等手段,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兴趣,从而优化传播策略,提高传播效果。例如,通过分析用户的浏览历史、点赞记录等数据,为用户推送更加符合其需求的经济新闻内容,提高用户的阅读率和留存率。

三、新媒体经济新闻的创新实践

(一)内容生产的破圈路径

在内容深度方面,新媒体经济新闻采用“数据可视化+专家访谈 .+ 场景推演”的复合报道模式,为受众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经济信息。以第一财经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报道为例,其不仅呈现了产业链的详细数据图谱,让受众直观地了解产业的规模、结构等信息,还邀请了车企高管、行业专家进行访谈,解读政策对产业的影响以及产业的发展趋势。同时,通过虚拟场景演示技术迭代路径,让受众更加清晰地了解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

在表达形式上,新媒体经济新闻摒弃了传统经济新闻中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和枯燥的表述方式,采用更加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语言进行报道。“财经脱口秀”“经济小剧场”等轻量化内容受到了受众的广泛欢迎。例如,将 CPI 指数波动转化为“菜市场价格变化”的生活化解读,让普通受众能够轻松理解复杂的经济指标。一些经济类新媒体账号在讲解投资理财知识时,以日常生活中的购物、消费为例,让受众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

(二)传播形式的技术赋能

短视频凭借其简洁、直观、生动的特点,成为经济新闻传播的重要形式。2024 年抖音“财经”话题的播放量突破了 800 亿次,这充分说明了短视频在经济新闻传播中的重要地位。“一分钟看懂 GDP”“美联储加息影响动画”等短视频,通过动态信息图、虚拟主播等形式,将复杂的经济逻辑转化为直观的视听语言,让受众在短时间内就能了解经济新闻的核心内容。

直播在经济新闻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并且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央视财经的“315 投资防坑指南”直播,结合了实时连麦答疑、案例演示、法律解读等环节,为受众提供了全面、实用的投资知识。单场直播吸引了 2300 万人次观看,互动提问达 15万条,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H5 等融媒体形式也为经济新闻的呈现带来了新的活力。《中国消费十年变迁》H5采用时间轴滑动+地域选择功能,让用户可以自主探索不同地区消费数据的变化,上线3 天访问量就突破了千万。这种互动性强、视觉效果好的新闻作品,能够为受众带来更加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提高经济新闻的吸引力和传播力。

四、新媒体经济新闻发展策略

(一)构建真实性保障体系

新媒体经济新闻应建立严格的内容审核机制,对发布的新闻信息进行多环节审核。记者采写完成后,由专业编辑对新闻的事实依据、数据来源等进行核实;对于重大报道,还需要经过行业专家的背书,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加强对采编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增强其对虚假信息的辨别能力和抵制意识。鼓励采编人员深入一线进行调查采访,获取第一手资料,确保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二)打造差异化内容生态

经济新媒体新闻应深耕垂直领域,挖掘具有独特价值的新闻题材。例如,“产业经济观察” 可以聚焦于细分行业的发展动态、技术创新等内容;“县域经济报道”可以关注下沉市场的经济活力、特色产业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差异化的内容定位,吸引目标受众,提高市场竞争力。

建立“原创内容保护联盟”,加强对原创内容的保护力度,对抄袭账号实施跨平台封禁,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鼓励新媒体平台加大对原创内容的投入,培养专业的原创团队,推出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的内容产品。

(三)探索多元变现路径

新媒体经济新闻应积极拓展盈利模式,实现多元化发展。在巩固广告收入的基础上,开发“专业数据服务”,向企业提供行业数据库订阅、市场分析报告等服务,满足企业对高质量经济信息的需求。

搭建“财经知识付费平台”,推出阶梯式课程体系,从入门理财到高阶投资全覆盖,满足不同用户的学习需求。通过优质的课程内容和良好的学习体验,吸引用户付费,提高内容付费的渗透率。

举办线下活动,如经济论坛、培训讲座、行业峰会等,邀请专家学者、业内人士进行分享和交流,为用户提供面对面学习和交流的机会。通过活动门票收入、赞助收入等方式实现盈利,同时也能增强用户的粘性和忠诚度。

加强与金融机构、企业等的合作,开展跨界营销活动。例如,与银行合作推出理财产品推荐服务,与企业合作进行品牌推广等,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拓宽盈利渠道。

参考文献:

[1] 喻国明。新媒体革命:通向未来的生存逻辑 [M].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23.

[2] 彭增军。媒介经济学:理论与实践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

[3] 方师师。财经新媒体的内容生产与传播机制研究 [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4(02):56

[4]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 [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

[5] 陈昌凤。新媒体传播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