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节能环保技术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望华军
广东中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 524400
引言:市政工程施工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道路、桥梁、隧道和排水系统等项目。传统施工模式中,施工机械和材料消耗量大,能源使用效率低,施工废水、扬尘和噪声排放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随着绿色低碳理念的提出,施工单位逐渐在工程项目中引入绿色节能环保技术,以降低能耗、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提高了工程管理水平和施工效率。
一、绿色节能环保技术在施工现场的应用
(一)噪声污染控制技术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噪声管理是确保环境安全的重要环节。施工单位在现场安装声屏障、吸声材料和隔音设施,降低机械作业及施工操作产生的噪声。施工队伍合理安排高噪声作业时间,避免夜间扰民,同时保证工程进度顺利进行。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并定期维护和检测,使设备保持平稳运行。施工监测系统实时采集噪声数据,管理人员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施工安排和作业顺序,确保噪声符合国家规范。此技术有效减少了施工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干扰,提高施工人员工作舒适度与安全性,充分体现绿色施工理念在现场环境管理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二)水资源合理利用技术
雨水收集与循环利用系统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施工现场将收集的雨水用于混凝土养护、路面清洗和绿化浇灌[1]。施工废水经过沉淀、过滤及处理后再利用,降低了对新鲜水源的依赖。工程技术人员制定详细用水计划,合理分配各工序的用水量,并通过监控系统监督水资源使用情况,确保施工过程科学、高效。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节约施工用水,减少环境污染,同时提高现场资源使用效率和施工管理水平,为市政工程实现绿色节能环保目标提供了有效技术保障,确保施工质量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三)新型建筑材料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环保沥青及再生骨料在市政工程中被广泛采用,以提升结构耐久性和施工质量。材料管理部门对每批材料进行严格检测,确保符合绿色施工规范。施工队伍在桥梁、路基和路面施工中根据材料性能优化配比,减少浪费,提高作业效率。高性能混凝土和环保沥青改善了工程结构性能,再生骨料的使用降低了天然资源消耗与施工废弃物排放。新型建筑材料的推广不仅保障了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也实现了节能环保目标,为市政工程绿色施工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和实践经验。
二、节能施工技术与能源管理
(一)节电施工及照明系统优化
施工单位在道路和桥梁建设中采用LED 灯具和高效照明设备替代传统光源,减少电能消耗,同时保证施工区域的照明充足和安全可视性。在施工现场安装自动感应控制系统,可根据作业区域和时间灵活调整照明强度。办公区、宿舍区和仓储区使用节能电器设备,能源管理人员实时监控电力消耗,并科学安排机械运行和照明作业时间,以避免浪费。节电施工技术不仅降低了整体施工能耗和成本,也提升了现场管理效率,实现了施工安全与能源节约的双重目标。在某市政道路改造项目中,施工单位全面更换LED 照明和安装自动感应系统,使施工夜间用电量减少约一万千瓦时,施工成本节约显著,同时保证了夜间作业安全和施工效率。
(二)太阳能利用技术
太阳能技术在市政工程施工中被广泛应用,为现场照明、监控系统和施工辅助设备提供绿色电力。施工单位在现场搭建太阳能光伏板,并在生活区配备太阳能热水系统,实现能源自给和低碳施工目标。能源管理人员通过监控系统实时跟踪太阳能发电量和使用情况,保证能源供应与施工需求匹配,避免浪费和缺电现象。太阳能利用技术降低了对传统电力的依赖,减少施工碳排放,提高施工现场能源自主性,同时为绿色施工提供可靠技术保障[2]。在某桥梁施工项目中,施工单位安装了太阳能光伏系统为监控摄像和临时照明供电,每月减少电力消耗约两千千瓦时,施工现场实现了部分能源自给,减少了碳排放,成为绿色施工示范工程。
(三)施工机械节能管理
施工单位选用高效节能型机械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保证机械运行效率和性能稳定。施工管理部门根据工程进度合理安排机械作业顺序,减少设备空转和重复作业,优化能源使用。工程技术人员记录每台设备的燃料消耗和运行情况,并进行数据分析,为施工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机械节能管理不仅降低施工能耗和成本,还确保施工效率和作业质量,实现施工现场节能目标,推动市政工程施工绿色化。在某市政桥梁项目中,施工单位选用节能型混凝土泵车和挖掘机,并优化作业计划,使机械燃料消耗比传统施工减少约三千升,同时施工进度提前完成一周,体现了节能机械管理的实际效果。
三、绿色施工管理措施
(一)施工质量优化管理
在市政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是绿色施工的核心环节。施工单位制定了详细的绿色施工质量管理方案,对混凝土浇筑、桥梁架设、路基填筑等关键工序设置检查点,确保施工材料和工艺符合标准要求。监理部门每天巡检50 余个关键节点,记录施工数据,并将异常情况及时反馈给施工队伍。施工队根据检查结果调整作业顺序和施工方法,保证桥梁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路基密实度达到规范标准。现场累计使用再生骨料约 350 立方米,降低了天然砂石消耗。优化后的施工质量管理不仅提升了工程整体质量,还为绿色节能环保技术实施提供了有效保障,并增强了施工安全性和结构耐久性。
(二)文明施工与环保管理
在施工现场,绿色低碳与文明施工理念得到全面落实。施工单位每天对工人进行环保培训,重点讲解废料分类、扬尘控制、噪声管理及节能措施。现场管理人员制定严格的施工制度,包括废料堆放高度不超过1.5 米、机械设备每日清洗保养、喷雾降尘等措施。施工期间,施工单位每日监测扬尘浓度和噪声水平,并对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3]。施工现场每日回收利用建筑废料约12 立方米,减少施工垃圾排放量。文明施工与环保管理不仅提升现场秩序,还改善了周边居民生活环境,有助于形成绿色施工文化,提高市政工程可持续发展水平,体现施工单位的社会责任。
(三)工艺流程精细化管理
对关键施工工序进行精细化流程管理,是实现节能环保的重要措施。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混凝土浇筑、桥梁架设和路基填筑的机械设备及材料运输,保证施工连续性与效率。管理人员每日监督机械作业时长、燃料消耗、材料使用及工序完成情况。精细化工艺流程管理降低了资源浪费,提高了施工效率与安全性,同时巩固绿色节能环保施工效果,实现节能降耗与高质量施工的统一目标。
四、结论
绿色节能环保技术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应用效果明显,涵盖噪声控制、水资源管理、节电施工及新型材料应用。施工管理措施与技术应用相结合,可有效提高工程效率、保障施工质量、降低环境影响,实现市政工程施工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陈刚. 市政工程施工节能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分析[J].陶瓷,2024,(09):234-236.
[2] 张效宾. 市政工程施工节能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分析[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4,(03):123-125.
[3] 赵文斌. 节能绿色环保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建设,2022,(09):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