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岗课赛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作者

董萍萍 何杰 高家虹

重庆理工职业学院 401320

摘要:本文聚焦于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岗课赛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针对当前行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本文首先解析了“岗课赛证”一体化模式的内涵,明确了以就业岗位为导向,课程体系与岗位需求对接,通过技能大赛促进实践教学,并将职业资格证书融入课程体系的核心思想。随后,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该模式的构建策略。本文旨在为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关键词: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岗课赛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引言:随着社会对婴幼儿托育服务需求的持续增长,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已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面对这一紧迫形势,如何构建一个既能适应行业快速发展需求,又能有效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培养模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破解的难题。在此背景下,“岗课赛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理念,应运而生。该模式深度融合了婴幼儿托育行业的就业岗位需求、课程体系建设的科学性、技能大赛的实践锻炼,以及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的权威性,旨在通过这四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高度契合。在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中,这一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更能为行业输送大量高素质、专业化的托育人才。本文将对“岗课赛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在该专业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推动婴幼儿托育服务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岗课赛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应对当前社会对高素质婴幼儿照护人才需求激增的重要举措。该模式以就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深度融合课程体系、技能大赛与职业资格证书,旨在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知识、精湛实践技能和良好职业素养的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人才。

在构建过程中,首先需明确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就业岗位群,深入调研行业企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随后,基于岗位需求,重构课程体系,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形成模块化、项目化的课程内容。同时,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将相关证书考试内容融入课程体系,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可获得行业认可的职业资格,提升就业竞争力。

为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该模式还注重与行业的深度融合,通过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等方式,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和实践机会。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参与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提升专业技能水平。

构建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也是该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学生学习成效、教师教学质量、实践教学环节等多方面的监控与评估,及时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2.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该模式紧密围绕婴幼儿托育服务行业的实际需求,通过校企合作、行业调研等方式,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确保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高度契合。学校积极引进企业专家参与课程开发,共同构建模块化、项目化的课程体系,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融合,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课程群。

在教学模式上,该模式倡导“教、学、做”一体化,注重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通过模拟实训、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学校还定期组织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平台,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

为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该模式还构建了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学校建立了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视他们的实践能力、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通过定期的教学检查、学生反馈、企业评价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教学效果,及时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该模式还注重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深度融合。学校积极引入婴幼儿照护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将考试内容融入课程体系,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可获得行业认可的职业资格。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岗课赛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教育教学改革。它不仅促进了学校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贴近实际、更加高效的学习路径。随着该模式的不断完善与推广,相信将为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3.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效分析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岗课赛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实践与探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行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的婴幼儿照护人才。

从学生能力提升的角度来看,该模式有效促进了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深度融合。通过模块化、项目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学生不仅能够扎实掌握婴幼儿生理、心理、营养、卫生等基础知识,还能够在模拟实训、技能竞赛等环节中锤炼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职业资格证书的引入,使学生能够在校期间就获得行业认可的职业资格,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潜力。

从教学质量与就业竞争力的角度来看,该模式显著提升了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通过构建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学校能够及时了解教学效果,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同时,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融入,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得到了行业的高度认可,为他们的顺利就业和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该模式的实施也为婴幼儿托育服务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通过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婴幼儿照护人才,有效缓解了行业人才短缺的问题,提升了行业整体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同时,这些专业人才在岗位上所展现出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也为行业的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岗课赛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成效显著,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也促进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和行业的健康发展。未来,随着该模式的不断完善和推广,相信将为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育事业和行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岗课赛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探索与实践,验证了该模式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以及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方面的显著成效。该模式通过紧密对接行业岗位需求,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融入职业资格证书,实现了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高度契合。同时,通过构建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确保了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实践表明,“岗课赛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发展需求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永健. 高职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以贵州为例 [J]. 成才之路, 2024, (13): 129-132.

[2]杨少贇,王秋红.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逻辑与实践探析 [J]. 卫生职业教育, 2024, 42 (04): 48-51.

[3]黄秋金. 基于“岗课赛证”的高职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建设探究——以婴幼儿生活照护课程为例 [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 36 (05): 38-43.

重庆市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岗课赛证”深度融合的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