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基层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困境及优化对策研究

作者

赵越

张家口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 河北省张家口市 075000

一、引言

基层事业单位直接面向群众、服务一线,其工作质效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基层事业单位建设的“灵魂工程”,不仅能引导职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更能为业务工作开展提供思想保障与精神动力。(以下简称“张家口食药检中心”)作为典型的基层事业单位,承担着全市食品药品化妆品监督检验重任,近年来通过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先后荣获“五好党支部”“冬奥保障先进集体”等荣誉,但其在工作推进中仍面临诸多共性困境。深入研究这些困境并探索优化路径,对同类基层事业单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二、基层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困境

(一)教育模式滞后,与职工需求脱节

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多以“集中学习+文件宣读”为主,形式单一、时间固定,难以适配基层事业单位职工“任务重、时间碎”的工作特点。张家口食药检中心职工日常需承担实验室检验、现场抽样、应急保障等任务,2022 年北京冬(残)奥会期间,中心全员投入涉奥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日均检验样品超50 批次,传统集中学习常因“人员难凑齐、精力难集中”导致覆盖率不足。同时,教育载体仍以线下会议、纸质材料为主,对微信群、短视频等数字化工具运用不足,与青年职工“即时化、可视化”的信息获取习惯不符——中心“八零后”“九零后”职工占比达 73.9% ,这类群体对单向灌输式教育接受度低,易出现“人在心不在”的学习状态。

(二)内容适配不足,与业务融合不深

部分基层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存在“两张皮”现象:教育内容多为理论条文的简单堆砌,未结合单位职能与职工岗位实际进行个性化设计。张家口食药检中心核心业务是食品药品检验,职工长期专注于农残检测、成分分析等专业工作,但以往思政教育中,“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的使命与“为民检验、为国把关”的职责结合不紧密,导致青年职工产生“思政与业务无关”的认知。例如,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未充分结合中心在冬奥保障中攻克“中药材生物毒素快速检测”“兴奋剂类物质筛查”等技术难题的实践案例,难以让职工从身边事中感悟思想力量,教育吸引力与感染力不足。

(三)队伍力量薄弱,专业能力待提升

基层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多为“兼职化”配置,缺乏专业政工人才。张家口食药检中心仅1 名专职政工人员(赵越),其余工作人员均为业务骨干兼职,这类兼职人员虽熟悉业务,但缺乏系统的思政理论培训与工作方法指导,在开展“学习强国”竞赛组织、党建文化墙设计等工作时,常因“重形式、轻实效”导致教育效果打折扣。此外,部分政工人员对数字化工具运用能力不足,难以制作短视频、线上问卷等新型教育素材,无法满足青年职工对多元化教育形式的需求。

(四)机制保障缺失,效果评估模糊

基层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常缺乏“闭环式”机制保障:一方面,反馈机制不健全。张家口食药检中心以往未搭建便捷的职工诉求渠道,职工对思政教育内容、形式的建议难以快速传递,2023 年之前,中心思政课程调整多依赖领导主观判断,未充分结合职工实际需求;另一方面,效果评估模糊。教育效果多以“学习笔记字数”“参会人数”等表面指标衡量,未与业务工作表现挂钩——如未分析参与思政学习的职工在“检验报告准确率”“企业服务满意度”等核心业务指标上的差异,无法精准判断思政工作对业务的推动作用,导致“学用脱节”。

三、基层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化对策

(一)创新教育载体,适配基层工作特点

打造“碎片化+数字化”学习体系:依托“学习强国”“河北干部网络学院”等政务平台,结合单位内部线上学习系统,将长时长集中学习拆解为 10-15 分钟的微课程。张家口食药检中心可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食品药品安全法规”等内容制作成音频、图文课件,上传至职工微信群,方便职工利用检验间隙、出差途中学习;同时借鉴中心“录制学唱红歌短视频”的经验,在抖音、视频号开设“检验人的初心”专栏,拍摄职工在实验室操作、社区科普宣传的场景,穿插“保障舌尖安全”等思政元素,提升教育吸引力。

推行“场景化+实践式”教育模式:结合基层事业单位工作场景,将思政教育融入日常业务。如张家口食药检中心可在“药品安全科普基地”建设中,组织职工走进社区、乡村开展“真假药鉴别”现场教学,让职工在服务群众中深化“为民宗旨”认知;在应急检验任务中,成立“党员突击队”,通过“任务前动员、任务后复盘”的思政教育环节,强化职工责任担当,如中心在冬奥保障中通过“每日战报+事迹分享”,有效激发了职工的奋斗热情。

(二)融合业务工作,增强内容针对性

构建“业务+思政”融合内容体系:围绕单位核心职能设计思政内容,让“专业事”承载“思想魂”。张家口食药检中心可开发“检验工作中的政治担当”系列课程,讲解职工在“制定中药材标准”“排查保健品非法添加”等工作中如何践行国家战略;邀请获得“冀青之星”“冬奥保障先进个人”的职工开展“业务标兵思政访谈”,分享“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守护食品药品安全”,让思政内容与职工岗位需求深度契合。

(三)强化队伍建设,提升专业能力

优化队伍配置,充实专业力量:基层事业单位应明确思政工作专职人员编制,同时从业务骨干中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兼职人员,组建“专职+兼职”的思政工作队伍。张家口食药检中心可依托与省药械院的“红色药检党建联合工作机制”,定期选派政工人员参与省级党建培训,学习先进工作方法;邀请高校思政专家、优秀政工师开展专题讲座,提升队伍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

开展“思政+技能”双提升培训:针对兼职思政人员“业务熟、思政弱”的特点,开展针对性培训。如组织兼职人员学习短视频制作、线上平台运营技能,使其能独立完成“思政微课”拍摄、线上知识竞赛组织;开展“思政工作案例研讨”,分享张家口食药检中心“通过党建文化墙凝聚队伍”“借助主题演讲比赛激发热情”的成功经验,提升队伍实战能力。

(四)完善机制保障,实现闭环管理

建立“线上+线下”反馈机制:搭建便捷的职工诉求渠道,如在单位线上学习平台设置“思政建议”板块,在微信群开展季度需求调研问卷;结合线下“岗位大练兵”“谈心谈话”活动,定期收集职工对思政教育的意见。张家口食药检中心可借鉴“助企帮困暖心行动”的沟通模式,由政工人员每月与各科室职工代表座谈,确保教育调整“精准对接需求”。

四、结论

基层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困境,本质是“传统模式”与“时代需求”“业务实际”的不匹配。张家口食药检中心的实践表明,通过创新载体适配职工习惯、融合业务增强内容实效、强化队伍提升专业能力、完善机制实现闭环管理,可有效破解这些困境。未来,基层事业单位需进一步立足自身职能,将思想政治工作与群众需求、业务发展、职工成长深度融合,让思政工作真正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红色引擎”,为国家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克松.新时期基层事业单位党建政工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社会与公益,2024,(10):41-43.

[2]高致国.六个层面提升基层事业单位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水平[N].山西市场导报,2023-08-03(D03).

[3]张钧宸.基层事业单位思政工作的新型路径研究[J].才智,2023,(17):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