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新闻生产运营的困境与对策探究
向传帅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663000
短视频作为一种兼具视觉冲击力与社交传播性的媒介形态,正在重塑公众的新闻消费习惯。相较于传统新闻报道形式,短视频新闻以其快速、直观、易传播的特点赢得了广泛关注,尤其在突发事件和社会热点报道中显示出显著优势。与此同时,内容泛娱乐化、平台算法主导、用户注意力碎片化等因素也对短视频新闻的专业性与社会责任提出了新挑战。如何在迎合用户需求的同时,守住新闻传播的底线,成为当下业界与学界亟需面对的问题。
一、短视频新闻生产运营的现状与特征
(一)短视频新闻的传播优势
短视频新闻迅速崛起,得益于其强视觉冲击力和情绪感染力,契合当下受众“快节奏、浅阅读”的消费习惯。在抖音、快手等平台,15 秒至 1分钟的内容形式便于吸引注意力并快速传播[1]。其具备实地拍摄、即时更新和社交互动等特点,在突发新闻中展现出较强的时效性与沉浸感。同时,依托算法推荐机制,内容可在短时间内获得指数级曝光,极大提升了传播效率。
(二)平台运营的策略导向
短视频平台运营高度依赖算法推荐,核心模型包括协同过滤、内容标签分类与用户行为分析。内容推荐权重主要取决于点击率(CTR)、完播率(VTR)与互动率等指标。例如抖音会根据用户前几分钟行为调整推荐逻辑,实现新闻内容快速裂变。平台还通过 A/B 测试与热词监测指导选题与发布时间,实现“流量-转化-留存”的运营闭环。
二、短视频新闻生产运营面临的核心困境
(一)内容同质化严重,原创能力不足
热点议题集中与流量导向使短视频新闻普遍存在内容同质化现象。多个账号重复使用同一素材,缺乏深度调查与差异化表达,导致用户审美疲劳。为博取流量,尤其在缺乏采访权限的情况下,过度依赖二手资料,原创深度内容产出率偏低。
(二)盈利模式不稳定,商业价值难以凸显
短视频新闻盈利仍以平台激励与广告为主,受众停留时间短、转化能力弱,导致 CPM 普遍偏低。用户普遍缺乏为新闻内容付费的习惯,商业化路径受限。此外,一些创作者过度追求点击率,损害内容品质与品牌信誉,陷入“以量取胜”的流量困局。
(三)新闻伦理与内容监管难以平衡
平台推荐机制依赖算法,审核滞后,易导致虚假、断章取义等内容传播。部分视频为吸引流量而忽视伦理底线,甚至捏造事实,误导公众。当前平台监管仍以关键词过滤与人工复审为主,难以高效覆盖海量视频内容,监管压力持续加大。
(四)人才结构不匹配,专业能力滞后
短视频新闻需融合新闻判断、视频制作与数据运营能力,传统记者与新媒体技术人员间存在结构性脱节。团队年轻化虽提升效率,但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内容把控力不足。同时,行业缺乏系统的人才培训体系,人员流动性大。
三、短视频新闻生产运营的优化对策
(一)提升内容质量,打造专业化原创品牌
短视频新闻必须回归内容本质,以原创力构建差异化竞争壁垒。一方面,应建立以专题策划为核心的编辑机制,结合平台数据分析与舆情走势,提高选题精准性与时效性,提前构建内容储备库;另一方面,鼓励记者与视频编导团队深度协作,通过脚本标准化、拍摄模板化提升内容一致性与专业度,并引入统一的内容审核流程,确保信息准确权威[2]。此外,可引入“内容评分机制”,将用户互动数据与专业编辑评估结合,建立动态内容评价系统,优先推荐优质作品,逐步打造具备可信度与传播力的原创新闻栏目品牌。
(二)构建多元化商业变现路径
在商业模式层面,应积极探索多元化变现渠道,降低对平台广告激励的单一依赖。新闻类内容可通过企业定制栏目、公益合作项目、知识付费等形式拓展收益来源,结合特定受众进行内容分层服务。例如,某新闻“会员”模式通过设置深度内容专属通道,增强用户粘性与续订意愿,实现内容商业化与忠诚度双重提升。同时,借助直播问答、实时连线等互动场景,拓展打赏收入及品牌联动效应。通过多产品形态与内容等级管理,提升用户付费意愿与内容平台的长期商业价值。
(三)完善审核机制与行业规范
短视频内容审核体系应在技术手段与制度建设上双重发力,构建科学高效的内容监管机制。一方面,平台可引入 AI 图像识别、语义分析与事实核查模型,提升对违规信息、恶意剪辑的识别能力,配套建立内容黑名单机制与实时预警系统,提升整体审核响应速度。另一方面,行业应推动建立覆盖内容制作、发布、传播的伦理准则,强化从业者责任意识,规范信息发布流程。在政策层面,可推动“平台-媒体-监管”三方联合治理机制,构建灵活可执行的分级审核标准体系,并设立第三方评价机构,加强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效能。
(四)强化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
解决人才瓶颈问题需从高等教育体系和机构内部培训机制同步推进。高校新闻专业应增设如“短视频新闻实务”“媒体产品设计与迭代”等课程模块,强化学生跨平台内容策划、视频表达与媒介融合能力,缩小学界与业界的实践落差;媒体机构则可设立“影像记者工作坊”与“内容生产训练营”,通过实战项目训练新闻采编、剪辑、美术包装与数据运营等综合能力[3]。同时,优化人才激励机制,设立“内容转化绩效奖金”与职业晋升通道,增强员工归属感与创造力。
总结:短视频新闻作为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兴传播形式,凭借技术优势和传播效率快速占领舆论场。然而,其在内容质量、商业模式、伦理监管及人才结构等方面仍面临挑战。推动短视频新闻高质量发展,需要媒体、平台与监管多方协同,从机制设计、内容建设与人才培养等层面系统优化,实现社会效益与商业价值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刘燕山,徐婷,罗小霞,等.主流媒体短视频新闻的良性生产传播[J].声屏世界,2021,(20):16-18.
[2]张顺军,马睿.短视频新闻版权运营可行性路径分析[J].新闻传播,2023, (10):55-57.
[3]刘紫娟.短视频新闻的 PUGC 生产模式研究[D].湖南大学,2023.002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