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建筑施工中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的技术路径研究
宋其帅 侯亚琪
1.山东焦桐园林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泰安市 271000 2.泰安泰山城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省泰安市 271000
1 低碳建筑施工废弃物现状与分类分析
建筑施工时产生废弃物主要有混凝土废料、砖瓦渣、钢筋剩料、木材废料、模板废弃物、砂浆废料以及包装材料等,依据住建部统计数据表明,国内建筑施工废弃物每年产生数量约是 1.2 亿吨,当中可再生利用量大概是 70% ,不可回收部分占三成。当中混凝土废料大概占总量的 45% ,砖瓦渣占 25% ,钢材废料占比达 15% ,木材和其他杂料占 15% ,施工废弃物按物理性质能分成大块固体、颗粒状碎料以及轻质包装物三类;按化学成分能分成无机矿物类(如混凝土、砖瓦)、金属类(钢筋、铝材)、有机类(木材、塑料、泡沫板)以及复合材料类(胶合板、涂层板)。针对不一样类型的废弃物,要采用有差异的资源化途径,提高再利用效率且降低碳排放。
2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技术介绍与挑战
2.1 主要资源化技术介绍
当下建筑施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主要涵盖机械加工、化学处理以及生物处理三类技术,机械加工技术有破碎、筛分、分级、磁选、气流分离等,常被用于将混凝土块料粉碎成骨料(粒径 5-20mm )、钢筋切余磁选回收等事上。化学处理技术用于含水量高或复合材料废弃物,如水泥基废渣借碳酸化或者酸溶来提取钙、硅资源;木材废料能借热解或者水解来制取生物质燃料或者纤维素,生物处理技术主要针对有机类废弃物物品,如木材、纸板、废弃塑料借厌氧发酵或堆肥变成可利用能源或有机肥料。这些技术借助工艺集成,能将建筑施工废弃物物理、化学能充分回收利用,提升资源利用程度。
2.2 技术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难点
建筑施工废弃物资源化碰到好些难点:其一废弃物成分繁杂、污染物含量多,如果混凝土骨料中有钢筋残留超出 3% ,影响再生混凝土强度高低;二是处理设备自动化程度低,大块废料破碎效率不过 1-2t/h ,限制大规模应用;三是不同种类废弃物混合率高,致使分选效率降低,光学识别和磁选精度需在 0.5mm 以内才可有效回收;四是环境控制难度不小,破碎与分选过程中粉尘浓度能到 200mg/m3 ,易致使施工现场出现二次污染。针对上述问题,要构建系统、流程化的技术集成办法,提升资源化效率与施工环保水准。
3 低碳建筑施工中废弃物资源化的技术
3.1 废弃物回收与分选技术
在施工现场,要借助源头分类和分区堆放达成废弃物的初步分开,具体做法是:混凝土、砖瓦、钢材、木材和塑料废料各自进到专用料仓,按施工工序排回收路线。大混凝土块料经移动式颚式破碎机做初破碎,破碎力可调,
能约 2t/h ,破碎后料块进到滚筒筛分机做粒径分级,筛孔设成 5mm 与 20mm ,达成骨料和细粉分开,钢筋废料经皮带输送送进磁选机,磁场强度设成 1.2T,能回收直径 3~25mm 的钢材,钢筋碎料借清洗机除掉表面砂浆。木材废料用光学识别分选系统,系统借由红外和视觉传感器辨识材料种类,识别精准度达 0.8mm ,接着靠气流或者机械导向达成分离,塑料废料运用同样光学识别系统,结合密度分离槽给不同类型塑料做分级回收。整个过程中,废弃物重量、体积和回收状态被数字化管理系统实时监控着,数据借由RFID 标签和物联网传送,进行库存和运输动态管理。
3.2 废弃物预处理技术
预处理是保证建筑施工废弃物资源化质量的关键步骤,直接影响后续再利用成效,混凝土废料破碎前需先二次破碎,用高压水枪冲洗表面残留砂浆,去掉附着物与污染物,确保骨料清洁,随后将混凝土料块通过振动筛分机来筛分,除掉粉尘及小块颗粒,筛孔尺寸设成5mρm 与 20mm ,保证骨料颗粒级配匀称,含水率维持在 3%~5% ,利于往后搅拌和运输。砖瓦废料用气流分级和旋风分离技术除掉粉尘与轻质杂质,粉尘颗粒直径小于 75μm ,能直接当作混凝土外加剂或者水泥混合材料,钢筋残留能借磁选装置回收,同时在清洗装置中除掉表面附着物,确保金属纯度达 95% 以上。
木材和塑料废料预处理一样关键,木材废料经机械削片机切成 3~5mm 厚片材,接着送进烘干窑做烘干处理,烘干温度控制在
,直到含水率达到 10%~12% ,给后续热解或者压制成颗粒做准备,塑料还有复合材料废料就用热熔或者溶剂浸泡工艺,用超声波清洗去掉表面油漆、胶黏剂以及杂质,接着送进溶剂回收装置处理,确保材料纯度超 90% 。整个预处理流程要配备输送管道、缓冲仓以及连续作业系统,防止作业中断以及粉尘散开,车间布置局部排风还有除尘装置,粉尘排放浓度控制在 50mg/m3 之内,达成废弃物安全、标准化的预先处理。
3.3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预处理建筑废弃物按类型做分类资源化处理,达成不同用处的高效运用,混凝土骨料在再生混凝土制备中,要再次经振动筛筛分成 5~20mm 粒径,保证粒度均匀,按施工设计调整替代率,水灰比控制在 0.45~0.50,确保搅拌匀实以及施工具备可操作性。砖瓦废料弄碎成 0到 5mm ,用到透水混凝土或者道路基层填料之际,用振动压实机来压实,体积密度大概1.45t/m3 ,保证施工密实度,钢筋废料经磁选回收、清洗还有切割,能用来做模板支撑或者钢筋二次加工,切割长度依照施工需求控制在 2~6m ,并经输送系统送到施工现场或再加工设备,实现连续作业。
木材废料烘干后送进热解设备加工成生物质颗粒,颗粒大小控制在 6~8mm ,便于锅炉燃烧或者现场临时供能利用,塑料废料经熔融造粒机处置,温度控制在 180~210% ,制成再生塑料板材或者模板支撑架构,借助调节板材厚度以及加入纤维增强剂,能将抗弯强度调整到 25MPa⨀ 。各类废弃物在资源化进程中,借助输送机、振动分级、分料槽和料仓系统来连续处理,保证物料均匀、粒径稳定,且便利往后施工运用,整个资源化环节在设备运行参数、物料流速以及温度控制方面都要精准管理,确保各类废弃物标准化、可控化处置。
3.4 资源化利用过程中的环境控制技术
废弃物资源化进程中环境控制要同步开展,破碎和筛分车间要设置负压吸尘系统,采取多点布设除尘器,粉尘排放浓度维持在 50mg/m3 以下;废水处理站用沉淀池、砂滤以及 pH 调节,排水 COD 控制到 50mg/L 内。钢筋回收和输送环节用封闭皮带输送还有局部排风,噪声控制到75dB 以下,钢材切割产出的切屑借吸尘和集屑装置收集,木材热解和塑料熔融进程中,尾气要经燃烧装置处理,CO 浓度控制在 50ppm 以下, SO2<30ppm 。车间布置需采用风向引导和局部封闭措施,确保粉尘和气体排放不扩散到施工场地,环境监测系统设在关键节点处,对颗粒物、废气、噪声展开实时在线监测,经 PLC 或者工业物联网传至控制室,实现闭环管理,操作人员能依照监测数据随时调整风量、温度以及工艺参数,保证资源化利用和施工环境安全都顾到。
结语
本文围绕低碳建筑施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展开系统研究,给出从废弃物回收分选、预处理到资源化利用及环境控制的完整技术路径,明确各类废弃物在施工现场操作流程、设备配备及工艺参数,给建筑废弃物高值化循环供给可行办法。研究显示,凭借科学管理和技术优化,能大幅提高废弃物回收率和资源化效率,降低施工现场环境负荷。未来研究能着重探寻智能化分选系统、材料组合优化以及现场实时监控技术,进一步提升处理精度与可持续性,行业建议含推广标准化资源化流程、强化废弃物分类培训以及数字化管理,促使低碳施工以及绿色建筑发展,构建技术和管理协同提高的可持续样式。
参考文献
[1]柯上林.绿色建筑施工废弃物低碳处理措施[J].低碳世界,2023,13(10):64-67.
[2]刘恋.碳中和目标下装配式建筑材料的可持续性选择与应用[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5,(12):114-117.
[3]张飞.低碳环保理念下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技术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5,43(01):234-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