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铁路行车列尾作业的安全与效率提升研究

作者

郭强

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侯马车务段 山西省临汾市 043000

1.引言

铁路运输作为现代交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运载量大、运输速度快、成本低廉等显著优势,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大宗货物运输和长距离客运领域,铁路运输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物流成本,还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如何通过科学管理手段和技术创新提升列尾作业的安全性与效率,已成为当前铁路运输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2.铁路行车列尾作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2.1 设备因素

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列尾设备常因多种原因出现故障,进而对行车安全构成威胁。列尾主机及其连接部件是故障频发的关键部位,常见的故障类型包括外观损坏、排风阀故障、风管连接泄漏等。列尾主机与车辆软管之间的连接状态也需特别关注,若出现漏风现象,不仅会影响列车的制动效能,还可能导致列尾装置无法准确反馈。

2.2 人为因素

在铁路行车列尾作业中,人为因素是导致安全事故的重要诱因之一。作业人员的操作失误往往源于对设备原理理解不足、操作流程执行不规范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参考文献指出,列尾安装错误、信息录入不准确等操作失误在列尾作业中较为常见。

2.3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铁路行车列尾作业的安全性构成了不可忽视的挑战,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作业环境两个方面。在自然环境方面,高温、低温、强风等极端天气条件均可能降低列尾设备的工作效率或导致设备故障。

3.铁路行车列尾作业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3.1 作业流程因素

现有作业流程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列尾作业的安全性,但也存在诸多繁琐与不合理的环节,这些问题直接制约了作业效率的提升。例如,在列尾检测环节,部分车站仍采用人工逐项检查的方式,未能充分利用自动化检测设备,导致检测时间过长且易出现人为疏漏。

3.2 资源调配因素

我国铁路系统中列尾设备的保有量分布存在不均衡现象,部分繁忙线路或大型编组站因任务量较大而面临设备短缺问题,而部分支线或小型车站则可能出现设备闲置的情况。这种资源分配的不合理性导致了列尾设备利用率低下,同时也增加了调拨时间和成本。作业人员在不同作业时段、任务之间的分配情况同样对列尾作业效率产生重要影响。

3.3 技术因素

铁路行车列尾作业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相对较低,这也是影响作业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在列尾检测和安装环节,大部分操作仍需依赖人工完成,手动操作环节较多,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相比之下,自动化检测设备和智能调度系统的引入可以显著减少人工干预,提高作业的精确性和一致性。

4.铁路行车列尾作业安全性提升策略

4.1 设备维护与检修策略

为确保铁路行车列尾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建立科学合理的定期维护制度是至关重要的。根据相关研究,列尾设备的维护周期应根据设备类型、使用频率及环境条件进行细化设计。例如,针对列尾主机及其连接部件,应制定包括外观检查、风管连接状态检测以及电池性能测试在内的全面维护项目表。维护计划还需明确各项目的执行标准和时间节点,以保障维护工作的规范性和及时性。

4.2 安全监测系统构建

通过部署传感器网络和信息化平台,可对列尾设备的状态参数、运行环境以及作业过程进行全方位监控。例如,利用列尾信息管理系统和远程监测设备,能够实时获取列尾主机的风压反馈、电池电量以及安装位置等关键信息,从而实现设备状态的动态追踪和可视化展示。实时监测系统还应具备数据存储与分析功能,以便对历史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发现潜在问题并优化设备性能。在实时监测的基础上,设计科学合理的安全预警与应急机制是防范列尾作业风险的重要保障。当监测系统检测到异常数据或潜在危险时,应立即触发预警信号,并通过信息化平台通知相关人员采取紧急措施。

4.3 作业人员素养提升

培训内容应涵盖列尾设备的基本原理、操作规程以及常见故障处理方法等理论知识,同时注重实操技能的培养,如列尾主机的安装、检测与摘取等具体操作流程。培训方式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通过视频教学、模拟演练以及实地操作等多种形式,增强学习效果。加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是保障列尾作业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案例分析、安全演练以及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可以让作业人员深刻认识到安全操作的重要性,并掌握必要的应急处理技能。

5.铁路行车列尾作业效率提升策略

5.1 作业流程优化

在简化作业流程的基础上,制定统一的作业流程标准是实现高效列尾作业的重要保障。标准化操作流程能够确保不同车站、不同作业人员在执行任务时遵循相同的规范,从而减少因个体差异导致的不一致性。文献提到,通过绘制列尾调配管理图和维修管理图,全面掌握作业点的相关信息,有助于实现列尾作业的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的操作流程还能够为作业人员提供清晰的工作指导,降低因操作不规范引发的安全风险。

5.2 资源合理调配

列尾设备的合理调配是提升铁路行车列尾作业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绘制列尾调配管理图并实时更新设备状态,可以全面掌握各作业点的设备需求情况,从而为科学调配提供依据。此外,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历史数据和实时需求进行分析,能够实现对列尾设备需求的精准预测。这种基于数据驱动的调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还能有效缓解因设备短缺导致的作业延误问题。

5.3 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提升铁路行车列尾作业效率的关键支撑。建立列尾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实现作业信息的实时共享、传递和处理,从而显著提高信息流转效率。文献指出,参考列尾装置的功能设计专用自动化装置,不仅可以提高调车作业效率,还能通过实时语音播送尾部风压功能,增强作业安全性。类似地,在列尾作业中,通过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列尾设备状态、作业进度等信息的实时监控和动态更新。

6.结论

研究围绕铁路行车列尾作业的安全与效率提升展开,通过系统分析影响列尾作业安全与效率的关键因素,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策略与方法,并验证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在安全性方面,研究强调了设备维护与检修的重要性,建议建立定期维护制度以降低设备故障率,同时研发快速诊断技术以缩短故障修复时间。

参考文献

[1]孔德扬;王梦杰;高磊.列尾作业员作业优化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0,10(3):19-20.

[2]台德清.铁路货运站站机一体化模式下列尾运用效率提升研究[J].铁道货运,2024,42(5):63-68.

[3]樊笑棋;吴雨浩.调车作业试风自动化装置设计研究[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3,(22):35-37.

[4]杜冰.防止列尾装置故障的对策[J].西铁科技,2017,0(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