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校园排球发展现状与推进策略
潘烈铭
深圳市龙岗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龙岗大运学校 524000
引言:
研究动机:我注意到在中小学体育课程中,排球相较于篮球和足球在学生方面受众程度相对较低。身为排球专项体教毕业生我有兴趣思考这个问题,每项体育运动都拥有各自的特色和差异。尽管体教应注重多样性和平衡性,但部分运动项目往往发展不平衡。我希望通过研究,理解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探讨有效的策略来推进排球在学校体育中的良好发展。我的研究旨在探讨学校体育教学中如何推进排球运动发展,希望能够对体育教育多样性和均衡发展的理论做出贡献,同时为学校体育课程的改进提供实用建议。
一、现状分析
1.现状分析
现实中大部分学校都存在体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根据教育平等理论,学校应提供多样化的体育教育,确保各类运动项目获得平衡的发展。但在许多学校中,由于资源有限三大球中篮球、足球往往获得更多的支持,排球则面临资源不足的问题。这种不平衡的因素可能导致学生对排球的参与度降低。通过分析这一现状,可以理解排球在学校体育课程中发展不足的原因,并为制定改善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在我工作所在深圳龙岗区中,篮球和足球经常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并且官方赛事也有所偏重。同年份当中篮球、足球赛事较多,排球相对较少,参赛队数也相差甚大,在 60 多所中小学中区赛参赛队不足 12 所。虽然学校设置了排球课程,但往往因为没有足够的场地、设备或师资从而受阻使学生对排球运动认知度相对较低。
二、原因探究
1.资源流向因素
在我对深圳市体育教育政策的了解中,多数中小学体教资源流向于篮球、足球并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这种资源流向影响了学校体育资源的分配,以及教师对不同体育项目的教学重视程度。我任教的学校里有 3 个标准篮球场、2 个小篮球场、2 个 7 人制足球场,排球场则只有 1 个并且常常用作跳绳测试等活动,而篮球场和足球场则基本可以做到专场专用,在此体现资源流向存在不平衡。
2.项目特性因素
排球项目规则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排球以手为主但不可对球持续控制的击球方式因而失去部分的控球美感。每个队员都要进行位置轮转,既要到前排扣球与拦网,又要轮到后排防守与接应,同一名队员不得连续 2 次击球(拦网成功除外),得失分交替后需要轮转发球。阵容配备也有“四二”与“五一”两种差距较大的不同方式,不管是哪种配备打法,都有“边一二”和“中一二”方式组织进攻,在队员位置上有主攻、副攻、二传、接应与自由人等多个职责功能不同的复杂角色。此外排球还有气排球、小排球、沙滩排球、九人制排球等众多分支,故而增加了参与者的知识理解难度,使普及难度增加。
3.教师方面因素
在与同区体教老师的沟通交流中发现,教师普遍对篮球和足球有着更多的知识和教学经验,排球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方面知识获取途径则较少,教师自身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动机也会影响所教授学生对这项运动的积极性。据对我片区学校老师了解,小学段大部分老师没有安排上排球单元的课程,初中阶段的老师表示排球考试选项风险较大,所以上排球课的动机不够积极,他们希望用更多时间在其他选项上。
4.学生方面因素
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受到学校文化和社会趋势的影响。在对学生兴趣观察中,排球通常不是他们首选的体育活动。因为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少有共同参与者与其参与此项运动,互联网媒体转播排球内容也较低,让学生对排球的了解相对有限,因此学生参与的热情也会受制于此。
三、实践案例参考
广东省校园排球推进成为特色的有江门市台山一中、茂名市化州一中、佛山市顺德一中、中山市三鑫中学等,深圳市校园排球普及较为出色的有南山区深圳湾学校、育才中学、龙岗区布吉中学、盐田区云海学校、福田区皇岗中学等。结合以上成功案例的经验总结,学校通过创新策略和有力执行,使排球发展获得了显著提升。一是专项老师团队着力于排球梯队建设,为其配备了专业的教练和优良的设施,二是学校层面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和保障场地设施的专用,三是学校将排球活动融入到校园文化中且在重要校园活动中举办排球比赛,提高学生参与度。这些措施使得排球运动在学生中变得更加受欢迎,普及度大幅提升。活动中不仅提升学生对排球的兴趣,也加深了家长对学校体育活动的参与和支持,故而此方面它们获得了成功。
它们成功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包括策略规划、资源投入、专业培训和社区参与等,这让校园排球文化得到良好的发展。
四、改进策略
1.资源优化建议
针对资源流向缺失的困难,我认为需要通过资源优化来改进。一是鼓励体育老师实施排球大单元教学和开发校本课程将排球引入课程主体,确保学生每学期都能得到一定量的排球练习。二是采取创新措施优化现有资源,充分利用我市学校设施对外开放政策,学校与社区中心或体育俱乐部建立合作关系,学校提供场地给排球爱好者到校参加活动,增加排球项目的关注度,这种合作可以带动学校掀起氛围,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三是校方适度投入专项经费使排球器材和场地维护得到保障。
2.教师发展方面建议
教师是推进的关键,因此提升教师的排球教学能力尤为重要。学校可定期为教师提供排球技术教学法的专业培训。由专业的排球教练或有经验的运动员来进行授课,覆盖排球的基本技巧、教学策略等。例如教师参加排球夏令营,其中包括排球技术训练、课程规划和教学方法等内容。此外鼓励与高校体育学院合作,开展关于排球教学法的研究,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进。通过这些措施,教师可以提高自己的排球教学水平和教学热情。
3.提升学生兴趣方面
学校可以采取多种策略来提升学生对排球的兴趣和参与度,首先组织各种排球比赛、社团活动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或邀请知名排球运动员或教练来校开展讲座,增加学生对排球的热情。还可以通过提供排球课外活动和夏令营机会,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排球运动。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升学生对排球的兴趣,还能提升本校的排球技能水平。
五、结论
经过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本文揭示了排球在中小学体育发展中的多种改进策略。这些策略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丰富学校体育文化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排球是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运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竞技精神和战略思维。因此,加强排球教学有利于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学校体育教育质量,对竞技运动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针对现有问题,我呼吁教育管理者、学校、教师和学生长期性共同努力,让更多学生和教育从业人员认识到排球的价值,采取积极措施促进排球在中小学阶段的发展。通过集体努力和策略性的改进,我们便能在未来实现对排球的广泛普及和提升,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丰富和全面的体育教育体验。
六、参考文献
[1]卢梓华. 台山市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发展现状研究[D]. 广州大学, 2022.
[2]张建腾.苏北地区中学排球运动传统学校排球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1.苏州大学,2008.
[3]黄金田.福建省中学排球课外体育训练现状及影响因素探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 报 2010.(11) :70-71.
作者简介:潘烈铭(1994-)广东省湛江人,本科,职称:中二,研究方向:中小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