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绿美家园”视域下农村集体经济“三资”管理创新路径分析

作者

胡兴芬 郭开志 冯冬椿 何粉 周兴奎 周俊

1.会泽县雨碌乡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 2.会泽县矿山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 3.会泽县金钟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 4.会泽县娜姑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 5.会泽县老厂乡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 6.会泽县总工

一、引言

有效的“三资”管理能够盘活农村集体资产,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为“绿美家园”建设提供坚实的经济支撑。

会泽县雨碌乡小米村作为云南省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在“绿美家园”建设和农村集体经济“三资”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本文以小米村为例,分析其在“绿美家园”视域下农村集体经济“三资”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创新路径,旨在为其他农村地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二、小米村“绿美家园”建设与农村集体经济“三资”管理现状

2.1 小米村基本情况

小米村位于会泽县雨碌乡,是国家 4A 级景区雨碌大地缝的门户。全村土地宽阔、青山环抱、村落古老、村民淳朴。近年来,小米村依托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以“绿美家园”建设为目标,大力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三资”管理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

2.2 “绿美家园”建设成就

2.2.1 生态宜居环境改善

小米村通过实施厕所革命、两污治理、河道整治等项目,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投资 3200 万元启动集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中转站建设,补齐污水收集处理和垃圾清运处置短板。利用小米河水资源优势,结合山地采摘园、农耕园等,构筑了“一山一水一风景”的美好山河画卷。

2.2.2 文化品牌建设

小米村成立云溪·简至工作室,着力培育“会泽小米·上云溪”特色品牌,对村庄原有的残垣断壁和老旧建筑进行清除改造,对闲置房屋和庭院进行升级利用,建设以四季更替为文化主题的“云溪·春巷”“云溪·夏院”“云溪·秋田”“云溪·冬林”4 个村庄区域。

2.3 农村集体经济“三资”管理现状

2.3.1 资金管理

小米村通过整合项目资金、招商引资等方式,筹集了大量资金用于“绿美家园”建设。同时,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使用合规、透明。例如,通过“四议两公开”制度,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民主决策和公开公示,接受村民监督。

2.3.2 资产管理

小米村对集体资产进行了全面清查和登记,建立了资产台账。通过租赁、入股等方式,盘活了闲置资产,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例如,将闲置农房改造为特色民宿、咖啡厅等,租赁给市场主体经营,实现了资产的保值增值。

2.3.3 资源管理

小米村对土地、森林、水资源等集体资源进行了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例如,利用山地资源发展云溪休闲采摘园、云溪农耕园,结合小米河水资源优势发展水上旅游项目。

三、小米村农村集体经济“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法治化和规范化管理滞后

虽然政策层面持续强化制度供给,但小米村在“三资”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法治化和规范化问题。

3.2 资源开发和资产利用效率不高

小米村在资源开发和资产利用方面存在“开发失序”和“利用低效”等问题。一方面,农村资源开发缺乏统一规划,监管不力导致不法分子为谋求私利过度开发或破坏资源;另一方面,一些经营性资产存在闲置问题,如集体建设用地闲置率较高、扶贫车间等新型经营资产空置周期较长。

3.3 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

小米村在“三资”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虽然建立了“四议两公开”等民主监督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执行不到位的情况。此外,村民对“三资”管理的参与度和监督意识有待提高。

四、小米村农村集体经济“三资”管理创新路径

4.1 加强法治化和规范化管理

4.1.1 完善制度体系

小米村应进一步完善“三资”管理制度体系,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三资”管理细则和操作流程。明确资金使用、资产处置、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审批权限和程序,确

保“三资”管理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4.1.2 强化执法监督

加强与农业农村、财政、审计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健全“三资”管理执法监督机制。对违规使用资金、侵占资产、破坏资源等行为依法进行查处,维护“三资”管理秩序。

4.2 提高资源开发和资产利用效率

4.2.1 科学规划资源开发

小米村应结合“绿美家园”建设目标,对土地、森林、水资源等集体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制定资源开发总体方案,明确开发方向、重点和时序,避免无序开发和资源浪费。

4.2.2 创新资产利用方式

通过租赁、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闲置资产,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例如,将闲置农房改造为特色民宿、手工作坊等,吸引市场主体经营;将集体建设用地入股企业,参与企业分红。

4.2.3 延长产业链条

依托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延长产业链条,提高资源附加值。例如,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配套服务等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4.3 增强资产运营风险防范意识

4.3.1 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小米村在投资经营性项目前,应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对项目的市场前景、盈利能力、风险因素等进行全面评估。制定风险应对预案,降低投资风险。

4.3.2 提高干部风险识别能力

加强对村干部的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培训,提高其对潜在风险的敏感性和应对能力。建立干部风险考核机制,将风险防范工作纳入干部绩效考核体系。

4.4 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4.4.1 加强民主监督

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对“三资”管理的重大事项进行民主决策和公开公示。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对“三资”管理情况进行日常监督,确保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4.4.2 引入第三方监督

引入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机构等第三方机构对“三资”管理情况进行审计和评估。通过第三方监督,提高“三资”管理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4.4.3 建立举报奖励机制

建立“三资”管理举报奖励机制,鼓励村民对违规行为进行举报。对举报属实的给予奖励,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三资”管理的良好氛围。

4.5 推进数字化管理

4.5.1 建立“三资”管理信息平台

小米村应建立“三资”管理信息平台,实现资金、资产、资源的数字化管理。通过信息平台,实时掌握“三资”动态情况,提高管理效率。

4.5.2 推广电子支付和财务软件

推广电子支付方式,减少现金交易,提高资金使用安全性。引入财务软件,实现财务管理的自动化和规范化,提高财务透明度。

五、结论

本文以会泽县雨碌乡小米村为例,分析了“绿美家园”视域下农村集体经济“三资”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创新路径。研究发现,小米村通过加强法治化和规范化管理、提高资源开发和资产利用效率、增强资产运营风险防范意识、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和推进数字化管理等手段,有效提升了“三资”管理效率,促进了“绿美家园”建设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蔡旭. (2023). 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策略研究.山西农经, (8), 55-56.

[2]沈灯英. (2019). 创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以泰州市高港区为例. 江苏农村经济, (11),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