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中舒适护理作用分析
段菊会
龙陵县腊勐镇卫生院 678314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AURI)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病因主要是由病毒或者细菌所引起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咳嗽、发热、咽痛、鼻塞以及呼吸困难等。由于该病具有高发性及传染性强的特点,所以虽然大部分患者经及时治疗后可以康复,但是如果护理不当,则会加重病情并诱发下呼吸道并发症。传统护理模式常常过分重视病情的监控以及药物的干预,而忽略掉儿童患者在疾病发展进程中可能产生的心理应激反应以及舒适需求。近些年来,舒适护理的概念慢慢渗透到临床操作当中,它的关键之处在于围绕患儿展开,把生理、心理和社会支持等众多要素融合起来,进而改良护理品质,改善治疗的顺从情况。此次研究把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当作考察对象,通过设置参照组来评判效果,希望为完善临床试验研究提供自己的价值[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23 年1 月-2024 年 1 月期间,在我院儿科住院并确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72 例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本研究严格按照有关诊断标准来进行诊断,所有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之后,方可纳入本次研究范围当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把患儿分成两组,每组各有 36 例[2]。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包含病情监测,药物管理,饮食指导以及基本的生活照顾等内容。
而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加入舒适护理理念,具体的实施办法有:(1)环境改善干预,改进病房内的通风状况,调整合适的温湿度参数,有效地抑制噪音和强光干扰,从而营造出一个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2)心理支持服务,护理人员积极地同患儿展开交流互动,采用讲故事,玩玩具或者艺术活动等形式来减轻患儿的焦虑情绪,从而提升其对治疗的配合程度;(3)个性化的日常生活照顾,依照患儿所患疾病的特性及其生长发育阶段,制订出科学合理的营养干预计划,向家长提议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而且要鼓励患儿多饮水,以此加快康复进程,还要防止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3]。
1.3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评定:对两组患儿咳嗽减轻,肺部体征好转,体温恢复以及咽痛消失等主要指标的变化情况予以全面剖析;护理品质评定:采取问卷调查法搜集家长回馈信息,把所得数据分成“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三个层级,然后算出总体满意度指数。
1.4 统计学方法
在实验的研究过程中,以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t 值用以检验计量资料, χ2 用以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差异以P 值表示,百分数记录中需要以四舍五入的方式,将小数点后两位数值进行记录,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 )。
2 结果
2.1 两组情况对比,且 P<0.05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情况对比

2.2 两组对比,且 P<0.05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2
表2 两组情况对比

3 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领域中较为常见的病种,此病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显示出很高的发病率。传统护理手段大多聚焦于病情监测与药物治疗,没有全面照顾到住院期间患儿的心理需求及其舒适感受[4]。而接受舒适护理干预措施的实验组在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等各项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这体现出舒适护理模式在优化儿童整体照护效果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5]。
综上所述,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过程中,舒适护理模式凭借减轻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等多方面的作用,显示出明显的应用价值。在临床试验的过程中应当大力推行这种护理模式,从而改进整体护理水平,改良患儿的治疗成果。
【参考文献】
[1]郑鑫,张铭.舒适护理应用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中的效果[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24, 39(3):183-185.
[2]高倩.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23, 38(2):3-4.
[3]田素华.舒适护理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糖尿病之友, 2023(4):168-169.
[4]赵婷婷,黄卫卫.舒适护理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J].妇儿健康导刊,2024, 3(23):166-169.
[5]王云聪.舒适护理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中的效果[J]. 2024(38):13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