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
戚忠宝
梁山县寿张集镇明德小学
引言: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正迈向素养本位的深层转型,数学作为核心学科,其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关系到知识掌握,更影响学生思维方式与问题解决能力。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认知结构初步建立的关键期,应注重儿童认知规律,强调体验与理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建模能力等,涵盖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当前教学中仍存在“重知识轻素养”的问题,教师往往忽视学生思维发展与能力迁移。因此,探索面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结构内涵与发展需求
数学核心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旨在培养学生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阶段,其核心内容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运算求解和数据分析六个方面。教学过程中应将这些素养维度有机融合,依据不同年级特点螺旋推进,逐步深化。同时,需关注学生差异,采用多样化教学策略与合理支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构建数学理解与思维体系,实现从知识掌握到素养发展的有效转化。
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课程标准已明确指出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是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脱节。一些教师仍习惯于按照教材进度开展教学,关注知识点的覆盖与掌握,忽略了对学生数学素养的系统培养,导致教学目标停留在知识性、技能性层面,缺乏对核心能力的系统性发展。其次是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引导学生思维发展的策略。不少课堂仍以讲授与练习为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表达机会被压缩,缺乏主动探究和合作交流的空间。再者,课程资源利用不足,情境设计流于形式。教学中虽然引入了“生活化”情境,但往往只是简单的文字包装,未能真正引导学生建立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此外,评价方式仍以结果评价为主,对学生的数学过程性表现和素养发展关注不够,难以发挥评价的引导和激励作用。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
三、面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为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围绕素养导向重构教学路径。首先,要创设贴近生活的数学情境,将知识融入具体问题中,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建构模型,从而发展数学建模能力。其次,强化学生思维表达与交流,鼓励多策略解题,通过合作探究与互评互动,培养逻辑推理与数学抽象能力。教学中应注重图形与操作的结合,利用动手操作、绘图建模等方式提升直观想象力,尤其在几何教学中加强空间感训练。同时,信息技术应成为教学辅助工具,借助多媒体和可视化软件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最后,要构建多元评价机制,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与思维发展,采用任务评价、成长档案、口头表达等方式,全面反映其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实现由知识导向向素养导向的有效转变。
四、融合学科特色,促进数学素养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科内部的知识结构,还应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实现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融合,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主题探究、项目学习等方式,将数学与科学、语文、艺术等学科相互联系,设计综合性学习任务,如“班级统计图制作”“校园空间测量设计”等,引导学生在跨学科情境中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升其建模能力与数据分析能力。在融合过程中,数学教师应主动与其他学科教师开展合作教研,共同设计教学内容与评价方案,形成协同育人的机制。与此同时,还要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将对称、比例、图案、数理逻辑等蕴含在传统艺术和生活习俗中的数学元素融入课堂,增强学生对数学文化的认同感与价值感,促进数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融合。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支持,鼓励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发现兴趣、展现特长,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与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文化资源的融合创新,使数学学习真正融入学生生活、思维与精神成长之中。
五、强化教师素养与专业发展保障策略]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依赖教学设计的优化,更有赖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一线教师要准确理解课程标准对核心素养的定位,更新教学观念,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实现这一转变,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加大对教师的专业培训与教研支持力度,定期组织核心素养专题研讨、课例研究、名师示范等活动,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平台。教师自身也应主动参与各类学习与反思活动,不断提高对教材的再加工能力、课堂问题诊断能力与教育技术运用能力。此外,要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性与实践性,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开展小课题研究、行动研究等形式,探索适合本校、本班的教学策略与模式。还应建立健全教学评价与激励机制,将教师在核心素养教学实践中的探索成果纳入评价体系,引导教师在实践中成长,在反思中前行。通过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小学数学教师队伍,为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
结论: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发展。本文通过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解读与教学现状分析,提出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科融合、教师发展等多维角度入手,构建以素养为导向的教学策略体系,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育人质量的关键路径。未来小学数学教学应在政策引导、教研驱动与教师实践相互协同下,进一步细化素养目标、优化教学流程、丰富课程资源,以实现核心素养在学生身上的真正落地和有效生成。通过全方位的教学改进与支持保障,推动学生真正成为具备数学思维、问题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马艳艳.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2024 数字化教育教学交流会论文集(上).山东省金乡县育才学校;,2024:190-191.DOI:10.26914/c.cnkihy.2024.064329.
[2]周贝贝.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2024 数字化教育教学交流会论文集(上).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北城小学;,2024:105-107.DOI:10.26914/c.cnkihy.2024.064294.
[3]赵春平.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探讨[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2024 数字化教育教学交流会论文集(上).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马庙镇明德小学;,2024:297-298.DOI:10.26914/c.cnkihy.2024.064375.
[4] 沈 云 飞 . 核 心 素 养 下 小 学 信 息 科 技 高 效 教 学 探 索 [J]. 成才,2024,(S2):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