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黑龙江省冰雪经济发展路径及对策

作者

张昭然

黑龙江省第十一地质勘查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28

一、引言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冰雪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在发展冰雪经济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北京冬奥会、亚冬会的成功举办,我国冰雪运动蓬勃发展,冰雪旅游持续升温,冰雪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黑龙江省冰雪经济的发展路径及对策,对于充分挖掘其冰雪资源潜力,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黑龙江省冰雪经济发展现状

2.1 冰雪旅游火爆

近年来,黑龙江省的冰雪旅游热度不断攀升。以哈尔滨为例,作为国内冬季旅游的热门城市,冰雪大世界、中央大街、中国雪乡等景点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2023-2024 年冰雪季,黑龙江省冰雪旅游收入达 1711.97 亿元,同比增长 553%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全省累计接待游客 2626.3 万人次,实现游客花费 336.5 亿元。众多游客纷至沓来,感受黑龙江省独特的冰雪魅力,品尝特色美食,体验民俗文化,冰雪旅游已成为黑龙江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2.2 冰雪运动普及

黑龙江省拥有良好的冰雪运动基础,平均气温低、积雪时间长、雪质相对好等自然条件,为冰雪运动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每年冬天,全省各地浇建群众性冰雪体育活动场所,不仅利用天然河流、湖泊、水库开辟冰场,还将数百个冰雪场馆有计划地对公众开放。“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已连续开展 40 余年,建立起大中小一体化冰雪体育教学体系。丰富的场地资源和专业设施,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

2.3 冰雪产业初现规模

截至目前,黑龙江省拥有众多与冰雪经济相关的企业。冰雪产业涵盖了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在冰雪装备制造方面,已形成了从“头”到“脚”、从个人到场地、从竞技竞赛到大众运动的装备器材制造体系。部分企业通过与高校科研团队合作,实现了智能化冰刀生产线的升级改造,提高了生产效率。寒区试车产业也发展迅速,黑河市已成为全国汽车寒区试验的主要承载地。冰雪产业已逐渐成为黑龙江省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三、黑龙江省冰雪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冰雪经济产业体系不健全

虽然黑龙江省冰雪经济相关企业数量众多,但产业体系尚不完善。各产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合作,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冰雪旅游与冰雪装备制造产业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旅游景区未能充分推广本地的冰雪装备产品,而装备制造企业也较少针对旅游市场需求进行产品研发和创新。冰雪产业链较短,冰雪品牌的衍生开发等后端环节发展不足,导致产业附加值较低。

3.2 冰雪景区体制机制问题突出

部分冰雪景区存在市场化程度不高的问题,管理体制较为僵化,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景区之间存在同质化竞争现象,产品和服务缺乏差异化特色。许多景区的冰雪项目相似,都是以冰雕、雪雕展览和滑雪为主,缺乏创新和独特性。另外,季节性经营特点突出,而春秋季节则游客稀少,景区设施闲置,运营成本高,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3.3 冰雪旅游产品供给不平衡不充分

在冰雪旅游产品方面,满足高品质需求的度假产品、中高端产品、复合体验产品供给不足。大多数景区提供的是较为基础的冰雪观光和简单的冰雪娱乐项目,对于追求个性化、深度体验的游客吸引力不足。在复合体验产品方面,将冰雪旅游与文化、艺术、科技等元素深度融合的产品较少。

3.4 冰雪体育教育培训产业未形成体系

黑龙江省虽是冰雪体育大省,冰雪人才输出第一省份,但在冰雪体育教育培训产业方面存在不足。缺乏完善的冰雪体育教育培训体系,冰雪体育教育培训产业的市场规模较小,尚未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3.5 冰雪装备制造业规模小且门类不全

黑龙江省的冰雪装备制造企业虽然在某些领域具有技术领先优势,但整体规模较小,产业集聚度不高。企业在技术研发投入方面不足,创新能力有限,制约了冰雪装备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黑龙江省冰雪经济发展路径及对策

4.1 完善冰雪经济产业体系

加强冰雪经济各产业之间的融合与协作,构建完整的产业链。鼓励冰雪旅游景区与冰雪装备制造企业开展合作,在景区内展示和销售本地制造的冰雪装备产品。开发适合亲子旅游的冰雪娱乐装备,或者具有黑龙江省地域文化特色的滑雪板等。拓展冰雪产业链的后端环节,加强冰雪产品的深加工和品牌衍生开发。可以利用冰雪元素开发文创产品、特色食品等,提高产业附加值。

4.2 优化冰雪景区运营管理

推进冰雪景区的市场化改革,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运营模式。鼓励景区进行差异化发展,深入挖掘自身特色资源,开发独特的冰雪旅游产品和服务。在非冰雪季节,可以开展避暑度假、生态旅游、户外运动等项目,充分利用景区的资源和设施,降低运营成本。

4.3 丰富冰雪旅游产品供给

加大对高品质冰雪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建设一批高端冰雪度假酒店和度假村,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满足中高端游客的需求。深度挖掘黑龙江省的文化资源,将冰雪旅游与文化、艺术、科技等元素有机融合,开发复合体验产品。举办冰雪文化艺术节,展示冰雪主题的绘画、雕塑、音乐等艺术作品;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打造沉浸式的冰雪科技体验项目。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旅游交通的便利性,优化餐饮、住宿等服务质量。

4.4 强化冰雪体育教育培训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冰雪体育教育培训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加强基础培训。加大对青少年冰雪体育教育的投入,培养专业的师资队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青少年对冰雪运动的兴趣。加强职业培训,根据冰雪产业市场需求,设置针对性强的培训课程,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鼓励企业与高校、职业院校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开展订单式培养。4.5 壮大冰雪装备制造业

加大对冰雪装备制造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业集聚度。引导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投入,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突破高端装备和核心零部件的技术瓶颈。加大对高性能滑雪板材料、先进造雪技术等方面的研发。加强品牌建设,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冰雪装备品牌,推动黑龙江省冰雪装备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五、结论

黑龙江省发展冰雪经济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通过完善冰雪经济产业体系、优化冰雪景区运营管理、丰富冰雪旅游产品供给、强化冰雪体育教育培训体系建设以及壮大冰雪装备制造业等一系列发展路径及对策的实施,黑龙江省能够有效提升冰雪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将冰雪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实现冰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参考文献

[1]满岩.东北地区冰雪经济国际化发展路径探究[J].辽宁经济,2025,(02):34-36.

[2]王恒,宿伟玲.东北三省冰雪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测度与优化研究[J].社会科学家,2025,(01):62-70.

[3] 由洪佳, 胡术阁. 推动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四季繁荣对策研究[J]. 北方经贸,2025,(02):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