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扣架平台法施工在混凝土结构支撑中的优势
崔少辉
天津宏信建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引言
混凝土结构施工效率的提升是土木工程领域的重要课题。传统梁支撑方法(如立杆直顶、回顶)因立杆间距受限,导致材料冗余与效率低下。尽管盘扣架具有高承载力特性,但其在梁支撑中的应用尚未充分优化。本文结合《施工脚手架通用规范》(GB55023-2022)与《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JGJ/T 231-2021),提出平台法支撑工艺,旨在通过结构创新解决传统方法的痛点,推动施工技术进步
图 1a

1 混凝土梁施工现状分析
1.1 立杆直顶做法
立杆直顶通过盘扣架立杆直接支撑梁底(图 1a)。当梁间距较小时,立杆需密集布置(间距 ⩽1.2m ),无法利用盘扣架的高承载力,且材料消耗量增加 15%~20% 。
图 1b

1.2 立杆回顶做法
立杆回顶采用盘扣架与钢管扣件混合搭接(图 1b),存在受力不明确、安全隐患大等问题。尽管工人操作熟悉,但其效率较立杆直顶进一步降低 10%~15% ,且不符合JGJ 300-2015《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要求。
2 盘扣架平台法支撑体系
2.1 设计原理
平台法通过主次龙骨优化布置,将梁底支撑转化为整体平台,实现立杆间距最大化。其核心优势包括:
1. 立杆间距扩展:单向平台法立杆间距由 1.2m 增至 2.1m ;双向平台法扩展至 2.1m×2.1m⨀ 。
图 2a

2. 材料节省:减少立杆用量 30%~40% ,降低综合成本。
3. 安全性提升:全盘扣连接避免扣件松脱风险,架体刚度提高 25%⋅
2.2 施工方法(1)单向平台法
适用于条形梁结构,垂直梁方向布置主龙骨,板底立杆于主龙骨生根(图 2a )。施工效率提升 35% ,材料周转率提高 20% 。
(2)双向平台法
针对井字梁结构,双向主龙骨交叉布置,梁底荷载均匀传递(图 2b)。该方案降低人工调整频率 50% ,适用于复杂梁格布局。
图 2b

3 工程应用与效益分析
在某商业综合体项目中,采用双向平台法施工井字梁(跨度 12m ),立杆间距扩展至 2.1m×2.1m ,较传统方法减少材料用量1000 吨,节省工期20 天。经有限元模拟与现场监测,架体最大变形量 ⩽3mm ,满足 GB 55023-2022 安全要求。
4 结论
1. 平台法支撑体系通过优化龙骨布置,显著扩展立杆间距,充分发挥盘扣架承载力优势。
2. 工程实践表明,该方法可节约材料成本 25%~30% ,缩短工期 15%~20% ,具有显著经济效益。
3. 后续研究需进一步验证其在超高层及大跨度结构中的适用性。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施工脚手架通用规范: GB 55023-2022[S].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 JGJ/T 231-2021[S].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 JGJ300-2015[S].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