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起重机在火电企业安装施工中的应用
李一丁
西北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渭南 714000
1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1 复杂工况下的吊装方案优化
火电项目中,锅炉汽包、汽轮机转子等核心设备不仅重量大(可达数百吨),且安装位置多在高空或狭窄空间(如锅炉炉膛内),常规吊装方案难以适配。例如,某600MW 火电项目中,锅炉大板梁需吊装至高空,且与周围钢架间隙仅 1.5 米。此时需结合BIM 技术对吊装路径进行三维模拟,通过液压履带吊的超起装置调整起重臂角度,配合“双机抬吊 + 空中旋转”工艺,将吊装精度控制在 ±5mm 内,避免与钢架碰撞。这种“技术模拟 .+ 设备性能挖掘”的方案,比单纯遵循规范更能解决实际难题。
1.2 设备与材料的检查和准备
施工前需对设备与材料仔细检查和准备。检查液压履带吊各部件,如履带、臂架、油泵等是否完好,确保无磨损、变形、漏油等问题。校验仪表精度,保证其准确可靠。材料方面,准备好合格的润滑油、液压油、连接螺栓等,核对数量规格,确保满足安装施工需求,为顺利施工奠定基础。
1.3 人员组织与技术交底
液压履带吊安装施工中,人员组织要明确分工,包括指挥、操作、安全监督等岗位,确保人员具备相应技能与经验。技术交底至关重要,技术负责人需向施工人员详细讲解安装流程、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安全注意事项等,让施工人员熟悉工作内容,保障施工安全与质量。交底后要确保施工人员理解掌握,随时解答疑问。
2 基础安装
2.1 主体安装
在液压履带吊主体安装阶段,首先依据场地规划确定合适安装位置,确保地面平整坚实。利用吊车辅助,将履带组件精准就位并固定,保证履带张紧适度,运转顺畅。随后吊装主机架,使用高强度螺栓紧密连接各部件,确保连接牢固。接着安装动力系统、液压系统,细致完成油管、线路铺设与连接,严格检查无泄漏、无松动。之后进行起重臂安装,按顺序组装各节臂架,精确调整角度和长度。每完成一步都要仔细检查,为后续调试和作业筑牢基础。
主体结构安装是火电企业液压履带吊安装的关键环节。首先进行基础安装,确保基础水平度与承载能力达标,为后续作业筑牢根基。随后,利用履带吊精准吊运各主体部件,依序进行组装。在安装过程中,严格把控各部件的连接精度与垂直度,采用高强螺栓紧固,确保连接可靠。同时,配合专业测量工具实时监测调整,保障主体结构安装偏差在允许范围内,使液压履带吊主体结构稳固,为后续调试与投入使用奠定坚实基础 。
部件吊运前,需对液压履带吊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性能良好。根据部件重量、尺寸合理选择吊具,如钢丝绳、吊钩等。吊运时,要平稳起吊,避免晃动过大。安排专人指挥,指挥信号清晰准确。部件就位过程中,缓慢下落,精准调整位置,确保与安装位置完美契合。就位后,及时进行固定,防止位移。整个操作过程严格遵守安全规范,保障人员与设备安全。 吊运不同部件要把握好节奏,就位后仔细校验,确保安装质量与设备稳定运行。
液压履带吊结构连接方式多样,主要有螺栓连接、焊接等。螺栓连接时,需按规定扭矩紧固,使用扭矩扳手确保预紧力准确,防止松动。高强螺栓连接要严格遵循安装工艺,保证贴合面平整、清洁。焊接连接要求焊工持证上岗,依据焊接规范操作,控制焊接质量,包括焊缝尺寸、外观及内部无缺陷等。安装完成后,对连接部位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满足设计及安全运行的紧固要求 。
2.2 安全吊装过程
起重机作业半径超出额定范围时,设备可能发生倾斜或脱钩现象,必须杜绝此类违规操作,防止吊索因超负荷导致断裂或机械部件损坏。特殊工况下需配置溜绳装置,在起升、下降及回转过程中创造安全作业环境。吊运过程中需严格控制物品摆动幅度,避免因晃动导致高空坠物风险。操作人员应全程监控吊装状态,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防范潜在事故隐患。
2.3 双机协同作业机制
双机协同作业是保障重型吊装安全的核心环节,在工程实践中经常需要配置两台大型起重机进行联合吊运。为确保设备运行安全,必须保持两套吊装系统之间的最小安全间距,若间距不足极易引发严重事故。在操作过程中,需依据设备性能参数对构件载荷进行科学分配,同时将每台起重机的实际吊重控制在额定工况承载力的 80% 以内,以此维持双机作业的同步性与稳定性。
2.4 成本与安全的平衡策略
双机协同吊装虽能提升效率,但设备租赁成本较高。某项目通过“主吊+辅助吊”组合优化:用1000 吨履带吊承担主要载荷(占比 70% ),搭配 250 吨汽车吊辅助调整角度,既满足 80% 额定载荷限制,又比双1000 吨履带吊方案节省 30% 租赁费用。同时,在吊装汽轮机低压缸(重量约200 吨)时,采用“吊装梁 + 平衡滑车”装置分散应力,避免吊索局部过载,既符合安全要求,又减少了对超大型吊具的依赖。
2.5 智能化技术的融合应用
部分新建火电项目已引入智能监控系统,通过在起重机吊臂安装应力传感器、在支腿处设置压力监测仪,实时传输数据至控制台。当检测到吊重接近额定值的 90% 或支腿沉降超过 2mm 时,系统自动预警并限制操作。某项目通过该技术,成功避免了一次因地面承载力突然下降导致的潜在倾覆事故。此外,无人机巡检配合吊装路径规划,可快速排查高空障碍物,比人工勘察效率提升5 倍以上。
3 液压履带吊安装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3.1 吊装技术
起重臂起升技术要点:起升前确保各部件连接牢固、液压系统正常。起升时速度平稳,密切关注各仪表参数。依据负载合理选择起升速度,避免急起急停。变幅技术要点:操作前检查变幅机构状况,变幅过程中控制好角度变化速率,保持起重臂平衡,结合现场环境与吊物需求精准调整,保障施工安全与高效。
在液压履带吊进行重物吊运时,需精确计算起吊重量与幅度,合理调整起重臂长度和角度。通过先进传感器实时监测各项参数,反馈至控制系统。定位控制方面,借助精准的测量仪器,结合操作人员经验,微调吊机位置和姿态,确保重物准确吊运至指定位置,实现高精度定位安装。
在液压履带吊吊装过程中,保障平衡与稳定性极为关键。首先要确保吊车作业地面坚实平整,通过计算合理分布支腿。起吊前精确计算吊物重量与重心位置,防止偏心。起吊时控制起升、回转速度,避免急刹车、猛转向。同时,安装相应的平衡装置和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调整,确保吊装作业安全平稳。
3.2 液压系统调试技术
在液压履带吊安装施工中,液压系统调试技术至关重要。首先,要对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各元件连接牢固、油管无泄漏。启动前,需调整好溢流阀等关键阀件的初始设定值。调试时,先空载运行,观察油泵、马达等部件的运转状况,检查油温、油压是否正常。逐步加载,按规定参数精确调整系统压力、流量,确保各执行元件动作平稳、准确,同步性良好。还要检查系统的密封性,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通过精细调试保障液压系统高效稳定运行,为履带吊施工奠定基础。
结论
在火电企业的安装施工过程中,起重机作为一种重要的机械设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还确保了施工过程的安全与稳定。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起重机在火电企业中的应用也在不断拓展。未来,我们期待起重机能够结合智能化、自动化技术,为火电企业的安装施工带来更多惊喜。
参考文献
[1]王贤娴.浅谈大型施工机械在火电建设中的运用[J].科技风,2019,(16):178.
[2] 李砚潮. 火电厂施工大型起重机械配备及布置研究[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2):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