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多元生活资源在幼儿课程开发中的实践
孟献娇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四河实验学校 223900
幼儿阶段作为个体成长的关键启蒙期,对幼儿的认知、情感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在幼儿教育领域,课程质量直接关乎教育目标的达成。
一、多元生活资源对幼儿课程开发的重要价值
(一)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生活中的 切事物都极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多元生活资源涵盖自然、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为幼儿提供了 以自然生 资源为例 可以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植物的生命周期。春天,引导幼儿观察 证果实逐渐饱满;秋天,体验收获的喜悦;冬天,观察植物在寒冷季 的状态。 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在社会文化方面,利用社区举办的文化节、民俗节日等活动, 让幼儿亲身参与其中,感受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如在端午节参与包粽子、赛龙舟活动,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培养幼儿的生活能力
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将生活资源融入课程,能让幼儿在学习中更好地理解生活的意义,掌握生活技能。以烹饪课程为例,教师可以先从简单的水果沙拉制作开始,让幼儿学习清洗水果、切块,然后逐渐过渡到制作三明治、小饼干等。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学会了基本的烹饪技能,还能了解食物的营养搭配,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二、幼儿课程开发中多元生活资源应用的现状分析
(一)资源利用不充分
尽管多元生活资源丰富多样,但在实际的幼儿课程开发中,部分教师对生活资源的认识不足,未能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许多生活资源仅停留在表面的展示,没有深入融入课程体系,导致资源的教育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例如,在自然生活资源的利用上,教师可能只是简单地让幼儿观察植物,而没有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究植物的生长原理、生态系统等深层次知识。在社会资源的运用上,参观活动可能只是走马观花,没有让幼儿真正参与其中,体验社会活动的意义。
(二)家园合作不够紧密
家园合作不够紧密,幼儿园未能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共同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导致家庭资源在幼儿课程中的应用受到限制,影响了课程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例如,部分幼儿园虽然建立了家长微信群,但只是用于发布通知,没有充分利用这个平台与家长进行深入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探讨如何将家庭资源融入幼儿课程。
三、多元生活资源在幼儿课程开发中的实践案例
(一)“有趣的蔬菜”主题活动
1.活动目标
通过观察、体验、操作等活动,让幼儿了解常见蔬菜的名称、特点和营养价值,培养幼儿对蔬菜的兴趣,引导幼儿养成爱吃蔬菜的好习惯。
2.活动准备
教师组织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各种蔬菜,包括常见的白菜、萝卜、西红柿,以及一些特色蔬菜,如西兰花、紫甘蓝等。准备蔬菜种植工具,如小铲子、浇水壶等,烹饪器具,如锅、碗、瓢、盆等,以及绘画和手工制作材料。
3.活动过程
首先,开展蔬菜展览活动,将收集到的蔬菜分类摆放,让幼儿观察各种蔬菜的外形、颜色和大小,并进行分类。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蔬菜的特征,如“西红柿是圆圆的,红红的”。然后,组织幼儿到幼儿园的种植园,亲身体验蔬菜的种植过程。在种植过程中,教师向幼儿讲解蔬菜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如需要充足的阳光、适量的水分等。接着,开展蔬菜烹饪活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安排不同的烹饪任务。小班幼儿可以参与洗菜、剥蒜等简单工作,中班幼儿可以尝试切菜,大班幼儿则可以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进行炒菜。最后,组织幼儿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活动,用蔬菜制作各种有趣的作品,如用胡萝卜制作小兔子、用黄瓜制作小船等。
4.活动效果
通过这次主题活动,幼儿对蔬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不仅认识了各种蔬菜,还掌握了蔬菜的种植和烹饪技能。同时,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在活动后的问卷调查中,家长反馈幼儿对蔬菜的兴趣明显提高,在家中也更愿意吃蔬菜了,并且在生活中变得更加主动,愿意参与家务劳动。
(二)“我爱社区”主题活动
1.活动目标
帮助幼儿深入了解社区的功能、设施以及社区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培养幼儿的社区归属感与责任感,提升幼儿的社会交往和观察能力,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热爱社区的情感。
2.活动准备
教师提前与社区取得联系,确定参观的时间、地点与内容,规划好参观路线,联系社区内的超市、图书馆、卫生站等场所,争取他们的支持与配合。同时,准备好记录表格、画笔、相机等工具,为幼儿记录参观过程提供支持。
3. 活动过程
社区初印象:活动开始,教师通过播放社区相关的视频、展示社区的图片,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对社区的认知。鼓励幼儿大胆发言,说说自己在社区中的生活经历,如在社区公园玩耍、在超市购物等,唤起幼儿对社区生活的回忆,营造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
实地参观:教师带领幼儿及部分家长组成参观队伍,走进社区。第一站来到社区超市,工作人员向幼儿介绍超市的布局、商品分类以及购物流程。幼儿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尝试自主购物,挑选自己喜欢的商品,并学习如何结账。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了解了超市的运作模式,还锻炼了简单的计算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社区服务体验:参观结束后,组织幼儿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幼儿在家长和教师的带领下,在社区公园内清理垃圾,为花草浇水。通过这些活动,幼儿亲身体验到社区环境的维护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回顾与分享:回到幼儿园后,教师组织幼儿开展“我爱社区”主题分享会。幼儿用画笔绘制自己心目中的社区,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在参观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部分幼儿还将自己在社区服务活动中的经历分享给其他小朋友,进一步加深了对社区的认识和热爱。
4. 活动效果
通过本次“我爱社区”主题活动,幼儿对社区有了全面而深入的认识,不仅了解了社区的基本功能和设施,还体会到社区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活动结束后的反馈表明,幼儿更加关注社区生活,愿意主动参与社区活动,社区归属感明显增强。
四、结论
多元生活资源为幼儿课程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广阔的空间。在幼儿课程开发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多元生活资源的重要价值,深入挖掘生活资源,系统设计课程内容,加强家园合作,创新课程开发路径。通过将多元生活资源与幼儿课程有机融合,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有趣、有效的学习体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推动幼儿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在未来的幼儿教育实践中,我们应不断探索和创新,充分发挥多元生活资源的优势,为幼儿创造更加美好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平红.特色课程:创意美术与创造力培养[J].新课程,2019(06)
[2]凌玲.基于优质影视作品的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J]. 教育界,20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