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园本课程浸入式红色文化中的实践样态

作者

牛闲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第一幼儿园 655600

一、引言

红色文化承载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对幼儿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学习方式,游戏化教学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将游戏化教学融入幼儿园中班园本课程的浸入式红色文化教育中,能使红色文化教育更生动、有趣,更符合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

二、游戏化教学与浸入式红色文化课程结合的意义

(一)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中班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传统说教式的红色文化教育难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游戏化教学以游戏为载体,将红色文化知识巧妙地融入其中,能极大地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使他们在主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对红色文化产生兴趣。

(二)增强情感体验

红色文化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如爱国情感、英雄主义情感等。通过游戏化教学,幼儿能在模拟的情境中亲身体验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更深刻地感受红色文化所传递的情感,从而在内心深处产生共鸣,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三)促进全面发展

游戏化教学涵盖了多个领域的内容,在浸入式红色文化课程中,幼儿不仅能了解红色历史知识,还能在游戏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身体协调能力、合作交往能力等,促进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三、中班幼儿特点与红色文化教育的契合点

(一)好奇心强与探索红色历史

中班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喜欢提问和探索。红色历史中有许多神秘而有趣的故事,如英雄人物的传奇经历、战斗的惊险过程等,这些都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红色历史的欲望。

(二)想象力丰富与红色情境再现

幼儿的想象力十分丰富,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象创造出各种情境。红色文化中的许多场景,如战场、根据地等,可以为幼儿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让他们通过游戏再现这些情境,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

(三)喜欢模仿与学习英雄行为

中班幼儿喜欢模仿身边的人和事物,尤其是英雄人物。红色文化中的英雄人物具有勇敢、善良、正义等优秀品质,幼儿通过模仿英雄的行为,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四、游戏化教学在浸入式红色文化课程中的实践样态

(一)角色扮演类游戏

教师提前布置好模拟草地的场景,设置一些障碍物,如小土坡、小水沟等。幼儿扮演小红军,背着小背包(里面装着简单的道具,如小玩具枪、小水壶等),在教师的带领下,模仿小红军过草地时的情景。在行进过程中,教师讲述小红军在过草地时遇到的困难和如何克服的故事,引导幼儿感受小红军的坚韧不拔和团结协作精神。游戏结束后,组织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选择一些适合中班幼儿的红色英雄故事,如《鸡毛信》《小英雄雨来》等。教师先给幼儿讲述故事,然后让幼儿分组选择一个故事进行角色扮演。幼儿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分配角色、

制作简单的道具,并进行排练。最后,各小组轮流上台表演,其他幼儿观看并评价。

通过角色扮演,幼儿能更深入地理解英雄人物的品质和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二)体育竞技类游戏

在操场上设置一个模拟碉堡的区域,用纸箱或轮胎搭建碉堡的形状。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幼儿轮流用沙包投掷“碉堡”,模拟炸碉堡的情景。在游戏中,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炸碉堡在战争中的重要意义,以及革命先辈们为了完成任务不怕牺牲的精神。同时,通过投掷沙包的活动,锻炼幼儿的手臂力量和手眼协调能力。用小篮子或小桶作为运输工具,在里面装上一些轻便的物品,如小沙包、积木等,代表军粮。在操场上设置起点和终点,中间设置一些障碍物,如小椅子、绳子等。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幼儿依次将“军粮”从起点运送到终点,途中要绕过障碍物。最先完成任务的小组获胜。通过这个游戏,幼儿能体会到革命先辈们在运输物资过程中的艰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三)建构类游戏

提供积木、拼图等建构材料,让幼儿分组搭建革命根据地。在搭建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讨论革命根据地的功能和布局,如哪里有指挥部、哪里有医院、哪里有兵工厂等。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合作完成搭建任务。搭建完成后,每组幼儿向其他小组介绍自己搭建的革命根据地,分享搭建过程中的想法和感受。通过这个游戏,幼儿能了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同时锻炼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合作能力。

(四)艺术创作类游戏

给幼儿提供画纸、彩笔、颜料等绘画工具,让幼儿以红色文化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可以引导幼儿画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人物、革命场景等。在绘画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大胆表达自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感受。绘画结束后,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通过绘画活动,幼儿能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对红色文化的热爱,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利用废旧物品,如纸盒、塑料瓶、易拉罐等,让幼儿制作与红色文化相关的手工作品,如小红军帽、红五星、小手枪等。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向幼儿介绍这些物品在红色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幼儿通过亲手制作手工作品,不仅能锻炼动手能力,还能加深对红色文化的记忆和理解。

综上所述,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中班园本课程浸入式红色文化教育中具有独特的实践价值。通过角色扮演、体育竞技、建构、艺术创作等多种游戏化教学形式,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红色文化、感受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中班幼儿的特点,注重红色文化的准确性和教育性,加强安全教育,确保游戏化教学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对红色文化的学习和理解,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游戏化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提高红色文化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冯侠.浅谈课堂常规在幼儿英语浸入式教学中的巧妙运用[J].中文信息,2013(4):2.

[2] 杨铅玲.红色文化在幼儿园游戏化课程中的渗透与融合[J].课程教育研究, 2023.

[3] 石银飞.基于红色资源的幼儿课程游戏化探究[J].女报, 2024(1):0034-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