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火电广节能降耗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实际运用
朱辉
大唐南京发电厂 210000
1 热能与动力工程在火电厂节能降耗中的具体应用
1.1 锅炉燃烧优化
锅炉是火电厂将燃料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关键设备,其燃烧效率直接影响着火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热能与动力工程通过对锅炉燃烧过程的研究和优化,提高煤炭的燃烧效率。
在燃烧技术方面,采用先进的燃烧方式,如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该技术通过将燃料和脱硫剂在流化床内充分混合、流化,使燃料在较低的温度下实现高效燃烧,同时还能有效控制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与传统的煤粉炉燃烧方式相比,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效率可提高 5%-10% ,且能显著降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排放浓度。此外,通过优化燃烧器的设计和布置,改善炉内的空气动力场,使燃料与空气充分混合,保证燃烧的充分性和稳定性,减少不完全燃烧损失。
在燃料管理方面,热能与动力工程技术通过对煤炭的特性进行分析,合理调配不同品质的煤炭,实现燃料的优化掺烧。根据锅炉的设计要求和运行特点,将高热值、低挥发分的煤炭与低热值、高挥发分的煤炭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燃烧,既能保证锅炉的稳定燃烧,又能提高燃料的综合利用率。同时,加强对煤炭的预处理,如破碎、筛分、干燥等,提高煤炭的燃烧性能,进一步提高燃烧效率。
1.2 汽轮机运行优化
在汽轮机的设计和选型方面,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优化汽轮机的通流部分结构,提高蒸汽的做功能力。例如,采用高效的叶片型线、优化级间间隙等措施,减少蒸汽在汽轮机内部的流动阻力,提高汽轮机的内效率。同时,根据火电厂的实际需求和运行条件,合理选择汽轮机的类型和参数,确保汽轮机在最佳工况下运行。
在汽轮机的运行调节方面,利用热能与动力工程的自动控制技术,实现汽轮机的变工况运行优化。通过实时监测汽轮机的运行参数,如蒸汽压力、温度、流量等,根据电网负荷的变化自动调整汽轮机的进汽量和转速,使汽轮机始终保持在高效运行区间。此外,还可以采用回热循环、再热循环等技术,提高汽轮机的热效率。回热循环是将汽轮机的部分抽汽引入加热器,加热凝结水,减少了凝汽器中的热量损失;再热循环则是将汽轮机高压缸排出的蒸汽重新加热后再送入中、低压缸继续做功,提高了蒸汽的做功能力,从而提高了整个机组的热效率。
1.3 热力系统优化
火电厂的热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能量转换和传递系统,对其进行优化能够有效减少能量损失,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热能与动力工程通过对热力系统的分析和改进,实现系统的节能降耗。
在热力系统的管道设计和保温方面,合理优化管道的布局和走向,减 少管道的长度和弯头数量,降低蒸汽在管道内的流动阻力和压力损失。同 时,加强管道的保温措施,采用高性能的保温材料,减少管道的散热损失。 研究表明,良好的管道保温措施可使管道的散热损失降低 30%-50% 。
在热力系统的设备匹配和运行管理方面,通过对热力系统中各设备的性能和参数进行分析,实现设备之间的合理匹配,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例如,根据锅炉的蒸发量和蒸汽参数,合理选择汽轮机的型号和容量;根据汽轮机的排汽参数,优化凝汽器的设计和运行参数,提高凝汽器的真空度。此外,加强对热力系统的运行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系统中的泄漏、堵塞等问题,确保热力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2 热能与动力工程在火电厂节能降耗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技术应用成本较高
虽然热能与动力工程的一些先进技术在节能降耗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但这些技术的应用往往需要较高的成本投入。例如,新型锅炉燃烧器的研发和制造、汽轮机通流部分的改造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设备采购、技术研发和工程实施。对于一些中小型火电厂来说,过高的成本投入使其难以承受,限制了这些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2.2 设备维护和管理难度大
随着热能与动力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火电厂的设备越来越复杂,对设备的维护和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些先进的节能设备和技术,如高效的汽轮机、智能控制系统等,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然而,目前火电厂的部分工作人员技术水平有限,对这些先进设备和技术的了解和掌握不足,导致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且故障排除和维修难度较大,影响了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节能效果的发挥。
2.3 缺乏系统的节能降耗规划
部分火电厂在应用热能与动力工程技术进行节能降耗时,缺乏系统的规划和整体的考虑。往往只注重对某个环节或某台设备的节能改造,而忽视了整个生产系统的协同优化。这种片面的节能改造方式难以实现火电厂的整体节能降耗目标,无法充分发挥热能与动力工程技术的优势。
3 优化热能与动力工程在火电厂节能降耗应用的建议
3.1 加大技术研发和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热能与动力工程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火电厂节能降耗技术的研究和创新。设立专项科研基金,支持新型燃烧技术、高效汽轮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发,降低技术应用成本。同时,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补贴等,鼓励火电厂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推动热能与动力工程技术在火电厂的广泛应用。
3.2 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交流
火电厂应加强对员工的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定期组织员工参加热能与动力工程相关的培训课程和技术讲座,邀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和授课,使员工了解和掌握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的操作方法、维护要点。同时,鼓励员工参加行业内的技术交流活动,学习借鉴其他企业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此外,火电厂还可以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培养和引进专业的技术人才,为火电厂的节能降耗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3.3 制定系统的节能降耗规划
火电厂应树立系统节能的理念,制定全面、系统的节能降耗规划。从火电厂的整体生产流程出发,对锅炉、汽轮机、热力系统等各个环节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找出能源消耗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点。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节能改造方案,实现各个环节的协同优化。同时,建立节能降耗的长效管理机制,将节能降耗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和岗位,加强对节能工作的考核和监督,确保节能降耗规划的有效实施。
4 结束语
热能与动力工程在火电厂节能降耗中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通过对锅炉燃烧、汽轮机运行、热力系统等方面的优化,能够有效提高火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技术应用成本高、设备维护和管理难度大、缺乏系统规划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热能与动力工程在火电厂节能降耗中的作用,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交流,制定系统的节能降耗规划。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火电厂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的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安乐宏.火电厂节能降耗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实际应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24,(30):115-117.
[2]郭红刚.火电厂热能与动力工程中的节能技术探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2,12(10):46-48.
[3]井飞.火电厂热能与动力工程中的节能技术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07):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