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微写作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应用和教学策略

作者

李树泉

云南省大理市大理一中 671003

引言

随着高考英语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英语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读后续写作为一种新型的写作题型,对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提升其写作和思维能力。然而,传统的写作训练往往耗时较长,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微写作以其篇幅短小、针对性强、形式灵活等特点,为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 微写作的定义与特点

微写作,以其灵活实用、微小精妙的特点,逐渐得到教师的重视和广泛应用。它并不是一种新行式,而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一种写作形式,如唐诗宋词等文学作品即可视为微写作的典范。微写作的主要特点在于其短小精悍,能够迅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降低写作难度,同时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

二. 微写作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中的应用价值

(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微写作要求学生在有限的篇幅内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准确性。在读后续写中,学生可以通过微写作练习,不断积累语言素材,提高语言运用的熟练度。

(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读后续写需要学生根据给定的文本内容进行创造性的续写,而微写作可以作为一种预热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微写作,学生可以尝试不同的续写角度和情节发展,为读后续写打下良好的基础。微写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自由表达。在读后续写中,微写作能够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激发创意,提升续写质量[1]。

(三)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微写作通常要求学生对给定的文本进行分析和理解,提取关键信息,然后进行写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同时,通过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学生也能更好地把握读后续写的方向和要求。

三. 微写作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中的教学策略

(一)选择合适的文本材料

应选择内容丰富、情节生动、语言规范的文本材料作为读后续写的素材。文本的难度要适中,既要符合学生的语言水平,又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分层设计任务, 细化写作任务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点,设计不同层次的微写作任务。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设计简单的词汇或句型练习;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设计更具挑战性的情节预测或创意续写任务[2]。

此外,在读后续写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微写作帮助学生细化写作任务,以便更好地完成写作。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通过写作一段简短的文字来概述故事的主要情节,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

住故事的内容。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微写作来分析人物的性格和情感,以便在续写时保持故事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三)结合单元话题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关注教材中每个单元的话题,将其与微写作融合在一起。利用单元话题中的词汇、句子或段落展开扩写训练,能够促使学生将单元中的知识应用在微写作中,既加深对单元话题的理解,又提升写作能力。也为一些救援类,遇险类话题文章的续写做好素材的积累。

(四)开展微写作练习

1. 情节续写微写作

教师可以给出文本的开头或关键情节,让学生进行情节续写微写作。这种练习可以帮助学生锻炼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人物描写微写作

在读后续写中,人物描写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文本中的人物进行描写微写作,包括外貌、性格、动作等方面。通过人物描写微写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为续写中的人物塑造提供参考。

3. 语言模仿微写作

教师可以选取文本中的优美语句或段落,让学生进行语言模仿微写作。这种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文本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五)注重评价与反馈

在微写作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和思维偏差。同时,注重对学生作品的反馈和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3]。评价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等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四 . 结语

微写作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选择合适的文本材料、分层设计任务,细化写作任务、结合单元话题、开展微写作练习以及注重评价与反馈等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后续写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也为英语教师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了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袁丹 .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有效对策 [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 2012,26(03): 60-62.

[2] 彭水清 . 高中英语单元话题微写作教学实践[J]. 英语教师 ,2018(18).

[3] 葛春生 , 张秀珍 . 依托教材开展英语“微写作”的研究 [J]. 江苏教育 ,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