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梁桂婵
新兴县蚕岗中学 527400
初中信息技术这一课程,是对学生信息素养加以培养的关键学科所在,在如今知识更新速度极快的时代背景之下,仅仅依靠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渐成为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一项必备素质。但是,当下的教学实践当中,有一部分学生已然形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他们欠缺主动进行探索的精神,同时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开展探索,具备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举措,不但和学生目前的学习效果密切相关,更会对他们未来的学习以及发展造成极为深远的影响。
一、优化教学情境,激发自主探究兴趣
教学情境作为一座桥梁,起着连接学生和知识的作用,对教学情境进行优化能够切实激发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方面的自主探究兴趣,教师应当深入地钻研教材内容,探寻其中与生活实际有着密切关联的要素,把这些要素当作创设情境的切入点[1]。例如在讲解图像处理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创设一个“为学校社团活动设计宣传海报”的情境,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实际活动中的重要价值,进而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学习当中。运用多媒体资源属于优化情境的关键方法,借助播放有趣的动画、视频,把抽象的信息技术知识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进而降低学习的难度。例如在讲解计算机硬件构成的时候,播放计算机内部结构进行拆解以及组装的视频,使学生能够清楚地看到各个硬件的形状与连接的方式,从而激发他们深入探究计算机工作原理的兴趣。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设充满悬念的情境,抛出具备启发性的问题,以此勾起学生的好奇心。举例来说,在开展编程知识的讲解工作之前先展示一个有趣的动画小程序,接着提出问题“怎样才能让这个动画中的角色依照我们的意愿活动”,推动学生主动开动脑筋,积极地探寻答案,从而激发学生对于编程学习的自主探究兴趣。
二、设计分层任务,引导自主实践路径
鉴于初中学生于信息技术基础、学习能力等层面存有差别,设计分层式的任务能够契合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引领学生探寻到适配自身的自主实践途径。基础层的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而设置的,它主要是围绕着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点以及基本技能开展,目的在于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掌握信息技术方面的基本操作 [2]。例如,当学生们学习文字处理软件的时候,布置一项“制作一份简易的个人简历”的任务,此任务要求学生掌握如文字输入、格式设置等基础操作,从而为之后的学习奠定稳固的基础。对于具备一定基础且学习能力较为突出的学生而言,开展提高层任务比较适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举例来说,当学生完成图像处理以及文字处理的学习之后,可以布置一项“制作一份主题电子小报”的任务,此任务需要学生把所学知识加以综合运用,开展诸如版面设计、图文搭配等操作,从而提升学生在信息整合与创作方面的能力。拓展层任务主要面向有一定基础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激励他们开展深度的探究以及创新性的实践,举例而言,在学习完编程知识以后,安排“设计一个简易小游戏”的任务,促使学生自行探寻编程的算法与逻辑,以此培养他们的编程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进行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需及时地给予引导与助力,协助学生攻克难题,从而顺畅地完成任务。
三、构建评价体系,强化自主反思能力
搭建一套科学且合理的评价体系,是增强学生自主进行反思之能力的关键保障,评价体系应当具备多元化的特征,需包含教师给出的评价、学生开展的自我评价以及相互评价等诸多方面。教师开展评价工作时,需着重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互结合起来,在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当中,要实时对学生的表现予以观察,涵盖课堂参与的积极程度、任务完成的具体情况等,进而给出具备针对性的反馈信息以及指导意见。比如,当学生完成具有分层特点的任务之后,要从知识的掌握状况、技能的运用水平、创新思维的展现程度等多个层面实施全方位的评价,对学生身上的优点予以肯定,点明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提出有助于改进的建议。学生自我评价是培养学生自主反省能力的重要环节,要引领学生有规律地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效果开展反思,归纳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设计自我评价表,让学生从学习的态度表现、采用的学习方法、取得的学习效果等维度进行自我评定,探寻自己的进步之处以及有待改善的方面,进而拟订下一阶段的学习规划[3]。学生之间开展互评活动能够推动学生彼此的交流以及合作,进而使得反思的视角得到拓展。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评活动,让学生在彼此评价的过程当中,学习他人所具备的长处,同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比如当小组完成某个项目任务之后,小组成员相互评价在合作期间的具体表现、任务完成的实际质量等情况,通过积极地交流与深入地讨论,共同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反思的能力。
结语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领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项具备系统性且意义极其深远的工程,对教学情境加以优化,能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开端,进而有效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动力;设计具备分层性的任务,能够契合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得学生在实践过程当中逐步提高自身的能力;构建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则能够推动学生不断进行反思与总结,从而优化学习方法。教师应当持续不断地深入开展对这些策略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并且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让这些策略充分发挥其作用,以此帮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中达成从“学会知识”到“学会学习”的转变,为学生未来的成长以及成才筑牢坚实的根基。
参考文献
[1] 徐姝宁 . 初中信息科技课程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D]. 沈阳师范大学 ,2023.
[2] 王小军. 试析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 ,2021,(17):7-8.
[3] 姚妮娜 . 刍议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J]. 学苑教育 ,2021,(13):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