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探究
叶树浓
梅州市五华县双华中学 514433
新课程标准注重以生为本,新的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数学课不只是知识的简单灌输过程,而是关注学生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及实践能力提升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在这种背景下成了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目标的一条有效途径。在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下,学生们可以自我研究、互相沟通并一起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起责任感与合作精神。
一、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内涵解析
(一)核心素养的教育内涵
核心素养的教育内涵主要体现在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塑造一个完整的人、一个独立思考的人、一个终生学习的人,它不在于学生能记住多少知识,而在于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沟通、能合作、能创新等综合素质。而在数学学科中,核心素养表现为逻辑推理、抽象建模、批判性思维等。核心素养的提出更加关注以学生为主体,提倡跨学科融合及综合运用,旨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力,为学生未来的社会生活、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价值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也可以在合作学习的时候,学会更多的东西,这样的话,他们的团队精神就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对他们的学习和个人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帮助[1]。通过小组内部的交流与互动,知识得以构建并得到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沟通能力以及集体责任感,增强综合素养。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实践路径
(一)科学合理地分组机制
科学合理的分组机制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得以有效开展的前提,分组时需遵循异质性原则,学生的性别、学习能力以及性格特征等因素都要加以考虑,这样可以创建出优势互补且结构合理的小组,小组里成员的数量也应保持在 4 到 6 人之间,这样既能方便交流也能便于任务的合作完成。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各成员分配好在小组中的职责,像组长、记录员、汇报人之类的,以此提升学生们的责任意识和积极性。
例如,初二数学北师大版《勾股定理的应用》中,农村学生在数学基础水平参差不齐、缺乏信心的困境中,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实施科学合理分组机制的重要性就变得十分突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农村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征和表达能力等方面,对农村学生进行异质性分组。将数学成绩较好且表达能力较好的学生和理解能力较弱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安排在一组,这样能够做到资源共享,实现互助学习。在讲解测量院墙高度的实际问题时,将理解勾股定理较透的学生作为小组长,引导该小组分析问题:“如何利用勾股定理测量院墙的高度”。这种分组模式一方面能够给农村学生带来归属感,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农村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的积极性以及获得感,促进了合作的整体效率及课堂质量的有效提高。
(二)明确目标,聚焦任务导向
初中数学课堂里执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明确的学习目标以及任务导向是保证合作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应当按照教学内容并结合核心素养需求,来设置清晰又具体的、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目标,让每个同学都明白开展合作的意义以及方向。在布置任务的时候,也应该规划出具有启发作用并且包含不同层次的任务体系,让学生在努力达成这些任务时能够经历从探究到分析再到运用等不同的学习过程。任务的设计更要体现出合作小组的重要性,要让成员之间彼此帮助、相互配合,进而让知识得以深入地融入到自身的能力之中。所定立的目标和任务必须与数学核心素养密切相关,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并且逐步提升自身的综合水平,进而整体提升教学效果。
(三)强化过程管理与有效指导
初中数学课堂中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过程管理与指导就很重要,教师全程把控小组状况,安排合作时间,掌握各组的学习进展,及时发现问题,干预,教师应在关键节点进行指导,如引导学生明确任务目标,规范合作行为,改良交流方式,防止合作流于表面或者效率低[2]。合作期间还要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数学知识。而且能够借助记录表、观察量表之类的工具完成过程性评价,从而做到对合作效果的及时评价,推动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完成知识重构,素养提高。
例如,针对初二数学北师大版《轴对称与坐标变化》中,教师设计了一个“图形对折”的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探索图形在坐标系中对称变化的规律。教师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获得不同图形,如三角形,字母,以及对应这些图形的坐标值,活动开展之后,学生在小组讨论,动手绘图折纸,观察图形在坐标系中的对称变化情况,记录坐标上的变化规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小组活动进行过程跟进与个别指导,纠正学生理解出现的偏差,随时提醒学生思考“对称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活动结束后,由各个小组成员上台展示交流,最后由教师统一梳理总结规律,把合作探究转化为知识建构,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深度。
结论
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小组合作学习不只是一个形式,而且是一种可以有效驱动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促进学生成长的有效手段。在科学分组、科学任务、科学引导、多元评价等策略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核心数学能力。教师要不断的探索小组合作学习与核心素养的深度融合,不断丰富教师的教学实践,实现由“教数学”向“教会学习数学”的跨越,推进初中数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源云 .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探究 [J]. 文学少年 ,2021(12):0217-0217.
[2] 谢华香 . 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 [J]. 课堂内外(高中版),2024(14):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