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混合教学模式下空中乘务专业课程优化策略研究

作者

汪雨哲

武昌理工学院 321000

近些年,航空服务行业对于空乘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综合素质的要求逐步提升,促使相关院校持续探寻教学改进途径,力求改进人才培养水准,传统的空中乘务教学大多采用教师讲授,集中练习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往往局限于教师单方面传授知识,学生只是单纯的学习,并且缺乏实践活动,无法很好地满足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混合教学形式会将线上课程和线下课程有效结合起来,它既保留了信息化教学优势,又传承课堂教学人文关怀及实际指导作用。

一、混合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点

(一)混合教学模式的内涵

混合教学模式就是把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同现代技术支撑下的线上学习结合的一种教学形式。该模式利用了线上教学拥有丰富学习资料、时间安排较为灵活的特点,然后把线下互动、实践和有针对性教学结合起来,从而在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上进行互补,做到教学相辅相成。在线上学习过程中主要完成知识灌输、自学等方面的功能。在线下上课时则以讨论问题、动手练习、增强技能等为主,线上线下互相辅助,构成一种科学而有效的教学体系,并且可以适合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二)混合教学模式的特点

混合教学模式有着十分明显的特点: 其一,打破时间空间的局限,线上学习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自主灵活的环境,有利于个性化学习目的达成。其二,线上和线下相互结合加强了师生之间以及学生彼此之间的互动交流,激发起更浓厚的学习参与热情[1]。其三,教学所依托的资源变得丰富多彩,既包含线上优质的课程、视频材料这样的数字资源,又涵盖线下实践练习、讨论等方式。当前,混合式教学模式运用更加广泛,积极推进网络通信技,线上教学资源库和学习平台等同线下学习和实践联系融合,帮助空乘学生收获线上线下教学的混合式体验。

二、空中乘务专业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内容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

当前空乘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单一且偏重理论,缺少实践操作和职业技能培训。课程的设置多偏向基础理论知识,注重课堂教学讲解而不注重实践和技能培养,导致课程的内容枯燥且缺乏系统和针对性,无法真正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有的课程没有跟行业发展接轨的最新内容,教学资源和案例无法及时更新,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和工作的内容有巨大的区别。而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导致学生缺少了真实的体验和服务能力的培训,不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际的工作能力。从而影响了学生就业后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教学方法滞后,难以激发学习兴趣

当下的空中乘务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有些落后,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绝大多数教师依旧沿用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课堂多由教师独自授课,缺少交流互动和参与感。学生的主体地位被轻视了,教学手段较为单调,很少会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情景模拟之类的多样化教学手段,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其积极的思考性。教学的设计缺乏新颖和实用性,难以满足学生提升实际岗位技能和提升服务能力的需求,一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低,从而影响

到教学成果和培养人才的质量。

三、混合教学模式下空中乘务课程优化策略

(一)优化课程内容设计,突出职业能力导向

在混合教学模式下,空中乘务课程要改进内容设计,强调职业能力导向,联系行业需求和岗位标准,科学安排课程模块,课程内容既要包含理论知识也要涉及实践技能,要以航空服务礼仪,客舱安全,突发事件应对等为核心展开,加强服务意识和职业素质的培育。而且安排好线上线下的教学内容,线上内容侧重基础知识学习,行业认识之类,线下内容侧重情景模拟,实际操作锻炼之类的能力培育环节,从而塑造起系统而又层次分明的教学体系。通过改良课程内容,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核心竞争力,做到精准培育,达成高质量就业的目的。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混合式教学模式之下,空中乘务课需不断更新改进教学办法,以提高教学成效,线上教学借助微课视频、虚拟仿真、互动平台之类的形式,充实线上教学内容,改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理论知识存储量。线下教学应当融合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案例剖析这些多种教学手法,来优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业务素质修养,用翻转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诱发学生参加活动的热情和革新理念,加强学生学习的乐趣性与实际性。二者线上线下相互搭配,既能稳固理论学习,又能突显技艺锻炼的重点所在,全方位地提升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品质。

(三)完善教学资源建设,丰富学习内容

混合教学模式之下,空中乘务课程应当重视教学资源建设,充实学习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线上借助优质教育平台创建系统化数字资源库,包含视频课程、行业案例、服务流程、应急预案等诸多内容,满足学生自我学习与拓展需求。线下完善实训设施,客舱模拟舱、形体训练室之类,给学生给予真实场景的练习契机,而且联系虚拟仿真实验技术以及 AR/VR 技术,增进学习的直观性与互动性。通过充实和更新教学资源,形成线上线下的互补体系,推动学生全方位把握理论知识与工作岗位技能,增进自身水平。

结论

混合教学模式是空中乘务专业课程改革和优化的新机会和广阔天地,通过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充实教学资源和优化评价手段,可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有效增强,顺应了当下新时代航空服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今后应当继续探索和丰富混合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路径,在与行业发展和教育发展相结合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推动空中乘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更多符合时代标准和社会需求的应用型高素质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蓓 . 混合教学模式下空中乘务专业课程优化策略研究——以《客舱安全与应急处理》课程为例[J]. 内江科技,2025(6):3.

[2] 王艳丹 . 论空中乘务专业的就业问题与发展趋势 [J].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1(17):0231-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