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季节主题自然美育活动设计与幼儿创造力发展
周舟
江苏省常熟市吴市幼儿园 215536
引言
大自然是幼儿开启认识世界之旅的最初课堂,而季节的交替变化,无疑为自然美育送上了充满生机的动态教材。幼儿园小班阶段的孩子,正处在创造力开始萌芽的重要时期,他们认知能力的发展,主要依靠具体可感的形象以及直观获得的经验。以季节为主题开展的自然美育活动,巧妙地把对自然的观察同艺术表现融合在一起,能够让幼儿在触碰落叶、轻嗅花香、摆弄冰雪等活动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知,之后借助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达成创造性的表达。幼儿教育一直强调要以幼儿作为核心,这一类的活动与《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里所提到的“于大自然以及社会文化生活当中,激发幼儿对于美的感知与体验”的准则相契合,对于探寻适合小班幼儿创造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具备一定的实践意义。
一、季节主题自然美育活动对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多维价值
1. 激活感官体验培育创造灵感
季节的变换所引发的自然变迁,为幼儿们带来了十分丰富的感官刺激来源。像是春天新生的嫩草与新芽、夏天里的蝉鸣以及蛙叫声、秋天那缤纷多彩的落叶,还有冬天的茫茫白雪,它们借助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途径,作用于幼儿们的感官体系。小班幼儿对于色彩、形状以及声音具备较高的敏感程度,自然事物原本的真实状态,无需经过额外加工,就能够引发他们的好奇以及关注。
2. 搭建探索平台滋养创造勇气
自然美育活动为小班年龄段的幼儿营造了安全的探索环境,这使得幼儿在其中能够鼓起勇气去尝试各类活动,不害怕遭遇失败的情况。而这样的一种心理状态,是幼儿创造力得以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由于自然材料具备容易获取的特性以及较低的风险,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幼儿开展实践活动时在心理方面的障碍。
路径
二、优化季节主题自然美育活动以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实践
1. 遵循季节特质设计阶梯式活动
活动的规划必须要和季节的自然特性紧密相连,构建出一种循序渐进的层级式体验,从而为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提供合适的节奏脉络。春季时,应当以 “萌发” 作为主题方向。首先,要引导幼儿去留意户外小草的新芽、花朵的花苞等这些细微的变化情况,接着让幼儿通过手指点画这种方式来展现 “春雨中的小花”;随后,为幼儿提供黏土、树枝等相关材料,使他们能够塑造出 “会长大的植物” 形象。夏季,则将重点放在 “繁茂” 这一特征上。起始阶段从引导幼儿观察荷塘里的荷叶、荷花开始,之后过渡到运用拓印的办法来呈现叶片的纹理,更进一步地,鼓励幼儿利用废旧材料,像塑料瓶、绳网之类,去创作 “立体荷塘”。秋季以 “丰收” 作为核心要点。先是开展果实分类的游戏活动,然后借助果实拓印、秸秆编织等形式进行创作,最后引导幼儿设计 “秋天的礼物盒”。冬季围绕 “静谧” 主题展开。
2. 创设开放式环境激发自主探索
环境创设要着重体现开放性与互动性,为小朋友们打造能自主抉择、自由探寻的空间。在室内可以设立 “季节发现角”,依据季节的变换来放置自然材料:春天摆放鹅卵石、苔藓以及小花盆;夏天放置水生植物、昆虫观察盒和凉席碎片;秋天陈列各类干果、麦穗和落叶标本;冬天准备冰块模具、不同材质的保暖布料与雪景照片。区域材料不给出固定的玩法说明,仅借助示意图来暗示一些可能的探索方向,比如在落叶旁边放上胶水和卡纸,在松果附近放置彩绳和剪刀。在户外能够开辟 “自然创作区”,保留泥土、石块、树枝的自然形态,设置可移动的画板、水粉笔、喷壶等工具。有一所幼儿园在秋季把户外沙池改造成了 “落叶工坊”,投放了不同形状的落叶、细沙和小铲子,小朋友们自然而然地用落叶筛沙、用沙子掩埋落叶 “藏宝”、用落叶和沙堆 “做饭”,其中有个小朋友还用枫叶和细沙拼出了 “会下雨的树”,并且解释说 “枫叶是伞,沙子是雨”,充分展现出丰富的创造想象力。这种开放式的环境降低了成年人的干涉,让小朋友们的创造意愿能够自主达成。
3. 运用多元评价保护创造个性
评价形式要摆脱以往单纯以结果为导向的模式,运用多方面的角度去留意幼儿在创造过程里的特殊表现。可以运用影像手段记录幼儿的创作过程,比方说拍摄幼儿在拼接树枝时反复调整动作的情形、绘画时挑选色彩的过程,然后再结合幼儿创作的作品开展综合的分析。要设立“幼儿创意档案袋”,收集各个不同季节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同时附上教师的观察记录,把作品背后幼儿的想法记录下来,像是“在冬季的冰画作品中,幼儿把红色颜料滴到冰面上,说这是‘太阳融化了’”。评价话语要侧重于描述,而不是做出判断,杜绝“画得真好”“不对”之类笼统的说法,改用类似“你运用了三种不一样的树叶来制作小鱼,小鱼尾巴的形状都各有差异呢”“你把雪花画成了三角形,跟我们平常看到的六角形不同,很有自己的想法”这样的表述。
结语
季节主题的自然美育活动,对于小班幼儿创造力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连接作用。它的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在:唤醒幼儿的灵感源泉,培育他们的勇气,助力技能的发展,并且拓宽幼儿认知的维度等多个层面。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策略,比如依据季节本身的特性来规划活动内容,营造一种开放包容的环境氛围,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以及将活动与日常生活场景紧密结合等措施,能够进一步提升该活动所带来的实际效果。此类活动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就是能够让幼儿在与大自然进行互动交流的过程当中,逐渐塑造出别具一格的创造思维模式,以及形成独特的表达能力。展望未来,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找到更加契合小班幼儿特性的实际操作路径,让自然美育切实成为促进幼儿创造力茁壮成长的优质土壤。
参考文献
[1] 韩欣烨 . 自然美育背景下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的游戏化设计研究 [J]. 玩具世界 ,2025(1):248-250.
[2] 陈奕奕 . 自然资源在幼儿园美育活动中的运用对策探索 [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4(8):185-187.
[3] 仇丽萍. 生活美育理念下幼儿园亲自然艺术活动的实践策略[J].孩子 ,2024(25):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