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 背景下小学语文提质增效策略探究
代明明
河北省泊头市齐桥镇菜园小学 062150
“双减”政策的提出为课堂教学明确了方向,要求教师需要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对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以及课后作业内容进行优化,以此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活力,充分释放学生学习的潜能,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明确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为学生探索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以此构建趣味、高效、轻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一、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落实“双减”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问题、生活元素、信息技术等为学生创设轻松、生动的学习情境,以此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为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奠定基础。
以《草原》一课为例,在课前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具有草原特色的场景,如草原、羊群、蒙古包等,并引导学生讨论与交流他们了解的草原景色,以及蒙古族的风俗习惯。这样可以活跃课堂的氛围,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感知文中的语言美与景色美,教师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搜集与文本内容相关的视频、音频、图片等,并引导他们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感受文本中传递的美的因素。比如,文中在描述草原景色时,使用了“一碧千里”“翠色欲滴”等,可以从中感受草原的广阔,以及草原的生机景象。条件允许的地方,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还原文本中的景象,引导学生在虚拟的场景中感受作者描绘的景色美。教师通过创设生动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引入角色扮演,强化文本理解能力
角色扮演重视的是学生的学习实际学习体验,可以使学生深入文本角色,感知文中写作手法、情感表达、词语运用等方面的巧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具有积极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以“双减”的理念为导向,通过引入角色扮演的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以《金色的鱼钩》一课为例,本文属于小说体裁,以“鱼钩”为线索串联了故事的内容,通过讲述老班长为了完成照顾伤员任务而牺牲的故事,将老班长的舍己为人与忠于革命的高贵品质进行了歌颂。文中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式,形象生动地刻画了老班长的品质。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体会小说中描写手法的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小组结合文本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比赛。同时,可以将比赛的评价标准进行公示,如角色人物形象的设计、动作表演过程、角色人物之间的对话交流等。学生小组表演完毕后,可以引导学生小组分享扮演相应角色的感受,教师可以依据学生表演与分享的过程,对学生小组进行针对性的评价。教师通过引入角色表演,有利于使学生与所扮演的角色人物之间形成共鸣,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中的深层情感,提升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
三、优化课后作业,提升课后作业效果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双减”政策中明确要求需要优化的因素。为了促进“双减”政策的落实,切实提升课后作业的效果,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等,为学生精心设计课后作业内容与形式,在减轻课后作业负担的同时,提升课后作业的效果,从而助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以《北京的春节》为例,本节课是从腊八到正月十九,描述了北京春节前后的节日特色,主要阐述了作者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喜爱之情。为此,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可以突破传统的书面作业设计方式,以“传统节日”为主题,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本地区的传统节日文化特色。同时,可以引导学生依据探究的内容,选取喜欢的节日设计相应的传统节日活动。或者,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与传统节日相关的线上知识竞赛、古诗词朗读、节日文化讨论活动等。此外,也可以利用家校合作优势,引导家长与学生一起选取某个传统节日,开展家庭的文化节日体验活动。教师通过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与内容,可以转变学生对传统作业的观念,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总而言之,“双减”政策是针对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提出的新型教育理念,旨在帮助学生减轻课业压力,释放学生的本真活力,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应深知“双减”教育理念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同时,应结合日常教育经验积累,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为目标,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优化与创新,以此实现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在调动学生学习活力的同时,助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培 . 谈 " 双减 " 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提质增效的策略 [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24(3):85-87.
[2] 冯桂玲 . 小学语文 " 双减 " 政策下提质增效策略分析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文摘版 ) 教育 ,20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