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教学做合一”视域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作者

杨燕婷

河源市龙川县培英学校 广东 河源 517399

摘要:“教学做合一”是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核心思想,强调教学应当“在做上教,在做中学”,只有实现教、学、做的有机统一,才能真正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而在这一现代化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来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既是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题中之义,也是实现小学生数学知识与能力、思维与情感多维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本文从教学情境搭建、教学问题引导、实践作业设计三个维度入手,集中探讨“教学做合一”视域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思路,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思路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引言

传统小学数学课堂组织形式大多以教师单向的知识讲解和习题训练为主,由此所导致的便是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较低、学习创造性不足以及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较低水平。而“教学做合一”思想之所以可以与数学课堂进行有机融合,并在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主要原因就在于它兼顾了数学课程实践性、综合性的学科属性以及小学生动手能力较强、思维相对活跃的群体特征,因而能够促进小学生更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提升数学素养。基于这一目标,实现小学数学课堂与“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深度融合,就可以从以下维度展开教学实践:

一、在情境中实践,锻炼知识应用能力

知识起源于现实生活,而现实生活为知识的验证与应用提供了良好平台,为此,在“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下来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数学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们搭建生活化教学情境,以有效锻炼学生们的知识应用能力和数学实践思维。同时,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搭建实现了学生生活经验、数学知识、学生学情与学习诉求的有机融合,调动了学生们的生活经验,对于学生们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思维视角的培育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在学习完“加与减、“购物”教材内容后,数学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们布置生活购物情境,要求学生们利用所学知识、生活经验来独立完成一次购物活动。首先,教师需要和小学生一起完成生活超市教室版的布置,将教学材料、铅笔、橡皮、零食、水果等生活与学习用品整齐划一地摆放在讲桌上,而后带领学生们用画纸制作虚拟人民币。“超市”布置完成后,教师需要扮演售货员的角色,而后引导学生们逐一完成所需物品的采购,并根据教师给出的物品售价以及学生结账时给出的“人民币”,完成找零计算。在这个生活化情境支撑下来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将教师的知识教学、学生的知识学习与应用进行了有机融合,既营造了趣味互动的良好教学氛围,调动了学生们的课堂积极性,又充分保障了学以致用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在质疑中实践,培养学生探究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特征主要以感性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这决定了他们在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方面存在一定难度,而数学学科本身自带综合复杂的学科属性,因此,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对数学知识、数学定理产生疑问和困惑。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们搭建数学实践情境,让学生们带着自己的疑问来展开实践探究,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数学知识、锻炼实践能力、培育自主探究思维。

比如,在“图形的变化”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在看到教材中出现的图形后会产生兴趣,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们预留时间,让学生们自行折叠、剪裁。而在动手实践过程中,有的学生发现将长方形彩纸沿着相对两个角的连线进行裁剪,可以得到两个三角形,这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提出问题:你还能裁剪出哪些生活中常见的形状呢?带着这个疑问,学生们纷纷动手实践,最后裁剪出了正方形、菱形等形状。带着疑问来动手探究,学生们对于图形变化的规律就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以疑启思、以思来做的“教学做合一”教学有效性就可以得到显著提高。

三、在合作中实践,加深数学知识理解

数学作业是数学教学链条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加深知识理解、锻炼实践能力、培养数学习惯与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以往的数学作业设计环节,教师往往以提高学生数学成绩为出发点来设计大量书面性作业,比如数学练习题、数学试卷等,这种作业内容与形式虽然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解题准确率,但却无益于学生数学实践能力与应用思维的培养。为此,在“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下来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数学教师就可以设计合作性的数学实践作业,从而根本上改善传统数学作业设计带给学生的抵触情绪,同时使学生在完成实践作业的过程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比如在“测量”知识教学时,为了使学生们能够灵活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加深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们设计合作性的数学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们利用身边可利用的工具来测量生活中实际物品的长度。有的学习小组用直尺测量了教室一面墙的长度720厘米,有的学习小组在知道A4纸长为29.7厘米的前提下,用10张A4纸测量出了单人跳绳的长度,有的学习小组用10根鞋带绕圆形花坛一圈,而后用直尺测量所用鞋带的总长度,最终得出了圆形花坛的长度。在这个实践性数学作业中,数学教师充分调动了小学生活用所学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也使得小学生的思维发散性得到了有效开发,最重要的是实现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与知识应用的融会贯通,小学生在完成实践性数学作业的过程中也加深了知识理解、锻炼了实践思维与能力。

结束语

总之,以“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来指导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能够实现小学生数学知识增长、数学能力锻炼、数学思维发展、数学情感升华的素质教育目标,是高效数学课堂得以构建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从教学情境搭建、教学问题引导、实践作业设计三个维度入手,来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习、实践的深度融合,以及小学生的个人发展。

参考文献

[1]陆素婷.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及教学启示[J].新课程导学,2023(16):88-91.

[2]张红明,张锋.基于“教学做合一”的小学数学“理趣课堂”教学实践[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01):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