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中职婴幼儿托育专业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作者

刘苗苗

广东省河源市卫生学校 517000

中职婴幼儿托育专业是一个专门为社会培养合格托育师,满足社会对婴幼儿托育服务所开设的一门职业,其教学质量对整个婴幼儿托育行具有很大的影响。笔者结合多年婴幼儿托育专业教学实践,结合托育服务法律法规与职业伦理教学 ,在分析中职婴幼儿托育专业课堂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对于的课堂教学改进策略,促进婴幼儿托育行业发展壮大。

一、中职婴幼儿托育专业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与行业实际需求脱节

目前,随着出生率的下降,托育机构进入了黄昏期,一度出现了生存难题。国家对托育行业人才培养上提出高质量的高要求,出台了系列婴幼儿托育行业政策文件,进行了托育行业的规范整治工作。例如,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 年)》中提出推进养老、托育、家政等生活服务业产教融合,培养服务支撑产业重大需求的技能技术人才;在《关于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建立以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为枢纽,以托育机构、社区嵌入式托育等为网络的“ 1+N′′ ”托育服务体系。虽然国家教育部出台了系列托育行业相关政策文件,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材版本更新的速度远远不及托育行业发展的速度,教师在教学中并未结合最新的托育行业政策文件,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行业需求存在严重脱节问题。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学生在社会中提供育婴服务的需求,使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二)教学方法单一

在中职婴幼儿托育专业教学中,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单一教学方法,即由教师单向把托育知识传授给学生,要求学生理解、记忆并应用于实践。这种过于强调教师教学而忽略了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缺乏课堂参与感,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听课,无法发挥最优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托育专业的法律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仅仅对着教材讲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参与感和缺少独立思考的机会,逐渐失去对法律法规和职业伦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也无法有效地掌握其中的知识内容。

(三)学生学习动力与能力不足

中职托育专业学生的学生大多数非自愿报名这专业,普遍是学习基础薄弱填报志愿滑档调剂过来的,对自己专业认可度低,学习动力不强,未来就业迷茫。托育服务法律法规与职业伦理课程内容相对枯燥,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强,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同时,由于中职学生在自控能力和学习能力上存在欠缺,部分人带着来学校混日子的心态,没有用心学习,影响了整个课堂教学质量。

二、基于托育最新政策的改进策略

(一)优化教学内容

针对目前中职婴幼儿托育专业存在的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教师需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使教学内容贴合行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关注国家最新的托育政策,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 年)》和《关于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等,了解目前行业发展现状,并将这些内容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托育行业的一些实际案例,使学生在实际案例中,理解托育专业的法律知识,逐渐提升职业道德和职业认知。

具体而言,教师在“托育机构工作人员的法律要求”章节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讲解教材内容的法律知识内容,还要从网络上收集最新的托育机构工作人员的法律要求,使学生了解最新的法律政策,更新学生知识储备,使教学贴合托育行业需求。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托育行业的一些实际工作案例,如某工作人员与家长发生矛盾,导致机构声誉受到了不良影响,受到了机构的惩处。在向学生展示这个案例后,组织学生开展分析,要求学生列举出与家长发生矛盾的工作人员违法了哪些职业伦理和法律要求,使其清晰在实际工作中遵守托育职业规范的重要性,为后续正式进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二)创新教学方法

针对目前中职婴幼儿托育专业存在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师需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转变学习观念,愿意主动学习托育行业法律知识,提升课堂教学重量。可供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如案例教学、小组合作探究和情景教学法等,需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来进行选择。同时,除了课内教学外,还要引入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托育机构的实践中,逐步掌握托育技能,提升个人综合素养。

具体而言,教师在“婴幼儿的权利与保护”章节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婴幼儿权利和如何保护婴幼儿,可采用情景教学法。在课程导入环节为学生播放一段托育机构的工作视频,使学生在沉浸式的氛围中了解章节知识内容。通过教师播放的视频,学生能看到在一个托育机构中,一名托育员为了贪图工作便利,将婴幼儿放置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限制了其活动。在播放完视频后,引导学生思考该名托育人员违法了婴幼儿哪些权利,对婴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有什么不良影响。通过情景教学法,为学生播放托育机构实际工作案例的方式,使学生增加对章节知识内容的理解。

(三)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升学习能力

针对目前婴幼儿托育专业学生存在的学习动力与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教师需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逐步采用科学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可邀请托育专家,为学生讲解托育行业发展前景,使学生保持对未来就业的信心,向学生以多样化的形式讲授法律法规和职业伦理知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了解最新的托育行业政策和最新的法律法规。

同时,教师开展班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在科学评估学习的学习能力与学习动力的基础上,将学生分成基础层、提高层和拓展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贴合学生的学习需求,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韩瑞 . 中高职托育专业实训基地融通发展研究 [J]. 科教导刊 ,2025,(10):18-21.DOI:10.16400/j.cnki.kjdk.2025.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