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依托运动包器材提升大班幼儿运动兴趣的实践研究
王琰
商丘市第三幼儿园
前言
对于大班幼儿而言,运动不仅是为了锻炼身体,更是接触社会、综合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从目前观察中可以发现,幼儿园大班幼儿对幼儿存在缺少兴趣、应付了事等问题,不仅不利于幼儿掌握运动技能,还难以发挥体育教育价值。运动包器材由于简单便捷、操作灵活等优势,可以满足幼儿园大班幼儿运动需求,既能够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探索空间,又能够激发幼儿好奇心与探索欲,从而增强运动的吸引力。因此,幼儿园教师就需要依托运动包器材开展运动课程,在激发幼儿兴趣的同时,提高幼儿身体素质。
一、设计游戏情境
和传统单一体能训练相比,创设具有趣味性的游戏情境,可以让幼儿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也会更加勇敢的尝试新的运动,积极克服挑战。例如,在《小狗找骨头》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先选择合适的运动包器材,即:体操垫、拱形钻爬桶、秒表、音乐播放器等。接下来,教师就可以播放轻松的音乐并设计运动情境,让幼儿将自己当成去找骨头的小狗,将运动变成冒险活动。然后,教师就可以带领幼儿将体操垫拼成“探险之路”,并放置拱形钻爬桶、体能棒等器材,让幼儿的探险之路更加精彩。一开始,教师可以让幼儿先尝试在垫子上向前、向后、转弯等爬行,然后教师就可以下达指令让幼儿开展变速爬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加强观察与指导,及时鼓励幼儿,引导幼儿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通过这种方式开展教学,幼儿不仅可以感受到运动的乐趣,还可以增强幼儿成就感,真正让幼儿成为期待的时光。
二、设计分层教学活动
在大班运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依托运动包器材设计分层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不同幼儿的运动需求,还可以让幼儿在已有基础上得到进步。以《超市搬运工》为例,教师就需要先准备游戏道具,如双单元转、单元简、体操垫、小推车等,并播放《小螃蟹》这一背景音乐。接下来,教师就可以设计分层教学活动。在设计基础层运动时,教师就可以让幼儿练习在体操垫上行走与搬双单元转;在设计中间层运动时,教师就可以让幼儿在单元筒和大龟背上进行跨越与搬运,增强幼儿动作连贯性与身体平衡性;在设计提高层运动时,教师就可以让幼儿使用拉力带和小推车进行双手配合搬运,锻炼幼儿反应能力与肌肉力量。通过这种方式展开教学,既能够帮助幼儿突破自我,又能增强幼儿运动兴趣,真正落实因材施教教学理念。
三、完善动态评估反馈
在依托运动包器材开展大班幼儿运动时,教师就需要完善动态评估反馈,这也是提高幼儿运动兴趣的关键。例如,在《我是小投手》运动中,教师就可以事先准备好单元筒、体能棒、体能环、投壶等器材,然后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运动。在进行小组活动中,教师就需要观察幼儿动作,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还需要通过鼓励性语言给予反馈,增强幼儿自信心。在运动结束后,教师就可以通过体能环查看幼儿投掷成绩,并引导幼儿互相评价与自我评价,通过思维的碰撞让幼儿可以看到不同的运动方式。通过动态评估反馈的开展,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掌握正确运动方法,还可以在正向体验中增强幼儿自信心,让幼儿真正喜欢上运动。
四、开展家园共育
要想培养大班幼儿运动兴趣就需要幼儿园与家长互相配合,这样才能为幼儿创造持续性运动环境。因此,就需要开展家园共育,这样才能让家长了解幼儿成长情况与运动需求,还可以改变家长过于关注幼儿成绩的错误观念,转向幼儿身体素质综合发展。在实际家园共育开展中,教师就需要通过家长会、微信群聊等方式加强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参与到运动包器材的准备与使用中。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家园手册或是线上平台,分享幼儿在幼儿园运动中使用运动包器材的表现,并根据幼儿实际表现情况为家长提供家庭运动指导,从而有限延伸园内运动。通过这种方式开展大班运动教学,不仅可以让幼儿在持续性学习环境中感受到运动的乐趣,还可以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结束语
总而言之,依托运动包器材进行大班幼儿运动教学,可以真正尊重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灵活应用运动包器材,不仅可以将幼儿参与热情充分调动起来,还可以让运动不再枯燥,而是真正感受到挑战与乐趣。在未来的幼儿运动教学中,教师就需要不断调整运动包器材内容、教学方式等,设计符合幼儿认知水平的运动项目,真正激发幼儿参与兴趣,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成长。
参考文献
[1] 黄英杰 , 王冬 . 幼儿运动兴趣:内涵、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2,36(08):1-12.
[2] 夏琼 , 方莹 , 张莹 . 中大班幼儿对球类运动器材的图案及颜色偏好的眼动研究 [J]. 幼儿教育 ,2019,(36):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