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源共享的高中生物学校际校本教研合作路径探索
邢志兵
锡林浩特市第六中学 026000
引言
校本教研是学校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载体,开展高质量校本教研,对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受师资力量、教研经费等条件限制,单个学校特别是薄弱学校开展校本教研存在一定局限性,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和“互联网 + ”时代的到来,教育资源共享日益成为可能,为校本教研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高中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对教研资源的需求较大。
一、高中生物学校际校本教研合作的背景
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生物学教学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2017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新要求。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发展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具备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这对生物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主动适应课程改革新形势,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模式,才能切实提升生物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而高质量的校本教研,是帮助教师专业成长、适应课改要求的重要抓手。
国家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普及面不断扩大,高中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提升高中教育质量,实现高中教育优质均衡,已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生物学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推动高中生物教育高质量发展,需加强生物教师队伍建设,提升生物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而高质量校本教研,正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开展教学研讨、集体备课等校本教研活动,有利于促进生物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生物教学改革,从而带动高中生物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高中生物教研也面临诸多挑战,优质教研资源分布不均,师资力量雄厚、教研氛围浓厚的城市重点中学,教研资源相对充足,而乡村薄弱学校则面临师资短缺、教研活动不足等问题,校本教研形式单一,多数学校仍以本校为单位开展教研,教研视野有限,缺乏教研资源的广泛共享与交流,不利于教师接触新知识、拓宽教研思路 [1]。
二、基于资源共享的高中生物学校际校本教研合作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高中生物学校际校本教研合作初具雏形,呈现出资源共建共享的新特点,但仍存在教研资源共享层次不高、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制约了教研活动的质量和实效。在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教学中,区域内多所高中生物教研组基于该专题组织校际集体备课,各校教师围绕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学法指导等进行深入研讨,交流分享各自学校学生在免疫系统知识模块学习中的认知特点、易错点,以及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重点中学的优秀教师现身说法,分享在复杂免疫反应机制讲解、免疫系统疾病案例分析等方面的教学经验,为其他学校教师提供了有益启示。教研资源共享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校际教研资源共享主要局限于教学设计、课件资源等显性资源层面,对教学理念、知识生成等隐性资源挖掘不足。多数教研活动停留在教学经验分享、研讨交流层面,缺乏基于问题导向的深度思考和研究,资源共享的广度和深度不够,跨校教研中,部分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对他校教研资源的吸收消化不够,主动贡献优质资源的意识较弱,共享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对跨校教研资源的系统开发、科学整合力度不够,资源的实用性、针对性有待加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研资源共享的成效[2]。
三、基于资源共享的高中生物学校际校本教研合作路径探索
推进基于资源共享的高中生物学校际校本教研,需要着眼教研资源的科学整合、高效利用,完善共享机制,创新工作路径,为教师搭建交流共享、携手成长的平台。在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这一节课内容时,区域内两所高中的生物教师基于教研共享平台开展了校际教研,该节内容由于所涉环境因素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原理复杂,教学中存在重难点不突出、缺乏连贯性等问题,两校教师利用教研平台,就该节内容的教学特点、重难点、教学方法等进行深入的交流与分享。通过集体备课、说课展示等环节,两校教师分析了本校学生学情特点,分享了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针对环境因素对植物生命活动调节机制的复杂性,设计了概念框架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还制作了相关的微课视频,用直观形象的方式讲解原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基于教研平台的资源共享与交流碰撞,两校教师均受益匪浅,教学理念得到更新,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显著增强,平台上积累的优质教研资源,也为其他教师在该节内容教学中提供了有益参考。
结语
高中生物学教研工作事关学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开展基于资源共享的校际校本教研合作,有利于打破校际壁垒,整合多方资源,拓宽教研视野,增强教研实效,为推动高中生物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这需要转变教研理念,践行共建共享,完善顶层设计,健全体制机制,在凝聚共识中形成工作合力,要立足教研需求,聚焦教学问题,精准开发教研资源,创新教研活动形式,增强教研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参考文献
[1] 王莹莹, 岑艺璇, 彭梦圆. 我国乡村体育教师身份认同的提升路径研究——基于文化资本视角 [C]. 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墙报交流(学校体育分会)(八). 中国天津市天津市,2023:98-100.
[2] 赵亚杰 , 季群 , 项贤林 , 等 . 上海市体育“一条龙”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探索——以上海市市北中学为例 [C]. 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墙报交流(学校体育分会) (三). 中国天津市天津市,2023:17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