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小学数学说理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作者

王玲玲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第二实验小学 165471

一、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传统课堂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数学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说理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强调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经历思考、表达和论证的过程,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因此,探索小学数学说理课堂教学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的意义

(一)深化知识理解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说理课堂要求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和表达。通过说理,学生需要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行阐述,这个过程能够促使他们更加清晰地理解数学概念、定理和公式的内涵,把握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二)培养数学思维

在说理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等逻辑思维方式,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一

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式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不利于学生说理能力的培养。

(二)忽视思维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关注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而忽视了学生得出答案的思维过程。学生只需要记住解题的方法和步骤,而不需要深入思考为什么这样做,导致学生的数学思维得不到有效发展。

(三)缺乏表达机会

课堂上,教师提问的范围较窄,通常只针对少数学生,大部分学生缺乏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而且,教师对学生的表达缺乏有效的引导和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难以得到提高。

四、小学数学说理课堂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说理兴趣

生活情境: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例如,在教学“加减法的应用”时,可以创设超市购物的情境,让学生扮演顾客和收银员,通过模拟购物过程,引导学生说理,如“为什么要这样计算金额”“如果有优惠活动,价格又会怎样变化”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说理欲望。

问题情境:提出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和说理。比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自行车的车架要做成三角形的形状,而不是其他形状呢?”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中的道理。

(二)引导提问,培养说理意识

鼓励学生主动提问:教师要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例如,在教学新的数学概念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对于这个概念,你们有什么疑问吗?”让学生养成主动思考、主动提问的习惯。

引导学生深入追问: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追问,挖掘问题的本质。比如,学生提出“为什么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比值与圆的大小有没有关系”“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个比值是固定的”等问题,促使学生深入探究,培养说理意识。

(三)示范说理,掌握说理方法

教师示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身作则,展示清晰、有条理的说理过程。例如,在讲解数学例题时,教师要详细阐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说明每一步的依据和目的。如“我们首先要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然后根据所学的数学知识,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这里我们运用了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目的是为了使计算更加简便。”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了解说理的方法和技巧。

分析范例:选取一些优秀的说理范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学习。可以是一些数学小论文、解题说理的优秀案例等。引导学生分析范例中的说理思路、语言表达和逻辑结构,从中汲取经验,提高自己的说理能力。

(四)小组合作,促进说理交流

合理分组: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因素进行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能够优势互补。一般每组4 - 6 人为宜。

组织讨论:在小组合作中,教师要提出具有讨论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例如,在教学“图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在小组内进行说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启发、相互学习,拓宽思维视野,提高说理能力。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推选代表进行展示,向全班同学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其他小组可以进行提问和评价,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总结,及时纠正学生说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五)多元评价,激励说理发展

评价内容多元化:不仅要评价学生的说理结果是否正确,还要评价学生的说理过程是否合理、语言表达是否清晰、思维是否具有逻辑性等。例如,对于学生的说理,可以从“观点明确”“依据充分”“逻辑连贯”“表达清晰”等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主体多元化: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式。教师评价要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建议;学生自评可以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说理过程,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生互评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和说理水平。

评价方式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外,还可以采用奖励机制,如设立“说理小明星”“最佳说理小组”等荣誉称号,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和小组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说理活动。

结论

小学数学说理课堂教学实践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创设情境、引导提问、示范说理、小组合作和多元评价等实践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说理意识和能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说理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说理的机会和平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走向说理课堂——基于问题驱动的小学数学说理课堂教学策略谈 [J]. 蔡美娜 . 数学教学通讯 ,2021(25)

[2] 以“问”促教,以“理”导学——小学数学问题驱动教学实践研究 [J]. 贺贺 . 智力 ,2021(01)

[3]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问题驱动下“说理”课堂的实践研究 [J]. 叶惠群 . 亚太教育 ,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