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日账本:助力劳动教育
缪艳婷
江阴市南闸中心小学
摘要:卫生值日是班级管理的一项常规工作,也是每个小学生必须完成的一项劳动任务。基于以生为本的德育理念,“值日账本”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推行,这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值日账本;小学生;劳动教育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卫生值日被广泛运用于中小学班级日常管理工作,教师通常会细化班级值日岗位,明确分工,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班级卫生事务管理中,这对于维持教室环境整洁、锻炼学生劳动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然而小学生天性好奇,面对每天重复的值日任务容易产生“倦怠”。在班级推行“值日账本”,既能唤醒学生的劳动意识,大大提高值日效率,又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合作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
一、传统值日遇瓶颈
从管理班级的角度出发,传统值日制度是快捷、高效的。但从育人的角度来看,该制度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被动劳动
有经验的班主任都会在刚开学便安排好一学期的轮值表,使每天的值日工作责任到人。看似一碗水端平,却直接剥夺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权。一张小小的值日表,限定了学生的劳动热情。学生将值日视作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我要劳动”的呐喊无形中化为“要我劳动”的怨念,偷懒、“磨洋工”等消极怠工现象屡见不鲜。除此之外,因为是责任到人,所以学生会产生“不是我值日,不关我的事”这类错误观念,丧失主动劳动意识。
(二)异化劳动
“学习不好,以后就只能扫大街”……这些负面思想影响着学生对体力劳动的看法。劳动不是最光荣的吗?学生的劳动观念受到冲击,面对值日工作,难以全情投入。同时,部分教师将“劳动”贴上了“惩罚”的标签,例如某某同学表现不好,就“惩罚”他打扫教室。这一做法完全与劳动教育理念背道而驰,非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加深了学生与劳动之间的隔阂。
二、值日账本显本领
“值日账本”诞生于一场以“值日的利与弊”为主题的班级辩论会。很多学生通过这次辩论赛意识到了自己的劳动意识薄弱,缺乏责任感。然而,大部分学生自知却不能自治,迫切需要外部驱动,“值日账本”应运而生。
“值日账本”由值日时间收入和时间休息支出两部分组成。学生在为班级卫生自愿值日后,可获得相应的“时间收入”。当他有需要时,就可以支出账本上累计的”时间收入“,享受美好的“无工作日”。
“值日账本”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值日,通过弹性监管,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值日账本”的顺利运行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尤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标准计时,形成共识
班会课上,大家详细讨论了班级所需要的值日项目,对应的值日人数、值日时间,如收拾讲台的时间为5分钟,那么小A收拾一次讲台,就有5分钟的“值日时间收入”;如包干区3人打扫,大概需要15分钟,那么参与的3人每人可以获得5分钟的“收入”。在此基础上,大家估算了一位同学每天大约劳动20分钟,因此,把“无工作日”的时间支出定为20分钟,最终制定了《“值日账本”每天值日项目计时标准表》。
(二)自主管理,强化意识
“值日账本”由学生自己保管,自主值日后到劳动委员处“记账”。高度的“自治”需要遵守以下要求:
1、学生提前二天自主申报值日项目,先到先得,报满为止。原则上,一周之内不得重复申报同一值日项目。
2、劳动委员通过检查学生当天值日质量记入时间收入。
3、多人值日项目由当天该项目的学生自主推选小组长,小组长负责监督,对于不认真进行值日任务的不予计时。
4、满足20分钟额度的学生可以申请“休假”。如果班级卫生工作人员不足,则按照额度高低顺序依次批准。
5、对于值日项目以外的“举手之劳”,给予学生额外的1分钟时间奖励。
6、每月定期评选值日时间之星10 名,并给予 10 分钟的时间奖励。
“值日账本”充分吸取了学生的意见,把“任务”转化成了“挑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对于班里的“小懒虫”来说,“值日账本”还让他们有了“懒惰”缓冲期。你要休息可以,先存入时间。劳动和休息的自由切换,引导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
三、家校共育创价值
“值日账本”正式投入使用以后,学生的劳动热情非常高涨,班级卫生工作效率有了很大提升,教室环境愈发干净整洁。然而,离开校园,回到家里,学生又变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令家长们头疼不已。于是,在征求班级家长意见以后,家庭版“值日账本”正式上线。
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与家长共同制定《家庭每日值日计时标准表》。为了体现了人人平等,实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家长、孩子人手一本,每一份子都是服务者,同时也可以享受他人的服务。记账规则参照校园版“自治”框架,与家庭成员达成共识即可。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家庭版“值日账本”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
四、结语
作为一种新的值日方式,“值日账本”给班级管理注入活力,融洽了师生关系,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品质。正像《第56号教室的奇迹》作者雷夫·艾斯奎斯在书中说的:凡是值得做的事情,就值得好好做。“值日账本”操作性强,便与推广,教师管得轻松自在,学生做得开心自由,是一条高效有序的班级管理途径。当然,“值日账本”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会有很多问题,需要不断完善。我相信,只要长期坚持、精心维护,劳动教育一定能借此取得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鞠玉翠.追寻劳动的教育美学意蕴[J].教育学报,2018(05):55- 62.
[2]孙娜.不可忽视劳动值日的教育价值[J].教学与管理,2016(02):8-9.
[3]贾宪章.“值日”——不可偏废的成长舞台[J].思想理论教育,2012(10).
[4]曹珺.我班不排值日表[J].班主任之友,2012(01).
[5]吴彬.想说爱“你”不容易——浅析劳动教育在德育实施中的问题和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