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文本细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黄燕飞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蓝塘镇石城小学 517399

引言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文字认知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理解能力的训练。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编排科学,经典篇目、名篇佳作层出不穷,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是,在教学中,一些教师教学浅显,对文本没有做到深度阅读,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学生阅读能力得不到提高。文本细读是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理解,通过对文本语言、语意、结构的咀嚼,通过阅读赏析、移情体验、理解消化,深入理解文章,掌握文章。

一、关注文本语言细节,培养语言感知能力

语言是构成文本的有机材料,语言是思想感情与表达意图的附着体,所以,文本细读从语言细读开始。教师引领学生从文本中的重要词语、修辞、句式等语言现象入手,采用反复诵读、替换想象、比较鉴别等多种形式,咀嚼语言文字的精妙,感受语言表达的效果,形成敏锐的语言文字感觉,提升语言文字素养。教学《秋天的雨》时,教师由“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导入语,引领学生细读语言。首先,教师指导学生由“扇哪扇哪”有语气地反复诵读,从押韵和节奏中感受语句的朗朗上口和悦耳动听的音乐美,接着,教师追问“扇哪扇哪”,换成“扇动”句式效果会怎样?“比较,学生既看到了‘扇哪扇哪写出了银杏叶风中摇曳的动态,写活了银杏叶,写出了叶儿在动,也引导学生看到句中的比喻修辞,写银杏叶为扇哪扇哪,同写‘扇哪扇哪’的‘银杏叶’形成形象呼应,将秋天特有的动态美鲜活地跃然纸上,也写出了季节转换的规律。”

二、挖掘文本情感意蕴,提升情感体悟水平

每一篇文本都是作者寄情的载体,饱含了或浓烈或内敛的情感意蕴。挖掘文本的情感意蕴是文本细读的重要环节之一。文本细读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联系生活的策略、挖掘人物心理的手法,为学生搭建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情感的桥梁,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加强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情感、价值观。《慈母情深》一文中的“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捺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捏捏着”这一传神的细节是教学的重点。先出示了旧社会的工厂劳作现场图,播放隆隆的机器响声,为学生营造了嘈杂压抑的氛围,让学生对母亲的劳作环境形成直观感受。接着引导学生看“皱皱的毛票”“龟裂的手指”等词语,让学生想象母亲这样的劳作强度手指会有怎样的裂口?这些毛毛票票里渗透了多少汗水?然后教师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说一说自己的妈妈是怎样操持家务的。有学生说一说妈妈起得最早的样子,有学生说一说妈妈下雨天接送自己的样子,有学生说一说妈妈背后的湿漉漉的衣裳,把课文和生活链接,学生会体会课文中妈妈是如何操劳的,会体会课文中妈妈是怎样在粗糙、薄薄的收入的背后蕴藏着的浓浓的母爱。这时作者感恩母亲、愧对母亲、爱着母亲就不再是浮华的,学生们体会的是课文的情感,是在情感共鸣上唤起学生对母爱的珍惜与感恩之情,真正地实现了由课文到情感的升华,语文课才真正是浸润了自我心灵的课堂。

三、剖析文本结构特色,把握文本整体脉络

文路是作者精心构思的体现,对文本结构特点的分析,能帮助学生理清文本的思路,领会作者的写作思路。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文本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连接等,帮助学生了解文本组织方法,掌握作者写作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海上日出》一文,作者依次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描写了海上日出的美景。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梳理文章结构,找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太阳像负着荷似的步履艰难地一步一步地,努力地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出了云霞……”从语句中,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结构层次,明白作者是怎样有序描写海上日出过程的。不仅让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深刻,而且对学生作文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给学生作文起到了一个示范的作用。

四、拓展文本文化内涵,增强文化传承意识

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很多文章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文本的文化内涵作拓展是文本细读的关键。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写作背景、介绍作者生平、介绍文本内所蕴藏的传统文化知识等,使学生从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传承意识,培养文化自信。《草原》一文描绘了草原美丽的风光和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教师在引领学生细读文本的基础上,给学生介绍蒙古族的习俗:蒙古包、蒙古族的服饰、蒙古族的饮食、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等;介绍作者老舍先生的生平及老舍先生与蒙古族人民的情谊。文化内涵的拓展不仅让学生对文本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了解蒙古族独特的风土人情,增加对中华多元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结论

通过聚焦于文本的语言,挖掘文本的情感,分析文本的结构特征,丰富文本的文化内涵等将文本细读应用于小学语文部编版阅读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情感意识、逻辑意识、传承意识等等。教师应注重文本细读,在教学实践中依据部编版的教材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样化的文本细读策略,引导学生在文本中认真阅读,在阅读中学习知识,在阅读中增长才干,在阅读中陶冶情操,推动小学语文阅读不断深入开展。另外,针对文本细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还不够完善,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多总结、多创新,更好地发挥文本细读的作用与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香莲 . 文本细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J]. 启迪与智慧 ( 上 ),2025,(06):44-46.

[2] 郑文英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应用 [J]. 天津教育 ,2024,(27):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