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中职心理健康教学提升学生职业心理素养的策略探究

作者

宋景良

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一、引言

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中职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良好的职业心理素养也成为其能否顺利就业并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心理健康教学在中职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心理素养,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中职学生职业心理素养现状分析

(一)职业认知模糊

许多中职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缺乏清晰认知。他们不清楚未来职业的工作内容、发展前景以及所需的能力和素质。

(二)职业规划能力欠缺

中职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对自身兴趣、优势和劣势认识不足,难以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在选择专业时,部分学生受家长意见或社会热门职业影响,并非基于自身兴趣和职业发展考虑。进入中职学校后,面对复杂的课程体系和未来职业选择,往往不知所措。

(三)职业适应能力弱

中职学生毕业后即将步入职场,面临新的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和工作压力。由于缺乏必要的职业适应能力,部分学生在工作初期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甚至产生离职念头。如在实习过程中,一些学生难以适应工作强度和节奏,无法与同事、领导有效沟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对职业发展失去信心。有研究表明,约 30% 的中职学生在实习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职业适应问题。

(四)职业挫折承受力低

中职学生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如求职失败、工作失误等。然而,部分学生缺乏应对挫折的能力,一旦遇到挫折就容易一蹶不振。

三、中职心理健康教学提升学生职业心理素养的策略

(一)优化心理健康课程设置

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增加职业心理素养相关章节,如职业认知、职业规划、职业适应、职业挫折应对等。编写专门的教材或教学资料,结合中职学生特点和专业实际,选取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使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同时,定期邀请企业人力资源专家、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来校举办职业心理健康专题讲座。讲座内容涵盖职场人际关系处理、职业压力管理、职业发展趋势等方面。通过专家的亲身经历和专业讲解,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职业心理健康的认识。

(二)丰富心理健康教学方法

1. 案例教学法

收集真实的职场案例,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的职业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例如,选取某员工因工作压力过大产生焦虑情绪的案例,让学生讨论该员工应如何调整心态,缓解压力。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心理素养。

2. 角色扮演法

设置与职业场景相关的角色扮演活动,如模拟求职面试、职场冲突解决等。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扮演不同角色,体验职业场景中的各种情况,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例如,在模拟求职面试中,学生扮演求职者和面试官,通过模拟面试过程,了解面试技巧和注意事项,增强自信心。

3. 小组合作学习法

将学生分成小组,围绕职业心理素养相关主题开展小组讨论、项目合作等学习活动。如让小组合作完成一份职业规划书,小组成员通过共同讨论、分工协作,深入了解职业规划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职业心理素养。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建设

1.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职业心理学、心理咨询技巧、生涯规划指导等方面。鼓励教师参加相关学术研讨会,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同时,要求教师深入企业调研,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和职业心理需求,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实际。

2. 建立教师激励机制

学校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激励机制,对在教学、科研、学生心理辅导等方面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例如,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奖金,对教学效果好、学生满意度高的教师进行奖励;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予以适当倾斜,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开展心理健康实践活动

学校与企业合作,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实习等职业体验活动。通过实地参观企业生产流程、工作环境,与企业员工交流,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职业特点和要求,增强职业认知。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亲身体验职场生活,锻炼自己的职业适应能力和挫折承受力。

学校定期举办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如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剧表演、心理健康征文比赛等。这些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学生通过学习心理健康知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养。例如,在心理剧表演中,学生通过创作和表演心理剧,展现职场中的心理问题及解决过程,加深对职业心理的理解。

四、结论

中职学生的职业心理素养培养是中职教育的重要任务,关系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心理健康教学作为提升中职学生职业心理素养的重要途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建设、开展实践活动以及促进家校合作等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心理健康教学质量,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心理素养,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静 . 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J]. 心理学进展,2023, 13 (10): 4158-4165.

[2] 李慧 . 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讨 [J]. 职业,2024 (18):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