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鹤羽缀青山,山青时见鹤

作者

伍绍宁 海秋晖 彭小凤

邵阳市第十中学 455 班 422000

鹤,细喙形白,色如空,若山逢春至,水襄陵,怡然窥见青山白鹤,自古人云,道山若未青,岂见鹤?

每逢寒冬,青山原不老,皆为雪白头。

搭石苔痕,一寸深。至云初雾里,故乡的山已静默在十里雪景之中。一大家人若午后有空闲暇时,便会想着去登山。

石融桥转街市出,行五六十里乡路,此时的田埂间已经只剩下了麦杆、白了头。

霜雪清冽,而不显幽寒,却也依然有些午后的冷意,比晓晨时大概要好一些。

通向二里山,有一条人为修建的石阶,但过了几十阶,便只有乡野的三轮车压出的土路盘卧在苍山谷语间了。

我和母亲一开始登得很尽兴,赏白色的雪路,还有土铸的山路边时而丛生的青灰色竹杆,刚过两米高、挎下来还是翠色盎然。

同样去锻炼身体的还有舅奶奶,我们悠闲地走,而她背着手一副利嗦的样子走在前边老远处,记得当时她站在山壁平凹下停靠的一辆老旧的烧油车边乐呵呵地喊着:“你们不是回村来爬山嘛,快点嘞,这二里山虽不高,但越往后,难走得很。”

勉强还能保持着不大口喘气的工夫,山路平坦的地方延伸到了山的尽头 .。大概是冬日里也会有雪蒸发的缘故吧!这清寒的中午愣是披上了一层细细密密的薄雾,积少成多,如云层叠涌,云海茫茫。站在山腰处望去,宛若立于筋斗之上,坐着听脚下云哲雾语。

但过了半晌,先前爬山的劲头儿可削了不少,这雾中,竟没了一处好的平地,路越生越窄,怪石嶙峋,就如行走在没有修筑阶梯的崀山" 一线天"。

起初有着一览百里雪景画廊的兴致,我还能支撑着自己走下去, 时见鹤吧!

但对母亲来说不太好。其实大人的脚走起远路来比孩子更累更酸痛,何况越高处。这时寒冷如冰锋,浸透每一处霜寒割开的伤疤。

我开始坐下歇着,望着白雪皑皑的坡路上,舅奶奶早已没了身影,只有空谷中依稀辩认的回响:" 快点哩,我都没停哩。"

抬头,在漫天大雾中似乎飞过几道苍影,健劲有力。

我和母亲一前一后慢慢地走,中途在茂盛的三叶草丛中差点走错了路,直到一口老井边下折返回来,没想到通向山顶的偏避小径还有这么多植林点辍,虽然有的枯萎了,却正好衬托依然劲挺的那些植物。还有从碎石中的土壤可以看出前人登山时踩出的印记,日积月累,成了一处断口前的指路标志,断口石头上挂着褪色的破红布拧成的绳子。

此时的我已无力再去握起粗糙的绳子登上去,石口上苔藓很绿,在我想放弃时,让我的心头又滋生了一股斗志。

母亲也有所触动,到都到了,怎么能在此放弃呢?

苔痕真的很湿滑,我险些因此踩空,但我使劲拽着绳缎,咬着绳头一步一步将脚伸往更好的断石处。

此时,舅奶奶正好看见了我们,似乎又是几处白色苍影从苔绿上高飞而过。

我和母亲一一抓着舅奶奶伸来的手,最终登了上去。

我气喘吁吁地躺倒在地上。此时,我往绿草间环望而去,隔竹篁,一片苍绿从白色中衬托出来,醒目却不显张扬。

云渐渐暗沉,这里,从万片白帆之中,纵过几处苍鹤,细看,正细喙形白,色如空,在翠意中挥下白羽。

都说乘风破浪后,海蓝时见鲸;那么,若步步苍山后,便是山青